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多年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更得到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为沿线各国联动发展注入磅礴正能量,彰显出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智慧与担当。
厄瓜多尔的“红色希望”
2016年4月16日,厄瓜多尔发生7.8级地震,超过1.6万人受伤,两万多人失去家园。地震导致该国首都基多房屋垮塌、桥梁损毁、交通受阻、大面积断电,位于马纳维省的曼塔市也是重灾区之一,曼塔机场指挥塔在强震中倒塌,航站楼也因结构损毁被拆除。中国政府在厄瓜多尔强震后第一时间以多种形式向厄方提供援助,协助厄政府进行灾后重建工程。
地震幸存者代表巴勃罗·科尔多瓦在波市的一家酒店做服务员。地震当晚,他在酒店二楼值夜班,灾难降临,酒店完全倒塌,他被埋在废墟下,顽强地坚持了46个小时,直到铲土机扒开他头顶的大石块才发现了他。科尔多瓦的亲友赶紧通过厄瓜多尔国家公共安全控制指挥系统(ECU911)联系后续救援人员,终于把他从层层废墟中救了出来。
摘自新华出版社《“一带一路”100个全球故事》
谈起中国公司承建的ECU911系统,科尔多瓦激动地说“我当时一心想着,一定要为中国建设的应急指挥中心对自己的救命之恩表达最真心的感谢,不是以我个人的名义,而是以所有厄瓜多尔人的名义。你们的帮助对我们太重要了,它在地震发生后拯救了那么多人的生命。”
获救后,科尔多瓦加入了厄瓜多尔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中心波市分中心做检修员。目前,厄瓜多尔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已建立16个指挥分中心,覆盖了全国。中心采用的中方技术和设备,在今年地震救灾抢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孟加拉国的“红色力量”
制衣业是孟加拉国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服装产品占出口总值80%以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10%。中国企业在孟加拉国办厂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孟加拉国正成为中国制衣相关产业海外发展的一片热土。
中国力量在这条孟加拉国的经济命脉上,为孟经济注入活力和能量,从加工厂、原材料供应到市场订单都有中国人的身影。福建人庄立峰20多年前就在孟加拉国开始建设制衣工厂,发展至今,他的集团在孟加拉国已经拥有织造、染整、印花、制衣、制鞋等多家企业,为当地创造了上万个就业机会。
孟加拉国信息部长伊努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正帮助提振我们的经济。众所周知,成衣制造是孟加拉国最大、最重要的行业,中国是这一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摘自新华出版社《“一带一路”100个全球故事》
此外,中国企业现在也已成为孟加拉国的重要订单来源地。伊努说:“如果我们回过头看,从两国建交第一天起,中国就已积极参与孟加拉国经济建设,并作出巨大贡献。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40多年间,中国成为孟加拉国最大发展伙伴之一的原因。”
柬埔寨的“红色工程”
作为中资企业在柬水电站的旗舰项目,额勒赛下游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338兆瓦,是目前柬埔寨境内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项目。2015年1月12日,柬埔寨首相洪森、6位副首相专门出席了竣工仪式,称赞该项目将对柬埔寨社会发展和经济全面发展与消除贫困起到巨大作用,正契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摘自新华出版社《“一带一路”100个全球故事》
额勒赛下游水电站的建成投产极大地缓解了柬埔寨目前的用电紧张情况并改善了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用电问题,取得了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座由中国华电集团修建并运营的水电站不仅点亮了国公省这个曾隔绝于国家电网的电力孤岛,也正改变一些柬埔寨青年人的命运。
柬埔寨工矿能源大臣隋森对项目实施中的“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赞誉有加:“所有项目建设都提前完工投产,即使是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工期也未延宕;我观察到中国技术人员技术好,经验丰富而且努力工作,没有他们,这些项目不可能顺利完成,成本也会更高。我们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跟中资企业继续展开合作,延续两国的传统友谊。”
本周推荐图书
本期推荐图书:《“一带一路”100个全球故事》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播音:寂静山林
分类:有声党建
《“一带一路”100个全球故事》是首部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多语种纪实作品集。丛书面向全球受众,力求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为高峰论坛提供鲜活的舆论支持。
阅读更多
1、更多内容欢迎关注“东莞图书馆官方微信——微服务大厅——数字资源——新语数字图书馆”,凭读者证帐密登录即可免费获取。
2、扫码使用“东莞图书馆数字阅读”小程序,凭读者证(可为实体证、电子证)账号、密码登录即可免费阅读。
图文已获新语数字图书馆授权。
来源:东莞图书馆 编辑/孙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