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通工具的演变 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巨变

竹乡广宁
+ 订阅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70年之间,我县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交通出行就是一个巨变,由步行到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现在小汽车的普及,反映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今天记者就带大家一起回顾我县群众过往出行的点点滴滴。

在上世纪70年代,我县满大街都是自行车,市民出行主要都是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不管是几里路还是几十里路,一辆自行车骑遍县城和乡镇。记者在街上随机采访了市民钟伯,他说,在七八十年代时,群众的出行工具主要以自行车为主,当时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

时间推移,城市在发展,道路在改变。到了80年代末,自行车已经不能满足到人们出行的需求,道路也在不断新建扩张,摩托车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 90年代初期摩托车逐渐普及。

弹指一挥间,到2000年家庭用车的变化可以用惊人来形容,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追求目标变高了,家庭用车已不局限于只有一个种类。每个时代的不同家庭用车代表的正是国家发展的变迁折射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变迁。到目前为止,我县全县机动车保有量 154438辆,其中大车1539辆、小车33729辆、摩托车119170辆。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