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来到海边的较场尾,租上一间临海民宿,吹着海风,晒着太阳,慵懒的度过一天,好不惬意。这或许已经成为不少深圳人度过假日的方式。
位于大鹏半岛的较场尾,是深圳唯一拥有海岸线的村子。明朝时,这里曾是明军练兵,用来抵挡横行倭寇的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当年明军练兵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而较场尾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林立的沿海民宿,细白的沙滩,湛蓝的大海,是许多人对这里的第一印象。伴随着近些年来滨海旅游的兴起,较场尾的民宿业发展迅猛、名声鹊起,被称为深圳的“鼓浪屿”。
较场尾蝶变成深圳旅游胜地,并非一蹴而就。作为深圳曾经的发展滞后地区,较场尾也经历过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粗放、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阵痛期。较场尾的蝶变,折射出的正是大鹏新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过程,更是深圳人精神生活方式的变迁。
从泥泞小路到宽敞柏油路,
较场尾修起一条“致富之路”
驶出迭福山隧道,沿着宽敞的坪西路再行驶大约500米,可以看到一只“大鹏展翅”的雕塑,驶过雕塑,沿着坪西路再经过三四个红绿灯,便进入了较场尾村。
现就职于大鹏区民宿协会的朱启鹏,30多年前和父亲来到大鹏,算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大鹏人”。在他的记忆里,儿时的较场尾只是个地处海边,默默无闻的小渔村。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时的较场尾,和全国大多数渔村一样,全村村民基本都以打渔为生,有一些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也有些村民因为在这里看不到什么机会,选择出国谋生。回想起儿时的生活,朱启鹏笑称,童年时的较场尾,是个人少、宁静的小村子,在闲暇时光,自己常常约上玩伴去沙滩嬉戏,去海里摸鱼玩。那时的日子,虽然称得上恬淡和宁静,却又有些苦涩和平淡。
由于地处内湾沿岸,海浪远比外湾平静,从2008年开始,较场尾变成了许多海洋运动爱好者的“天堂”。到了晚上,由于交通不便,这些运动爱好者只能在村民家借宿。这便是“较场尾民宿小镇”的前身。
民宿村的兴起始于交通的闭塞,却又始终受限于它。“曾经出入大鹏的坪西路双向也就只有四条车道。”大鹏新区民宿协会秘书长李超来到大鹏不到5年,是位“新大鹏人”。5年前,他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先前的工作,带着丰富营销和管理经验,来到大鹏开始自己新的生涯。“那时的坪西路很窄,路面的坡度也很陡,很容易发生事故,一到节假日就经常堵车。”
要致富,先修路。2014年,连接龙岗、坪山和大鹏,通达较场尾的坪西路拓宽工程正式开工。扩建后的坪西路机动车道由原来双向4车道拓宽为双向6车道。“现在进出大鹏鲜有交通堵塞,路也更加好开了。”李超说道。不仅仅是坪西路,近年来,较场尾所在的大鹏新区也在积极实施“东进战略”,加快鹏坝通道、环城西路、环大鹏湾海岸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在2020年之前建一个内畅外达的交通体系。
伴随着交通的便利,较场尾逐渐在深圳“声名鹊起”,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里,来到海边度假休闲,村民的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
从村民自发到多元共治
较场尾“旧貌换新颜”
依山傍水的大鹏半岛,是广东省民宿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而在面积不到0.5平方公里的较场尾,就分布着民宿300多家。
走进较场尾,各式各样的民宿映入眼帘。较场尾的民宿大多由村民自建的楼房改造而成,楼上是客房、露台,楼下是会客厅、自助厨房及活动大院,出门就是大海。朱启鹏介绍到,较场尾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这里的几百间民宿,不像徽派或是中国其他农村房屋追求整齐划一,而是追求风格各异.“几年前我们就推动了‘规划师进村结对’活动,让规划师帮助民宿经营者设计改造民宿,最终形成了较场尾风格不一,让特色鲜明的民宿建筑群”。放眼望去,海边的民宿有地中海、日式、韩式乡村、简欧、后现代等多种风格。
