广东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网上评选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今天推荐:珠海香炉湾沙滩修复工程
如果问起珠海的必去“打卡点”,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珠海渔女”“情侣路”。
而香炉湾就像情侣路上最美的那道弯月,
共同演绎着珠海的浪漫与活力。
香炉湾位于珠海渔女景区,是一个半月形的海湾,因过去渔民从这里登岸到石景山香炉洞朝拜而得名,如今已成为情侣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情侣路绵延数十里,建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秀雅恬静,一度成为珠海的名片,修建情侣路采用的防波堤是较为传统的防止海岸侵蚀的方式,相较原有沙滩的缓冲作用,防波堤也在某种程度上阻断了城市与海、人与自然的联系。为解决情侣路“有岸无滩”的历史问题,2012年,珠海市政府做出了修复沙滩的决议。
香炉湾沙滩修复工程南起珠海渔女西侧260米岸线处,北至东风路口,海岸线长度约1500米。整个项目包含沙滩工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景观工程三部分内容。
香炉湾沙滩改造前
2015年,珠海充分借鉴巴塞罗那人工沙滩的建设经验,在香炉湾打造出长1500米、滩面宽50米的“凹”字形人工沙滩(补沙总量约55万立方米),同时配套建设了沙滩绿地、雨水花园以及凉棚、座椅等公共设施,最大限度地将规划设计与现状自然生态融合,使原有山水格局及自然生态系统得到较好保护,并保持自然和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项目积极开展海岸带生态修复,优化和提升滨海岸线的景观形象,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同时通过在珠海城市中心区恢复一个沙滩,再造一个沙滩滨海公园的形式,提升海岸带的公共服务功能,为珠海提供更为丰富的海岸空间。
香炉湾沙滩不仅恢复海洋生态,更扩大了滨海公共活动空间,使得市民的滨海体验从“隔海”变为“融海”。
不仅如此,香炉湾沙滩修复完成后,将原防波堤式的硬性防护转为软性防护,在大海和陆地间形成缓冲区,改变了原有硬质护岸易受侵蚀的弊端,减弱台风等恶劣天气带来的破坏力,有效地保护了该段情侣路。
2017年,第13号强台风“天鸽”登陆珠海,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达14级,给珠海带来了狂风暴雨。但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情侣路海滩修复工程“天鸽”(14级)台风后监测评估(初步分析)》报告显示:“香炉湾海滩地形地貌稳定,风暴响应较小,岸线变化小,砂量流失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自我恢复能力。”
“天鸽”过后,香炉湾沙滩形态保持完整
这一项目的成功,也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范本。通过沙滩修复工程,将人工岸线恢复为自然岸线,为寄居蟹、贝类、海鸟等创造了极具生态力的群落空间。
香炉湾沙滩远景
沙滩修复不仅是珠海市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回归城市初心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态修复和城市功能修补的双线发展模式、坚定执行“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国家发展战略的体现,对滨海城市海滩环境的建设起到积极启示作用。
编辑| 张诗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