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网上评选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今天推荐:深圳湾滨海红树林湿地
在深圳这个现代繁华的大都市,
却有一片碧绿的红树林环绕着美丽的深圳湾!
这里,
是全国唯一位于城市中心的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之一。
作为湾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处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部位的珠江口和深圳湾的环境质量优劣是影响湾区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滨海湿地和红树林是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载体,修复滨海湿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是深圳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基础。
上世纪60年代以来,深圳湾滨海红树林在海浪侵蚀、城市开发和水污染的影响下,数量减少,群落发生退化。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深圳市委市政府启动了“深圳湾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项目”。
项目的实施旨在进一步提高红树林质量、扩大红树林面积,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红树林防灾减灾、降解污染、净化环境的多种功效,提高沿海人民的幸福指数。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沿海岸潮间带整治及红树种植、海岸盐生植物恢复、外来入侵植物整治、鸟类栖息地恢复等,红树及半红树林恢复等。
大沙河东样板段修复过程图
项目采用了红树林恢复重建技术,打破了普遍采用围堰、吹填造地等工程措施为主的营造红树林的方法,每公顷节约费用约450万元,在深圳湾成功应用恢复红树林湿地面积超过135公顷,总节省费用超过6亿元。可以说,投资规模大,修复面积大,修复效果好。
福田凤塘河口红树林修复示范工程鸟瞰图
该项目恢复重建后的滨海湿地(重点是红树林湿地)修复区,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作为湿地生物多样性典型指标的水鸟种数,从47种增长到60种。珍稀的黑脸琵鹭的数量,从192只大幅增加到360只。福田红树林保护区4号鱼塘修复后栖息鸟类由7种提高到27种,年观测数量由150只增加到5900只,其中全球 “极度濒危”鸟类黑脸琵鹭从零纪录增加到123只。
深圳湾滨海红树林湿地已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是市民和国内外游客休闲、旅游的胜地,每年为超过1000万人次提供浏览、休闲和科普教育服务。
通过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构建连接海与城市、鸟类与人类的自然纽带,提升海岸交错带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项目的实施不仅强化了深圳湾海滨湿地和红树林特色,改善了区域环境和人居环境,也对周边地区的发展起到正面推动作用,有力地提升了片区的各项价值。
编辑| 张诗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