这样的场景,在10多年前的较场尾是无法想象的。2008年,较场尾由村民自发开出了第一家民宿。但在那时,这里民宿的条件非常简陋,也没有什么服务意识,所有民宿只提供床位和热水,基本没有什么附加的服务。然而,更严峻的是,当时的民宿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规范市场。
到了2014年之前,随着较场尾知名度的提升,来这里观光游客越来越多,民宿村硬件设施所带来的矛盾却越来越突出。“夏天,一到晚上大家的空调一开机,就集体跳闸,老化的线路和一台小型变压器,根本不堪重负。”朱启鹏回忆道。当时,民宿和居民所产生的污水,都直接排放到河流和大海里,不经过任何处理。脏、乱、差,是较场尾给许多人的印象。
转变也开始于2014年。从2014年开始,大鹏新区政府决定投入巨资整治较场尾。“较场尾的整治不是大拆大建,也不是简单的“穿衣戴帽”,而是通过对污水排放、隐患建筑、泥泞土路的综合整治,”李超介绍道。
2014年起,政府对较场尾周边的水泥路面柏油化,一些交通的道路的指示牌更加明确。对通电线路重新改造,增加三台大型变压器,并且电线全部入地。同时对下水道和排污设施全部进行重建,排水排污都做到了污水回流。在过去,民宿的厕所都是坑式,现在全部改成冲水厕所。
短短一年时间,较场尾“凤凰涅槃”,变成一个闻名全国的深圳城中村“发展典型”。
同时,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规范较场尾的民宿市场,大鹏新区成立了名为“大鹏新区民宿协会”的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社区共同打造一个共享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结构。李超介绍道,在这样一个社会治理体系中,社区负责较场尾村的保洁、保安等管理工作,民宿协会负责民宿行业的自律,行业规范以及一些文体活动的组织。政府则负责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基础设施的修建,而商户则负责经营活动。“在这样一个多元的管理结构中,社区的日常管理也融入了老百姓的决策,大家各司其职,互帮互助,达到了一种真正的和谐。”
从追求“物质满足”到“诗和远方”
较场尾的发展折射深圳人精神生活的变迁
朱启鹏介绍道,2012年起,较场尾民宿村的游客量开始明显增加。一方面是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而另一方面,则来自国人消费观念的升级——从追求“物质满足”到“精神享受”。“过去人们去旅游,倾向于把钱花在饮食、门票景点上,酒店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歇脚的地方。而现在的人们更追求‘诗和远方了’,都愿意花上个三五百块钱,买上一段难忘的回忆和经历。”
“更多的人来较场尾,不仅因为有美丽的风景,更是因为这里的民宿也是有温度的。”朱启鹏说。“一般的酒店服务都是冷冰冰的,除了前台工作人员和游客有简短的对话,鲜有其他互动。游客回到房间也多是休息为主。而这里的民宿,不仅仅是一个休息的场所。你可以下午在在客厅里喝喝茶晒太阳,在院子里晒晒太阳,然后跟民宿老板一起做顿晚饭吃,和老板喝小酒唠唠家常。”陈启鹏认为,即使这里远离你的家,你也能在较场尾感受到家的温度。
“能够从一个普通的民宿村从转变为有温度的民宿村,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深圳这座城市一贯以来的包容性。”李超补充说道。从2010年开始,许多外来民宿投资者的涌入,激发了社会的流动性。“较场尾的这种移民文化也很符合深圳的城市精神,那就是包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汇聚在一起,就很容易出现“盘腿而坐,天南地北地聊起来”的场景。渐渐的,较场尾的人情味也越来越浓。
未来,为了更好地服务外来游客,较场尾民宿村进一步完善精细化服务,让游客在这里有家的感觉。同时,海上娱乐设施将会进一步丰富,全球第二大的主题乐园乐高乐园将建在较场尾不远处。“过去开进较场尾都是广东牌照车,现在湘、赣牌照的车也越来越多。相信未来较场尾民宿小镇的生意会越来越好。”李超表示。
【见习记者】 徐烜和
【图片来源】 爱大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