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第一中学建校六十周年特别报道

茂名网
+ 订阅

在美丽富饶的南粤大地上,有这样一块沃土——一块培育了大批国家栋梁之才的教育沃土,她就是闻名遐迩的广东省著名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文明单位——茂名市第一中学。

华彩弦歌六十载,茂名一中一步一脚印,脚脚有力,步步铿锵,蜚声粤西,名扬岭南。她在奋斗历程中续写了壮丽篇章,铸就了闪亮的教育品牌,已成为万千学子和家长向往和期待的名校。

六秩沧桑 文脉相承

1959年9月21日,这一天,在市政府礼堂隆重举行了茂名一中开办庆典。从此,茂名一中在茂名这片大地上诞生了!

1959年创办之初只有高中4个班,初中5个班,师范2个班。学校只有一栋四层的教学楼,还没有宿舍。学生睡教室,打地铺,教学仪器设备几乎一无所有……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从因陋就简中超越。

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图。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茂名一中首任校长廖文(时任茂名市副市长)、副校长杨永程、叶森元带领一中人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以强烈的进取心,追求卓越,勇争一流。

作为茂名一中筹办人及该校第一任主管全面工作的副校长,杨永程以兢兢业业、廉洁奉公、艰苦朴素、严谨办学的人格魅力激励了茂名一中历届师生,为茂名一中今天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2年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当年高考,打响了第一炮,有17人被大学录取,名列粤西地区前茅。消息传来,举市欢腾。茂名一中石破天惊的一跃,如横空出世,登上了一个时代的海拔高度。

从此,茂名一中声名鹤起,好评如潮。学生、家长纷纷慕名而来,“到茂名一中读书去”已成为一种上学就读的导向,鼓舞着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他们以校荣我荣的自豪感,以献身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使命感,铸造了“严、勤、精、巧”的优良学风。

在建校初期,时逢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粮食、油肉、蔬菜等十分紧缺,为改善生活,师生一起到学校周围的空地、河滩上开荒种菜、种地瓜。“爱校、尊师、勤学、守纪”的优良校风及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在创办初期艰苦的建校劳动中,在艰苦的教学、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学校不仅把学风和校风书写在校园的墙壁上,还编写在校歌里,铭刻在师生的心田里。

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茂名一中总结出了一套“超前教育”的培养经验,并喜结硕果,培养出了11名少年大学生。“团结协作,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勇于挑战,乐于奉献”的精神,始终激励着全校教职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形成“修身敬业、臻于至善”的教风。争一流、创佳绩,办人民满意教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怀与信任。

茂名一中走过了风风雨雨六十年。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时代在前进,学校在发展。茂名一中提倡与时俱进,更提倡在继承中发展。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总有些精华沉淀下来凝聚成泽惠后世的珍珠、金沙。回顾茂名一中的历史,这些名字我们是不能忘记的:廖文、杨永程、张少由、冯昭、龚衍超、李振寿、黄家祥、曾天文、梁旭全、劳华坤、洪喜亮。如弦歌相继、薪火相承,正是这一任又一任的一中校长或负责人引领着一中人走过各个发展阶段,抒写了一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发展理念,创全面发展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现任校长洪喜亮提出了“让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把学校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具竞争力的品牌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博文约礼、弘毅致远”校训为统领,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君子文化”育人体系,培养“自理生活、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自主教育”的五自新人,积极开展“多样化办学”探索与实践。这一面向世界与未来的博大境界和高远目标,以及坚毅质朴的优良学风,已成为推动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促进了办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引领学校成为茂名市教育的龙头学校。

茂名一中一路辉煌一路歌,一年更比一年强。

南海之滨 绽放新荣

崭新、美丽的新校园使茂名一中焕发了青春。如今的茂名市第一中学,坐落于南海之滨、晏镜岭下。2011年8月,搬迁到美丽的水东湾新城高地片区博学小区,为学校开辟广阔的办学空间。校区占地面积536.5亩,建筑面积194294.5平方米。学校现有9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00多人。

