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10月6日14时,《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两部国庆大片分别拿下了18亿元和15亿元的票房,成为“史上最强”国庆档的票房顶梁柱。
由“中国电影梦之队”携手打造的《我和我的祖国》有这样的口碑和票房在大家意料之中,但改编自一年前发生的“川航迫降”事件的《中国机长》,在面临制作周期短、源自真实事件缺乏悬念等难题的情况下,依靠主创团队的精心制作,完成了一部主旋律和商业结合得相当好的高口碑电影,则让人意外。
欧豪同时参演了这两部电影,在《我和我的祖国》的《前夜》篇章中,他是辅助黄渤完成升旗仪式的热血青年,戏份不多但活力四射;
在《中国机长》中他则饰演了最“惨”的角色,当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被吸出舱外、悬挂在机舱外的徐瑞辰副驾驶(剧中名叫徐奕辰)。
欧豪自己也笑称“在机舱外挂了一部戏,十几级大风对着脸吹,到后来我都快挂吐了”。
戳视频,听欧豪分享“挂在机舱外”的艰辛拍摄历程。↓↓↓
▶撞脸角色原型,多次交流演活心理转变
很多人看到欧豪和他的角色原型徐瑞辰副驾驶都觉得很像,而在电影首映礼上两人穿上制服亮相更宛如“双胞胎”,欧豪透露彼此早就加上了微信,就是通过和徐瑞辰的反复交流,才能让他更好地完成角色。
小南:你第一次听到川航事件的时候,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欧豪:非常地佩服英雄机组,他们可以非常安全把大家带落地,保护了大家的生命,也保护了国家的财产,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事件不单只在中国,哪怕是在世界都是少有的,所以我觉得他们配得上“英雄”这两个字。
小南:饰演有人物原型的角色难度大吗?你和徐瑞辰副驾驶有过哪些交流?
欧豪:我的原型人物是徐瑞辰,我们见过好几次,也加了微信。对演员来说,要去塑造一个真实人物,其实是有难度的。因为他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构的,虚构的话,你就有很大的空间去饰演。但因为这个事件是真实的,你就得考量很多的问题,需要符合本身的真实性。他是一个丰富饱满的人物,所以你就需要跟原型人物多去交流探讨,这样你才能够知道你要怎么去呈现这个人物。
其实刚开始想和徐瑞辰聊这个事件还挺担心人家不愿意,毕竟这不是什么很好的回忆。后来在交流的过程中,他分享了自己当时的心理变化。包括被吸出机舱外那瞬间,他心里是绝望的,“感觉这次可能完了”。得益于平常的训练,包括心理训练,他还是坚强地、艰难地回到机舱,其实那时候他基本已经丧失了行动能力,还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两位机长把飞机安全降落了。
小南:有人说过你们很像吗,你自己觉得呢?
欧豪:刘伟强导演之前跟我说,你跟徐瑞辰副驾驶还挺像的。我说真的假的,后来我们一看照片到现场一见面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还真的有点像,然后大家都是“90后”,他也是92年的,他跟我同一年的。我觉得这也是缘分。
小南:你们之前还组织去学习了驾驶技术?
欧豪:我们前期有一些培训,基本了解到底飞行员的工作是怎么回事,不单只是这个事件,还有就是作为一个飞行员,他的标准是什么,原则是什么,他的任务是什么。除了了解真实事件以外,需要多跟我们的原型人物去探讨,他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才能够把这个真实的事件、真实的人物还原给大家。
▶饰演“最惨”角色,历经悬挂、风吹、过敏
基于真实事件,欧豪饰演的角色最“惨”也是难度最大的。尽管剧组为了更好呈现效果,复制了一架可以分三段活动颠簸的机舱,但要呈现万米高空挂在机舱外的感觉,还是要靠技术、演绎和化妆等。
小南:你的戏份很多是挂在万米高空的机舱外,怎么表现这种感觉?
欧豪:那得靠演,靠你自己演那感觉,被风吹是有一些辅助道具,但被挂那需要有技术支持,或者是跟其他演员之间的配合来呈现。我挂了一部戏,基本都在外面,挂到后面就快吐了,因为挡风玻璃那一块地方其实比较小,而你整个人要出去,然后每天有十几级大风往你脸上吹,还要化三个多小时的伤效(妆)。
小南:你的角色还挺惨的,一直被风吹,请问一下你的感受?
欧豪:我真的觉得还好,跟我们的原型比的话,我们已经算是很轻松的了,因为你知道所有东西是安全的,但是他们当时在上面是有很多的未知数,你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所以我觉得你了解这个事情之后,你会觉得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已经是很轻松的了,所以我倒不觉得辛苦,但是会有压力,怎么样可以把这个人物呈现好,这是我比较在意的。
小南:刚才提到特效妆要三个小时,听说还要分不同阶段,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欧豪:虽然我们事件发生的那段时间很短,但是因为他飞出去了,然后在外面那么高的高空是非常危险的,风也特别大,所以他会有一些受伤,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伤势会越来越重,眼睛那一块都是肿的。我这个妆到后来我也过敏了,也是一大片都红了。
小南:跟刘伟强导演已经合作过很多次,但和这部戏的其他演员都是首次合作,能谈一下合作感受吗?
欧豪:导演对于我来说就是像父亲一样的角色,他非常照顾我,然后愿意给我机会,让我去尝试不同的角色。我们已经合作第三部戏了,即便我的经验可能没有那么足,但他还是愿意给我很多的空间,让我去自由地发挥,用真实的感受去饰演这个角色。所以只要他觉得有适合我的角色,我都会去努力,然后去把这个角色完成好。
和其他演员的合作都是第一次,我觉得最大的感受就是希望有第二次。因为他们都太好了,所以希望都能够再一次合作。
【撰文】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梁燕
【采访/拍摄】南方日报、南方+驻京记者 刘长欣 王诗堃
【剪辑】梁燕 刘奕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