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璐
凭借短小、有趣、好看的特点,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小视频APP,近两年霸屏手机, “两微一抖”已成为主流媒体传播内容、引导舆论的重要阵地。
2018年7月,钱江晚报小时视频开设了抖音账号。“佛系”半年后,今年初开始设专人运营,半年来增粉120万,成为抖音媒体榜的常客,条均点赞数近10万次。
小时视频抖音号负责人自制“踢瓶盖挑战”,庆祝粉丝破百万。
一、让玩抖音的年轻人做抖音
受人力成本限制,截至目前,小时视频抖音号仅有一名运营人员,还是兼职的。但从一开始我们就认为:年轻人的平台,要交给年轻人来“玩”。只有理解抖音、喜欢抖音的人,才能真正做出与平台相契合的内容产品。
通过团队内部征选,1997年出生、毕业不到一年的女生,成为小时视频抖音号的项目负责人。选择她的重要理由是:她本身就是抖音中度玩家(团队里没有重度玩家)。
在运营过程中,除了必要的总体框架和三审制度外,内容的生产、制作、策划等,基本由她自行判断组织。以天然的审美情趣与新闻采编规范互相结合,又跳脱出传统媒体人的眼界思维,用年轻态、接地气的表达方式,生产出“真实、生动、好看”的内容产品。
抖音分析后台显示,目前小时视频抖音号的用户中,90后、00后占比超过90%,女性占比近60%,重度抖音用户占比85%。这与抖音的整体用户画像基本吻合,也证明小时视频的抖音内容符合平台调性,对用户具有较高粘性。
二、不能以量取胜,就努力做巧做精
与自媒体、MCN机构相比,小时视频抖音号没有运营经费,作为媒体更不能“打擦边球”,因此内容几乎是获得流量、粉丝的唯一手段。
但毕竟人手有限。上述1997年出生的女生,除了负责抖音号,还要担负整个视频团队的品牌运营工作。另外,小时视频并不是资讯类视频团队,而是主打人物纪实类短片,每周的原创短视频产量仅为2-3条。
受这些客观条件制约,小时视频抖音账号每周发片只有20条左右,远低于大部分媒体同行,但片均播放量却超过了300万次。
小时视频抖音号的内容来源主要有三块:原创短视频拆条、采编部门记者的随手拍、外部视频素材整合。
基于用户快速阅读的特征,我们要求抖音视频5秒内进入主题,15秒内见高潮。从原始素材中,选取最“刺激”、最能形成共情的片段进行加工,在表达上口语化、通俗易懂,并适当加入一些互动引导,让用户产生赞评转的行为。无法抓住用户、不能形成共情的视频素材,我们宁缺毋滥。
今年7月的前两周,小时视频抖音号就生产出两条播放量过亿的爆款视频。以“东北大姐上海帮人叠衣服,每小时收费300元”为例,内容来源是小时视频的原创短视频,我们从中选取了其中几个片段信息——“上海很多90后女生,基本不做家务”,“有个女生,家里六七百双鞋,扔了一地”,“有个女生,衣服在飘窗上堆了两米高”……将这些信息剪辑拼接成一个30秒的小视频,聚焦话题,形成对“年轻人不做家务”的话题讨论。截至目前,该片的播放量约1.3亿次,获得点赞455万次。
小时视频抖音号推出的这条片子播放量约1.3亿次,获得点赞455万次。
在重大主题报道上,我们也通过专题策划,找到有趣、小巧的切入口,使主题报道变得亲民、接地气。
如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小时视频抖音号就策划了“在乌镇看未来黑科技”“被互联网改变的生活”两个系列。前者集中展示会场内外前沿、有趣的黑科技产品;后者同样是从原创系列短视频中拆条,讲述了玩直播的大妈、外卖小哥、公号小编等10个生活在乌镇的普通人的小故事,反映互联网大会给这座小镇、给这里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再如“海军70周年”报道,我们与前方记者进行了抖音视频的策划,用现场拍摄+权威渠道素材的方式,整合编辑出 “参加检阅的各国舰艇”“各国战舰女兵大PK”“为中国海军打CALL” 三支小视频,总播放量超过了1000万次。
这些有策划、有主题、轻巧的视频内容,将重大主题报道从抽象变得具象,易读有趣、贴近群众,整个专题获得了数百万的播放量。
三、以活动带动UGC 生产,发展本地精准用户
除了对新闻内容进行再加工再传播,小时视频还利用抖音平台受众广、易参与、互动性强的特点,将活动报道从版面“搬”到抖音上,增加本地有较高粘性的新用户,提升了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也促进了内容转化。
比如钱江晚报联合公安部门发起的“亲民警察”评选活动。除了在报纸、两微一端发布候选人信息之外,我们还在抖音上发起了“我与警察蜀黍PK手枪舞”的话题,将抖音上流行的“手枪舞”与评选活动结合起来。
我们先邀请部分“亲民警察”候选人,穿上警服拍摄手枪舞小视频,上传到抖音平台;再通过多平台引流,招募读者前来“挑战”。因为有机会和真正的警察PK,受到了网友的热烈响应;同时,运营人员还下沉到“亲民警察”候选人所在的社区,邀请居民与他们的“守护者”一起互动,使整个评选活动更接地气,在多个社区掀起了跳“手枪舞”的热潮,增加了活动的线下影响力。
今年春节期间,小时视频推出了“平安是福,温暖回家路”春运抖音挑战赛。活动在2019年春运第一天上线,根据春运时间跨度长的特征,以返乡、春节、回程的时间节点,策划了相应的三个主题,引导用户生产主题性的内容,保持活动热度,不断掀起高潮。
通过线上线下推广,三个阶段主题推进,活动收获了1000多条话题作品,300多件高质量视频被收录于专题中,总播放量超过2500万次,各渠道的活动总曝光量近8000万次,增加了数千名有精准信息的本地粉丝,也提升了小时视频垂直服务的经验和水平。
四、商业化的探索与困境
最后,谈一谈变现的问题。
抖音没有流量或贴片分成,目前常规变现方式有三种:1、品宣广告;2、活动;3、电商带货。小时视频都进行了初步尝试。
半年多以来,小时视频抖音号与阿里巴巴、必胜客、麦当劳等多家商业巨头开展了品宣合作,采用了情景剧、街采、产品植入等多种形式。虽然在内容质量上得到了“金主”们的认可,但由于平台对商业露出的打压,加上资讯账号的粉丝不够垂直,此类品宣视频在播放量的转化上,与我们付出的努力、心理的预期仍有较大差距,这也直接导致此类变现难以实现高频、达到理想的价格。
相对来说,活动是媒体抖音账号比较好的变现方式。小时视频的主要难点是人力不足,从资源对接到全案策划、执行、运营,需要多环节的团队作战。因此,这类CASE 的数量并不太多。
电商带货是当下抖音最大的变现赛道,然而,这也成为我们最大的焦虑。
事实上,小时视频最初就朝着“打造KOL”的方向进行尝试,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我们无法像商业机构那样开展才艺培训、做精细人设、实行分配激励,最终建立“广撒网,择优而从之”的筛选制度。
另外,媒体账号和商业账号也有着完全不同的规则,在这方面,小时视频走了很多弯路。根据抖音的设定,媒体账号无法添加购物车,只能通过“橱窗”这个二级入口上架商品链接,且交易分成极低(成交一单,大多只有几角甚至几分),基本堵塞了媒体账号做电商的通道。
目前,小时视频正在尝试以分账号的形式,做垂直类栏目,我们也期盼着与更多同行分享经验,在抖音平台上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系钱江晚报小时视频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