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垃圾分类的从化创新:一存一取变废为宝

广州从化发布
+ 订阅

拿出积分卡,刷上二维码,桶口自动开,

垃圾投放好,积分存起来……

简单几个动作,

西塘村村民陈伯就完成了一次

让人印象深刻的垃圾分类投放。

存进去的是垃圾,取出来的是可以兑换商品的积分,如此新奇有趣的“银行”,叫做“美丽银行”,这是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西塘村在全省首度引入的垃圾分类智能平台。

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67%的农业农村大区,从化把垃圾分类看成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正奋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的从化,用科技和激励的手段,创新宣教方式,营造了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探索因地制宜的乡村垃圾分类之路。

“美丽银行”:激发村民垃圾分类热情

远远望去,鳌头镇西塘村的“美丽银行”像一个中型的公交车站,由其他垃圾箱、餐厨垃圾箱、可回收箱、有害垃圾箱和商品兑换机五大功能区组成。

与常见的可回收箱相比,“美丽银行”的可回收箱分得更细,一共有金属、纸张、织物、塑料四个投放箱。兑换机则存放着垃圾袋、饮料、食物、日用品等商品。“得有积分卡才能启动这个机器。”村民陈伯主动向记者介绍,“只要成功投放一次,最少就可以积5分。”

与平日“收买佬”上门的回收方式相比,这个“美丽银行”有何过人之处?“果皮、茶叶这些厨房垃圾也可以投进去换取积分,‘收买佬’都不要这些的。”陈伯表示。

100克纸张类可回收物获得10积分,100克塑料类可回收物获得20积分,150克金属类可回收物获得10积分……提高垃圾的“回收价值”,也是“美丽银行”成功在西塘村“圈粉”的原因。投放后产生的积分按100积分1元的价值,可自行到兑换机进行兑换,如5元一扎的垃圾袋需要500积分进行兑换。

以更高的价格与“收买佬”“抢生意”,“美丽银行”如何保障可持续运营?对此,从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美丽银行”是一个公益性的项目,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和个人可以向“美丽银行”平台捐赠物资。村民积累足够的积分后,就可以到兑换机或者“美丽超市”去兑换自己需要的商品。”

从化区慈善会在广益联募平台上还推出“美丽银行”项目众筹,向社会公开募捐,所筹善款将用于帮扶乡村、社区搭建“美丽银行”平台。同时,发布了“美丽银行”公益合伙人招募信息,公益合伙人可以提供实物资金支持,鼓励公益组织和个人开展志愿服务,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共建“美丽银行”“美丽超市”。

全民参与:

珍惜来之不易的美丽乡村

笔直平整的柏油路村道连接着家家户户,白墙灰瓦富有特色的高档民宿屋前屋后看不见垃圾杂物……走进“童话小镇”西塘村,你完全想象不到,昔日这里曾是著名的“问题村”,产业经济发展乏力、土地大片丢荒。

翻天覆地的变化来之不易,脱贫致富的村民倍加珍惜现在的光景。“这几年村里发展旅游业,我们都成为童话小镇里面的居民了,收入提高了很多。”西塘村进村小桥旁边的小卖部老板深有感触。

小卖部门口,两个大圆形的绿色餐厨垃圾桶和灰色其他垃圾桶很显眼。仔细查看里面的垃圾,基本都分类准确。“我们在村里推行垃圾分类,村民们还是很欢迎的。”西塘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西塘全村287户都配备了标准化的垃圾分类桶,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

只有把生态环境保护好,西塘村打造的“童话小镇”特色项目才能持续不断地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垃圾分类在西塘村村民的心里有着独特的意义。记者走访所到之处,村民们对垃圾分类的新规定也是信手拈来。

“小朋友,你知道垃圾怎么分类吗?”在西塘文化广场,记者试图考一考正在打篮球的二年级学生小陈。“我当然知道啊。”小陈自信地回答说,“我参加过很多次村里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猪能吃的是餐厨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

虽然笼统分类不一定对,但是生动有趣的宣教方式能让小孩快速把握垃圾分类的精髓,而村委则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让年长的村民也备感动容。“好几次了,我看见村干部看见路上有烟头,就马上弯腰捡起来扔进灰色的垃圾桶。”村民刘阿姨告诉记者,“本来在家里我年纪大了,垃圾分类都给年轻人去做。但是在路上看村干部和保洁员做得多了,我也懂了,现在也会主动去分类。”

因地制宜:

重点整治农村有害垃圾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西塘村的人居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为了实现垃圾分类不扰民的目标,西塘村的垃圾收集点不仅闻不到臭味,而且很多是以精致的小木屋的形式,与周围的田园风格融为一体,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从化的村落风景秀丽,在设计有害可回收垃圾屋、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等建设样式时,我们要求要因地制宜,把附近的自然风光考虑进去,做到一村一思路,一村一规划,一村一风格。”从化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地制宜是从化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突出特征。

作为广州的农业农村大区,从化共221个行政村,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67%。除了西塘村,从化以西和村为试点,围绕花卉企业集中区打造园林绿化及花卉垃圾减量示范基地。通过园林绿化粉碎机将垃圾破碎后就近堆肥回田,与农业种植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绿化垃圾再生利用和源头减量,有效解决了农村秸秆等绿化垃圾燃烧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从化还以南平村为试点,依托垃圾分类宣教中心,打造群众参与示范基地。坚持扭住农村家庭妇女这个关键群体不松劲,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巾帼行动队、妇女大讲堂等妇女组织作用,通过深入开展“妈妈听我讲·小手拉大手”活动,不断激发农村家庭妇女自觉实施垃圾分类的内生动力。

“农村地区农林生产较多,农户圈养家禽普遍,村民生活产生的餐厨垃圾基本都就地解决掉,用来喂养家禽牲口。”从化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结合农村的生产生活特点,从化将有害垃圾作为重点整治对象。

“但是因为村民大多数都从事农业,废弃的农药瓶罐等有害垃圾就很多,对环境威胁最大,我们要拿出针对性的方案。”他介绍,从化区农村有害垃圾的处理流程分为3步,首先会由保洁员收集到村里的有害垃圾收集点,再由镇街定期清运到区里的有害垃圾临时存储点,最后统一交由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置。记者走访西塘村了解到,该村的有害垃圾必须投放到美食广场侧的有害垃圾收集桶。

此外,从化区还针对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探索建立垃圾分类红黑榜。“对于月度排名前十位的优秀农户进行物质奖励,对于连续两个月排名末五位的农户,由包户村社干部进行约谈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南方+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网络编辑:朱庆州 莫静贤

审核:梁伟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