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七十年,1994年顺德遭遇特大洪峰,全民动员防洪抢险

均安乐园网
+ 订阅

“6月20日,

顺德有水文记载以来

最大一次洪峰抵境,涨水历时80小时。

全市11万多干部群众参与防洪抢险。

主要堤围安然无恙,

仅堤外子围及67条小围漫顶,

经济损失近5亿元。”

这是“顺德档案与史志”网站上

1994年顺德大事记的记载。

特大洪水,百年难遇

1994年6月中旬,

西北江上游普降大暴雨,

水位迅速上涨,

顺德从16日深夜形成高潮水位,

至20日中午前后出现洪峰,

涨水历时仅80个小时左右,

水涨最快的一天内就高达1米,

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这是顺德有较完整的水文资料

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

全顺德市15个水位站中9个站

超过了百年一遇的水位,

其中有6个站接近二百年一遇。

1994年勒流堆满沙包的河堤(杨赞民摄)

【档号:6-F1.22.1-003.6】

6月15日,顺德水电局通过卫星云图、

水位雨量遥测器等设备对水情进行综合分析,

预测会出现历史上最大的洪峰,

北江三水站洪峰水位将达10.40米,

而当时省和佛山市第一次

发出的预警洪峰水位是9.91米。

面对不同的预测结果,

顺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16日早上再次组织技术力量重新研究分析,

最后确认10.40米这个预测值,

并以此为决策的依据,

及时发出第一个汛情紧急通告。

这比佛山和省的汛情通告提早了一天多,

为做好抗洪准备抢得了宝贵的时间

按最坏的打算组织抗洪物资和抢险队伍,

安排子围内人员、物品的转移,

对一些河堤、水闸提前落实预防措施。

果然,到20日洪峰出现时,

北江三水站的水位为10.39米,

与我们的预测仅仅相差1厘米。

上下一心,防洪抢险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

全市上下万众一心战洪灾,

参加防洪抢险的人数达11.04万人,

组织各种运输车辆1735辆,

机动船400多艘,投入沙包166.7万个,

沙石1.2万立方米,木桩2.07万条。

经过连日的浴血奋战,

除了一些子围漫顶和围外农田、

工厂、民房受浸外,

千亩以上的堤围安全度汛,

没有出现其他县市的缺堤情况,

赢得抗洪的伟大胜利,

收获市内外、海内外一片赞誉。

1994年末勒北大堤边新建的抗洪公园(杨赞民摄)

【档号:6-F1.22.1-003.8】

正如顺德市委市政府在抗洪总结中所说,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综合实力的提高,

水利设施的不断加强,

为取得这次抗洪斗争胜利提供了可靠物质基础。

1986年以来,

全市对水利建设的投人超过3亿元,

完成土方1986万立方米,石方170万立方米,

混凝土方13万立方米,

新建、改建电排站20座7525千瓦、水闸61座。

多年努力筑起的一道道坚固堤围,

“三防”系统的现代化设备功不可没。

一个交通畅顺、通信便捷、能源充足的

基础没施体系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保证了抗洪物资的快速运送、

指挥调度的迅速传达、排涝设施的正常运作。

1994年7月26日,第二次特大洪水经过甘竹滩电站

(招汝基摄)【档号:6-F1.7.1-001.58】

6月的战斗胜利后,

顺德人民并没有松懈。

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及时总结表彰,

鼓舞士气,另一方面因势利导,

寻找差距,部署水利防汛工作,

继续密切关注水情。

7月,顺德又迎来特大洪峰,

虽比不上6月的猛烈,但也来势汹汹。

由于严阵以待,顺德人民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

这一仗也获得完美的胜利。

这样的胜利,放在1949年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只有共产党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

才能动员起各方力量,团结拼搏,

相互配合,战胜这历史上最大的洪魔。

1994年的顺德抗洪,永载史册!

来源:顺德档案史志

编辑:家琪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