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南方日报隆重推出《壮丽70年 粤进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刊》,全景式展现70年来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壮丽篇章。
本篇是特124版的《茂名电白区:勇当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主力军》。
深茂铁路如期通车接入珠三角2.5小时经济圈,“一园八区”建设让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一本两专”落户结束无高校历史,“山—海—岛”为轴线的现代农业观光和滨海旅游迅速崛起,城区框架从35平方公里拓展到55平方公里……电白撤县建区5年来,城市面貌换挡提速,焕然一新。
作为茂名向东向南靠海发展的主战场,5年来,电白深耕茂名南组团建设,奋力推进临港经济、现代产业壮大,加速蓝色崛起。地区生产总值由2014年的516.79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651.44亿元,年均增长8.5%;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240元增加到21241元,年均增长9.2%,高于GDP增长速度。
当前,电白正抢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机遇,加速城市发展。茂名市委常委、电白区委书记、水东湾新城党工委书记陈小锋表示,要始终准确把握自身区位优势,自觉担负起“当好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上新增长极主力军”的主体责任,不断开创发展新局。
扩能增效
做强六大特色主导产业
地处茂名市沿海的电白区,是广东沿海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也是茂名市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依托,产业发展是电白振兴的重中之重。
珠宝加工产业是近年来电白区重点培育的新兴特色产业,主要依托六韬珠宝产业园集聚发展。目前,园区与130余家企业及个人投资者成功签约,全年总产值达22亿元,进出口总额近6.2亿元。
香料香精产业是电白区传统优势产业,电白境内的香精香料生产企业接近30户,被国家烟草专卖局指定为烟用香料企业有16家,成为全国烟用香精香料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建区5年来,电白培育并集聚了香精香料、珠宝加工、食品加工、医药健康、绿色建筑、海洋产业六大“硬核”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以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基础的“一园八区”发展格局。
电白区工业园管理中心副主任李俊晓介绍,以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中心,向周围规划发展八大片区,有利于引导企业入园区发展,向园区集中要素、集中政策、集中项目。
目前,电白已集聚一批有分量有声望有效益的企业入园。六韬珠宝产业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冠利达海洋产业园建成华南地区最大规模的海水养殖示范及海洋健康食品生产基地;新洲海产、海宝罐头等外贸企业的产品获得国际认证和名牌产品称号。
电白坚定不移地把产业作为立区之基、兴区之本,坚持产业兴区、实业强区。一批批大型优质项目落地电白的背后,离不开专业化打造的招商队伍在奋力开拓。近年来,电白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探索以专业领域分类建立招商小分队、以同乡情谊为纽带发力乡贤招商等多种模式,取得较好的招商引资成效。
数据显示,近5年电白落户园区企业170多家,全区累计“小升规”企业139家、规上工业企业261家。仅2018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就达265.88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79%。
聚集要素
放大优势产业品牌效应
电白区是广东省目前唯一的“中国建筑之乡”。电白建筑业年施工总产值达800亿元,贡献了全区税收的近1/3。“中国建筑之乡”这块响亮的招牌,为行业要素资源聚集在电白赢得了关键优势。
沙院镇东北部正在建设绿色建筑产业园,聚集广东省乃至国内外建造产业供应服务资源,将打造完整现代建造产业服务集群。据悉,5个大型优质项目已确定进驻,产业园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将超300亿元。
2016年11月,电白区成为广东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电白区以此为契机,探索“旅游+”模式,以广东滨海公路为纽带,串珠成链协力打造博贺渔港、放鸡岛、浪漫海岸、中国第一滩、水东湾、歌美小镇“六点一线”海洋品牌,打响“到电白来品香看海”旅游名片,吸引更多游客到电白来看海,发展滨海旅游业。
电白在文旅活动方面也精彩纷呈,成功举办了茂名电白2018磨房200公里骑行、2018“观山越海”中国茂名·电白100国际越野跑挑战赛、水东湾龙舟邀请赛等旅游体育活动。
目前,电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发展到5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发展到2家。乡村旅游日渐兴旺,已有5个村被评为茂名市十大美丽旅游乡村。据不完全统计,电白建区以来,游客年接待量从2014年的393.5万人次增长到2018年的808.4万人次,增长了105%;旅游年总收入从2014年的21.8亿元到2018年的47.2亿元,增长117%。
看中电白的发展前景,华侨城、大地乡居、祥源等旅游龙头企业陆续进驻电白。
固本强基
办好实事提升百姓幸福感
电白始终把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经济的动力,医疗、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支出连续5年占财政支出的85%左右。随着每年发布的十项民生实事有序落地,老百姓幸福感不断飙升。
据了解,在落实民生工作过程中,电白坚持以抓党建为创新引擎,指引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是建立“一机制一平台一活动”创新机制;二是建立村级党组织“星级评价”机制;三是建立村干部候任制;四是创设党组织微信群平台;五是定期进行党员身份亮化活动。
村级党组织“星级评价”机制和村干部候任机制特色鲜明。“星级评价”机制是以星级评价为手段,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系统量化的评价考核,构建起目标明确、管理规范、激励到位的农村党组织管理机制。根据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工作业绩、群众评价、加分项目6个方面28个要点来评定星级,群众评价不合格的将被列入整改对象。
“星级评价”机制启动至今,电白336个基层党组织已历经3次“大考”。今年,电白共评选出2018年度五星级村党组织18个、四星级128个、三星级156个。电白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已被评定为五星级的党组织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工作亮点,形成示范样板,继续保持党组织先进性。落后的村要努力“追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向先进党组织奋起直追。在“晋星”机制驱动下,电白基层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
“村干部候任制”是在村级组织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物色、储备一批“候任村干部”,从中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挑选人才,从机制上破解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为选好配强村级干部队伍打好扎实基础。