走进校园,别具岭南特色的建筑群壮美、安静、整洁。楼宇的传统文化命名,与仿古建筑相得益彰,内涵丰富的词汇,为校园注入丰富的文化底蕴。比如,中和楼(行政楼)、格致楼(科学楼)、六艺馆(艺术楼)、行健馆(体育馆)、图书馆、大礼堂,造型别致,意蕴深厚,气势恢宏。教学楼自东而西依次排开,分为博学书院(高一)、博文书院(高二)、致远书院(高三)三个教学区,雄伟壮观。学生食堂有抱朴园(东食堂)、品真园(西食堂),宽敞明亮,卫生整洁。学生公寓有厚积园、厚德园、兰馨苑、兰蕙苑,配备空调、洗衣机、电话、热水、直饮水等,温馨舒适。

校园配套设施与教育环境日臻完善。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实验室、阅览室、IT室、语音室、录播室、多功能多媒体电脑室、学生电视台、舞蹈室、合唱室、琴房、书法室、画室、银行、超市、警务室、书报亭等应有尽有。“粉蝶翩翩邀同游,书声琅琅催共就。”漫步在校园,山坡绿草如茵,学海碧波荡漾。亭台水榭,曲径通幽。树木葱茏,鸟语花香。书声琅琅,歌声飞扬。

名师荟萃 滋兰育蕙

茂名一中名师荟萃,师资力量雄厚。现拥有教职员工530人,其中专任教师516人。拥有省、市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名班主任7人,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62人,硕士学位教师126人,荣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有180多人。

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学校坚持以师为本,实施“强师战略”和“明师战略”,着力培养精锐师资,打造卓越团队。

学校通过“培、研、带、导、激”,大力支持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积极鼓励教师承担教改课题研究;坚持实行“带教制”,以老带新,新老互进,促进更多优秀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

学校引领教师乐当明德之师、明白之师、明辨之师、明日之师,使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熟悉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在合作中进步,在进步中完善;在反思中调整,在调整中超越。“学校搭台,教师唱戏”,“学校出力,教师出名”。

学校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中坚作用,鼓励名师、学科带头人创设自己的“名师工作室”,为广大教师答疑、提供业务咨询和教学资源。目前有李启云省名师工作室、郭贤良省名师工作室、苏洁芳省名师工作室、梁绵市名师工作室、梁海娣市名班主任工作室、陈艳姝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强师引航的作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举办“班主任文化节”系列活动,提升班主任教育艺术,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名师队伍。

同时,为了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制订了具体的培养计划,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压担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培养模式,通过教师互听互评,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阶梯。

学校每年都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及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努力促使骨干教师脱颖而出,这不仅保证了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劲的发展动力。教师队伍因此结构不断优化,素质明显提升。

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优秀教师队伍正茁壮成长,在艰难的跋涉中挺直脊梁,撑起茂名基础教育的一片蓝天。争创一流、屡创佳绩,成果丰硕,饮誉南粤,赢得社会各界的信任与称赞。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为教师成长、成家、成名搭建各种平台,引导教师安教乐教、热爱生活、追求幸福。茂名一中,已成为广大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乐园。

风鹏正举 其道大光

回眸春风秋雨,茂名一中品牌教育成果累累,让青春盛开成花朵,把岁月吟诵成诗篇。

君子文化进校园,打造价值观示范点。学校以“君子文化”为校园文化主题,将培养新时代的君子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目标。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德育工作的需要,在校道、教室、寝室、走廊、橱窗等各种场所做好君子文化的环境布置;开展校内建筑物、道路的命名、标识和文化景观的建造工作;抓住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各班加强班级内的君子文化建设,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氛围。

创新培优模式,助推英才成长。学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方法,不断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改革编班模式,开设创新班,集中火力、瞄准清北培优,与重点班和普通平行班共同构成三个层次,实施分层教学。二是改革招生办法,积极推行自主招生工作。通过举办市直属初中优秀学生冬令营和“创新挑战赛”,让应届初中毕业生从初三第二学期起进入该校提前开始高中的学习生活;通过举办面向全市的自主招生考试,进一步充实创新班的优质生源。三是改革办学体制,推行多元办学。2019年秋季开始,主动承办茂名奥林匹克学校,这是广东省第二间由政府批准、教育行政部门创立的奥林匹克学校。积极推行“2+4”课程体系,设立奥校特色课程,发展奥校特色教育,建立个性化、优质化教育模式,努力培养奥林匹克创新型人才。

