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赴南极长城站的旅游申请开放,南极游又成为热门话题。根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2019南极季,中国游客数量已超过8000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南极第二大客源地。随着游客数量的上升,南极游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关注。
南极游相较于其他地区旅游花费较高。携程数据显示,南极旅游人均花费约为11万,在众多旅行社给出的各类南极游套餐中,最贵的套餐价格高达65万元/人,最便宜的人均套餐也要4万到5万元。极美旅程销售经理易强告诉记者:“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有的批发商会通过缩短旅行时间,或者采用更大载客量的邮轮搭载游客来降低成本。”
随着到南极旅游的人数上升后,南极游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日渐变大。有人认为,日渐增多的南极游客必然会对南极生态造成破坏;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只有真正去南极看看,才能更了解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保护南极。
关于这个问题,年初刚去了南极旅游的广州旅客何晶讲述了在旅行中听到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旅客是一名很精明的广东师奶。每次去超市,她为了不花钱买购物袋,就在蔬菜水果区拿大量的透明塑料袋来装购物商品。但当她去南极旅游,亲眼看到了大量的塑料袋等垃圾残留在信天翁的尸体里后,她深受触动。从那以后,她都会自觉带上环保购物袋去超市购物。”何晶说,“希望大家都能严格遵守南极公约,什么垃圾都不留下,让南极保持现状。”
易强告诉记者:“几年前,游客去极地旅游更多出于对极地的好奇,但是近两年来,越来越多游客带着其他商业宣传目的来到南极。有些游客甚至破坏了当地环境,做出不遵守南极公约的行为。而目前旅行社对游客的监督仍然存在缺位。”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南极旅行都是整船活动,如果探险公司认为游客行为严重违规,可以结束整船行程;如果探险公司不处理,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会警告探险公司甚至取消运营资格;再严重一些,如果旅行社组织旅客总是出现问题,IAATO可能会终止与该旅行社的合作,甚至会影响到后期出行。
“所以,不管是从利益角度,还是环保角度出发,旅行社都希望游客能够遵守相关规定。”易强说。
关于对南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对极地旅游资源的利用已经较好,不必为了迎合部分客人的需求,而刻意做一些差异化产品的开发。
易强对该观点表示认同:“开发和利用南极旅游资源必须在南极公约约定的规则内进行,现在看到的就是大自然呈现给我们最好的景象。”
【记者】沈丛升 实习生 宋欣冉 蔡彦如 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视频剪辑】沈丛升 实习生 宋欣冉 蔡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