电白区党建工作成为民生事业发展的引擎。近年,电白实现省教育强镇全覆盖,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教育强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实施医疗卫生服务“补短板”工程,投资12.29亿元推进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第二人民医院迁(扩)建工程,完成镇级卫生院规范化建设16间、村级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119间,健康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切实打好脱贫攻坚战,累计预脱贫11305户25169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740户,建成保障性住房1136套,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投入5.7亿元,扎实开展河流、湖库及海湾水体治理。
一线走访
“电白更有滨海城市气质了”
2014年初,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茂名市茂港区和电白县,设立茂名市电白区。5年来,在有序拓展城市空间的同时,电白加大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投入,着重完善城区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构筑文明宜居的优质生活圈。
2014年,茂名市电白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打造广东最具活力滨海新城的目标,明确以水东片区为主体,陈村旦场片区为东翼,高地南海片区为西翼,构建一体两翼为中心、中心镇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化发展架构。
近年,深茂铁路电白段、汕湛高速电白段、中德大道等一批道路建成通车,水东湾环境美化建设工程、城区“三路两湖”改造已完成,并对15条城区道路完成黑底化改造。
随着水东片区、陈村片区、沙琅等镇(街)总体规划出炉实施,各地作为新兴城市组团成员也迸发新活力。
地处电白北部山区的沙琅镇是电白县域副中心,定位打造“精品小城”。“现在全镇完成建设征地2730亩,内街道路硬底化改造16条,‘四纵四横’主干道路改造工程加紧施工,电白一小沙琅校区、沙琅水质净化厂、县域副中心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正全面推进。”沙琅镇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数十个项目相继建设,正使副中心城区快速成长。
据统计,2014年设区以来,电白城区框架从35平方公里拓展到55平方公里,相当于5年扩建了半座电白城。
“在推动城区发展过程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出发点和落脚点。”茂名市自然资源局电白城乡规划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电白既注重规模上的扩容,也注重内涵上的提质。
荔枝文化公园、体育公园、御湖公园竣工,歌美海公园、海湾湿地公园建设持续推进……在电白,城区绿化率达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4平方米,远超一般国家森林城市人均9平方米的标准。
2018年以来,电白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好心平安茂名为契机,围绕城区的海堤路、红树林栈道、东西湖公园、城区主要道路、路边楼宇等,结合冼太文化、沉香文化进行夜景灯光景观建设,打造滨海夜景风光带。不少从外地回来的电白人发出感慨,“城区亮起来、美起来,电白更有滨海城市气质了”。
目前,电白正全力推进重点功能片区建设,在抓好和完善区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建设基础上,投入资金14亿元,突出8个重点项目建设,将体育公园、水库公园、湿地公园、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区一小新校区等串联,打造成为集学校、医院、商住、健身、休闲等为一体的靓丽城市客厅。
见证|观察
由乱转治
民富与民安齐头并进
据省“两度一率”调查显示,今年电白“两度一率”满意度较5年前有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对于电白而言,社会环境转好是一场艰辛的翻身仗。2014年以来,电白区先后被戴上了“银行卡犯罪挂牌整治地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点地区”“涉枪违法犯罪重点地区”“毒品滥用危害严重通报警示地区”这四顶沉重的帽子。直至2019年2月,“四帽”终被全部摘除。
早些年,电白当地电信诈骗流行,是“猜猜我是谁”和“我是你领导”主要输出地。不少年轻人看别人来钱容易,误入电信诈骗的歧途。
2014年以来,电白区委、区政府直面问题,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工作思路,全区一盘棋统筹调动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参与村(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并加强警力严厉打击,以打击电诈犯罪为主线,向涉银行卡、涉枪、涉毒等突出犯罪延伸,向周边乡镇辐射。持续重拳出击终于迎来拐点,推动“四帽”连摘。
在巩固成效阶段,电白区委、区政府为根治社会治安顽疾,提出强教育转观念、大帮扶惠民生。通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建设,抓好控辍保学、精准资助等工作,从根本上引导社会风气转变。
抓就业,也是一剂巩固治理成效的良方。据统计,电白区建成336个公共就业服务平台、7个阳光就业基地、开通村村通就业网,把大批青年引导到勤劳致富正轨上来,帮扶4000多名涉毒康复人员重新就业,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
如今,由乱转治的电白,民富与民安齐头并进。今年前6个月,110接报全区刑事治安警情1277宗,同比下降21.42%;近5年,电白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240元增加到21241元,年均增长9.2%。建区5年来,与社会环境持续转好同步的是,电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多项指标均居茂名市各区(县级市)第一。
数读
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由2014年的516.79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651.44亿元,年均增长8.5%;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240元增加到21241元,年均增长9.2%,高于GDP增长速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3%。
产业发展不断壮大
●落户园区企业170多家,全区“小升规”企业139家、规上工业企业261家,2018年规上工业总产值265.88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79%。
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25亿元,全面推进镇级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建成乡村道路硬底化400公里、“四好农村路”80公里,“三清三拆三整治”完成率67.8%,建成好心(好家风)公园203个。
改革创新迸发活力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81项,“最多跑一次”或“零跑动”能办成事项711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率96.4%。
南方日报记者 刘俊 杨建雄
通讯员 李华斌 邓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