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习近平总书记向祖籍揭阳的黄旭华颁授“共和国勋章”

文明揭东
+ 订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9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习近平主席向国家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

视频丨习近平向国家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发言

视频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发言

黄旭华在颁授仪式上这样说到:

“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我和我的同事们,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进入新时代,我们将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忠诚担当、砥砺前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努力奋斗!

黄旭华

黄旭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3月生,广东揭阳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名誉所长、原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在某次深潜试验中,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作为总设计师亲自随产品深潜到极限。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2014年1月,黄旭华当选中国中央电视台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7年10月25日,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1月9日,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黄旭华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多次海上试验任务中,作为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副指挥,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主席令,授予黄旭华“共和国勋章”。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

出身于医生世家的黄旭华,原本是立志从医的。可是在日机的轰炸声中,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中,少年黄旭华开始重新思考人生道路:“国家太弱就会任人欺凌、宰割!我不学医了,我要读航空、造船,将来我制造飞机捍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抵御外国的侵略。”

1945年,四处漂泊、辗转求学的黄旭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国立交通大学造船系。

1958年,面对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核威慑,我国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曾参与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的黄旭华被选中,调往北京参加研究。“我这时就知道了,研制核潜艇就是我一辈子的事业。搞不出来,我死不瞑目!”

从而立之年,到古稀之年,黄旭华果然只做了一件事:研制中国自己的核潜艇。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国家核潜艇项目曾几次上马、几次下马。尽管在改革开放后,面临许多高薪职位的诱惑,但黄旭华丝毫不为所动,初心不改。他说:“研制核潜艇是我的梦想,一辈子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我很幸福。”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我国仅用10年时间就研制出了国外几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潜艇。

时年44岁的核潜艇工程师黄旭华亲自下潜水下300米,在水下300米时核潜艇的艇壳每平方厘米要承受30公斤的压力,黄旭华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正是包括他在内的无数人的艰辛付出,才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由此,黄旭华的名字与核潜艇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不少人称他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黄旭华婉拒美意。这个为了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奉献了毕生精力的九旬老翁,不在乎名头,他只是觉得:“这辈子没有虚度,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无怨无悔!”

END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央视新闻、文明广东等

整理:“文明揭东”政务微信编辑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