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广州购书中心举办了“人生何处不逍遥——老子与庄子的生命智慧”分享会,邀请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大华携新书《老子的智慧》《庄子的智慧》与读者分享他对老庄思想的解读。
李大华认为,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并不消极,其背后的深意实际上是积极的,并且现代人也能从老庄思想中获取源源不竭的灵感与共鸣:“因为我们仍与古人一样,要面对智愚、贵贱、是非、弱肉强食等生存处境问题,老庄的思想对于今人仍然大有裨益。”
▷人生快乐源于积极寻求
“很多人认为老庄好像不太关心世俗的事情,那么《老子》《庄子》这些书,他们是写来给谁看的呢?”李大华首先抛出提问,并解释道,他们往往采取隐喻的方式,讲花鸟虫鱼的故事,“但关切的都是人世间的处境”。
老庄背后,谈的是人要如何从琐碎之中解脱,在更大的程度上获得自由。在李大华看来,投射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即是“人们一边有所作为,一边则忘却自己的作为,不要为功名利禄拖累,从而得不到精神的自由”。
他认为,较之于消极地放弃工作与赚钱,人们更应从中找寻快乐与自由,“有时候,自由是要从社会环境、生存斗争,甚至是人际关系之中去争取的,不是回避就能获得的”。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在李大华看来,这些超于常人的“偶像”不会被人世间的生死、利害所左右,因而无所畏惧、超越生死。而老庄对此是心向往之的,“因为这当中存在一种大智慧”。
李大华举例说,庄子鼓励的是一种达观的态度,“劳动在某些时候是被迫的,在某些时候又是主动的”。
关注工作本身,而不是囿于短期个人利益层面,将目标设置在实现人生价值、实现对社会的贡献上,抛开那些包袱后,人可以获得更多意义,“所以有时候需要用‘游戏’的心态做事,不在乎个人利益得失的人,可能更容易成功。”李大华说。
▷爱一个人应让Ta感到自在
“相依为命的人追求相濡以沫,洒脱自如的人追求相忘于江湖。”李大华认为在庄子看来,“相忘于江湖”是大天地、大境界,自由的价值高于爱。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爱与自由二者不可兼得呢?李大华进一步解释道,庄子并没有采取排他的方式,只是二者相较而言,“与其相爱,不如相忘”的这种表达,其中更突出的是“爱需要包含自由的价值,否则一切仁爱、慈爱、恋爱,也会变成一种强制的力量”。
“毫无保留地爱人很辛苦,这样被爱也很辛苦。”从《庄子》延伸到现代人的爱情、亲情关系,李大华将庄子的这句经典名言分析为“爱一个人,首先要让对方感到自由与自在。”
在人类社会所有价值中,自由都是一种需要不断追求的终极价值,庄子提出“相爱不如相忘”这个命题的原因就在于此,并且在当下仍然适用于许多情感关系。
李大华解释:“庄子不是肤浅地给二者划清界限,而是提倡我们在让对方感到被爱的同时,不让这种爱限制了对方的独立发展。”
▷《庄子》精粹释义节选
【撰文】何在路
【编辑】何在路
【图片】合作方供图
【统筹】郭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