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VR眼镜,随着无人机巡视的方向,现场施工场景360°无死角尽现眼前······这是大疆天空之城项目运用“黑科技”强化安全监管的一幕。
9月20日,深圳市2019年"质量月"装配式钢结构暨智能建造现场观摩活动在“天空之城”项目举行,吸引建筑行业不少从业者参观学习。
引入“黑科技”打造精品示范工程
约200米的高楼以巨型钢架为支撑,6个超大“玻璃盒子”悬空高挂,创造出“云端办公”的神奇场景······在深圳留仙洞总部基地,大疆天空之城大厦拔地而起,成为深圳新地标。
天空之城项目建设不断刷新“深圳速度”的同时,也成为深圳装配式建筑的标杆。这背后到底潜藏着什么奥秘呢?通过现场观摩,答案其实就两个字一一创新。
承建此次项目的中建四局深圳总承包公司为突出亮点,呈现良好的观摩效果,在观摩会现场展示了全过程质量控制和信息智能化管理体系、BIM设计生产施工全过程应用及智能制造、悬挑框体变形监控等新工艺、新技术,集中展现了“天空之城”在装配式施工、信息化智慧建造、绿色建造、数字建造等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天空之城项目利用大疆科技自有的无人机技术对建设施工区域进行“空中监管”,利用 VR技术对重点、难点区域实施全覆盖动态巡查监控,实现了建筑领域突破性创新。日常施工中,无人机进行每日现场航拍,实时记录情况,人不用到施工现场便可立体化、全方位智慧监管。“项目高空作业多,利用无人机上配置的高清摄像头全程监督,可以更快发现安全隐患,为安全生产加一道保险绳。”赵忠告诉记者。
活动中,观摩者模拟体验墙体倒塌、安全帽撞击、垂直爬梯等设施,“零距离”参观智能制造成果,既增长了见识,也在体验中学到了技术经验。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这是对装配式建筑建造理念的形象比喻。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环保、部分部件可拆卸、更换等优势,成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钟晓鸿表示,作为全国范围内的装配式建筑先行之城,近年来深圳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强力推进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各项工作稳步提升。
截至目前,深圳累计新增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米;队伍能力持续提升,近几年来培训了1.5万余人次,建立了5个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产业基地日益丰富,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省、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8家。
中建四局南方分局副局长赵忠介绍,中建四局深圳总承包公司紧紧抓住装配式建筑发展机遇,推动装配式项目落地。大疆天空之城大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装配率高达80%以上,大量采用的装配式施工、信息化智慧建造的新技术,符合深圳市绿色建造、智能建造、数字建造的发展方向,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创新运用了钢结构悬拉索桥轨道滑移+双机抬吊施工技术、装配式成品支架施工技术、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运用。
活动除了对“质量月”活动呈现外,还对中建四局深圳总承包公司大疆项目李敏等十余人颁发“南山工匠”的称号。据项目负责人李敏介绍,该项目创新运用数十种先进工艺工法,在智慧建造、科技化管理及应用、钢结构工程、墙板工程等装配式应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着眼打造广东省优质工程奖和中国钢结构金奖,争创鲁班奖。
链接:
大疆天空之城大厦是深圳大疆创新科技公司的全球总部基地。项目由国际知名的设计团队Foster + Partners设计,由中建四局承建,建筑极具艺术感,东塔211.6米(47层),西塔193.1米(43层),6 个“悬挑方体”及连桥设计使得大厦极具魔幻效果。
该项目将打造成为深圳装配式建筑的标杆。工程总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17万平方米。塔楼采用全钢结构,每栋塔楼由钢桁架核心筒、悬挑钢桁架平台以及六个倒挂方体组成,建成后将拥有无人机企业总部集聚、研发创新、运营服务和综合配套服务四大功能区。
【记者】向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