活动育人有声色,一中学子展风采。学校充分发挥团委会、学生会和社联重要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五自”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社团建设活跃,现有47个学生社团,配备指导老师,每学年开展上百场活动。全力打造“十节三礼一舞台”活动品牌,具体包括:“十节”即学生社团文化节、班主任文化节、科技文化节、外语文化节、校园读书节、体育文化节、五月合唱节、宿舍文化节、微电影节、心理健康文化节;“三礼”即开学典礼、成人典礼、毕业典礼;“一舞台”即茂一大舞台。为学生提供展现个性、培养自信的舞台与机会,丰富全寄宿学校学生的视野,激励学生健康幸福成长,培养学生责任与感恩意识,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动静分明,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校团委被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

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助学生健康幸福成长。针对全寄宿学生心理问题较多的实际情况,学校成立心理健康中心,设置规范的心理辅导室,配备完善的设备设施,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和处理常见心理问题,安排专职心理教师24小时心理值班,通过开设心理课、心理讲座,设立心理辅导信箱,开通周六心理热线,举办“心理活动周”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有专业心理教育骨干教师2人,心理健康教育A证8人,B证25人,C证256人。校长洪喜亮带头进行《寄宿制高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国家级课题研究,科研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打造科技、艺术、体育教育品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学校大胆探索,开放课堂,办好美术、音乐和书法班,重视合唱、舞蹈、运动队的组建和日常训练,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体育、艺术等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科技创新、艺术、体育各类考试和比赛中屡获佳绩。学校作为“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特色学校”,每年派学生参加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比赛,成绩喜人;美术教育是全省知名品牌,2014年高考术科单考11人上清华大学分数线,两人被清华大学录取;学校是广东省田径和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在省市各项比赛中成绩斐然。学校成功承办了广东省美术教育高考研讨会和2015年全省科协系统青少年科技教育组织工作者培训活动暨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开放日活动,深得广东省内同行的好评。

桃李竞华 德渥群芳

立足粤西茂名地区,六十年来,茂名一中的师生们艰苦创业,激情拼搏,砥砺前行,六十年的春华秋实,创造令人瞩目的成绩,成就南方油城杏坛之奇葩。

茂名一中自建校以来,培养出464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向高等院校输送了39400多名优秀学生。其中,80年代培养出10名少年大学生,轰动粤西地区;90年代,培养出广东省理科总分状元林海天,扬威岭南杏坛。进入21世纪,先后培养出李军、陈富汉、邓远源、孙婉莹等4名高考省总分状元,培养出26名高考广东省单科状元、94名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学子。尖子生人数、重点率、本科率常常雄居茂名地区第一。

搬迁电白区海心路校园后,高考再续辉煌。2014年以来,高考上重点线人数逐年增加,2014年782人,2015年931人,2016年872人,2017年1004人,2018年上优先投档线1061人,2019年上优先投档线1163人。重点率稳步提高,从2014年的29%,提高到2019年的47.6%!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2253人次,获省级奖励2826人次。

栉风沐雨,玉汝于成。茂名一中建校60年来,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之中有造福一方的党政领导,有保家卫国的军队将领,有闻名遐迩的商海巨贾,有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更有许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担负着建设家乡、振兴祖国的重任,他们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尽展风流。在茂名一中校友录,可以信手拈来,名人比比皆是。

展望未来,茂名一中将全面实施“集团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策略,不断完善实验学校和幸福托儿所,扎实推进茂名奥林匹克学校建设,加强与国内外友好学校的文化交流,全力把学校建成全省、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品牌特色学校。

岁月如歌,春华秋实。茂名一中在漫卷芬芳中叶茂枝繁硕果累累,在改革发展中与时俱进日益壮大,在积涓流而成汪洋中留下了一行行闪光的脚印。在60年激情似火的岁月里,茂名一中在高起点上起航,鲲鹏激浪,砺砥前行,奋力谱写着全面育人的绚丽华章。今天,让我们以触摸历史的自豪与自信,再创明天的新辉煌。

通讯员 洪喜亮 李志荣 钟敏玲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