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间谍,是影视剧中经久不衰的元素。
当危险的工作性质遇上魅惑的个人气质,会碰撞出紧张而香艳的火花。
程小东导演的港片《赤裸特工》是很多人的性启蒙,它呈现了迷醉眩晕的特工生活:经由丛林法则选出的女孩们,借助美色在世界各国奉命杀人。
暂且不论成片质量,单是这个好莱坞式的噱头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外国的同类题材电影有很多,例如去年“雷声大,雨点小”的《红雀》。
詹妮弗·劳伦斯在其中扮演美艳动人的俄罗斯女间谍,穿梭在各国势力中。不过,美国视角下的俄罗斯,多多少少有些主观化;再加上剧本的薄弱,《红雀》不可避免地扑街了。
眼看着同类电影越来越泛而不精,和女间谍题材渊源颇深的导演吕克·贝松终于坐不住了。继《女囚尼基塔》、《星际特工》之后,吕克·贝松拍摄了新作《安娜》。
主角当然是美艳动人、大杀四方的女间谍——安娜。
安娜的生活一分为二:主业杀人,副业走秀。她被法国某时尚公司签下,平日里拍拍杂志走走秀,以模特的工作作为行动的掩护。
当模特还有一个好处——便于接触到名流权贵。一旦他们成为目标人物,安娜便杀伐果决、毫不留情。上一秒还是缱绻温柔乡,下一秒便是牡丹花下死。
安娜效力于前苏联的克格勃组织,一个纪律严明的情报机构。多年前,她曾经被混混男友拖累,深陷生活的泥淖。克格勃组织发现了她的决断与格斗能力,纳她入麾下进行培养。
经过了数次死里逃生,安娜在任务中逐渐成长,成为克格勃的得力干将。她以模特身份,经常往返于法国和苏联,仅听命于女领导和男上司。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执行了多次任务的安娜,被美国中情局的特工盯上并捉住,她被迫成为双面间谍。
高强度工作和高压力环境,压抑的生活让她在性爱关系中宣泄情感,分别和克格勃男同事、中情局特工产生了两段露水情缘。
安娜和不同阵营的男性的地下恋情,将如何影响局势?
一直想远走高飞,获得自由身的她,能最终全身而退吗?
《安娜》目前的豆瓣评分是7.5分。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它的剧情反转、动作场面无疑是合格的。
用一个字来形容观影感受,那即是“爽”。
剧情爽,反转反转又反转的情节充满张力和不确定性。不断抛出的悬念,是吸引观众往下看的源动力。
片中反复提及的“俄罗斯套娃”,其实是贯穿始终的线索。套娃不仅是安娜早期贩卖的物品,还暗示了她的身份和影片的结构。
套娃由多个空心娃娃组成,每打开一层,都会发现更小更精巧的娃娃。
对于旁人和观众而言,安娜的身份也是一层层被揭开,从模特到克格勃间谍再到双面间谍。但不打开最后一层,我们始终不知道她最真实的一面是什么样子。
而每一层悬念的揭示,都和时间轴的变化息息相关。电影的时间线被打乱,不断出现诸如“三年前”、“半个月前”之类的提示语,以套娃结构式的插叙来解释前因后果。
动作戏爽,谁不想看美女打打杀杀呢?
女性主导的打戏和男性还有所不同。后者要“狠”,比较重视力量感;前者要“美”,好看第一,打架第二。
安娜以一敌十,在男人主导的世界里杀出了一条血路。酣畅淋漓的打戏,挑逗着视听触觉,让观众一本满足。
同时,安娜满足了男性凝视下的所有幻想——又美又飒,即使杀人时也不忘性感装扮。
视听爽,快速剪辑让画面变得更加炫酷。
安娜完成多项任务的戏,被高速剪辑在一处,观众看到的只是快速变化的装束和杀人方式。
拼凑的段落,配合以轻快的BGM,给人一种观看MV的快感。
但爽过以后,我们也来讲讲电影的不足。
《安娜》的导演吕克·贝松,曾执导过《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等佳作,对于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可谓是轻车熟路。
安娜的扮演者是他挖掘的新缪斯——俄罗斯模特萨沙·露丝,演出经历较少,但长相气质比较独特。
吕克·贝松对安娜一角的挖掘,中规中矩且不易出错。她必然有过悲惨的过往,才会被克格勃发展成间谍。
但干一行,累一行,间谍做久了难免想退出。对自由的追求引导着安娜,在艰难的处境中做出惊人的举动,要么粉身碎骨,要么金蝉脱壳。
但不易出错的另一面是不易出彩,《安娜》是一部合格的爽片,却缺乏更上一层楼的惊艳之处。尤其是把它放在吕克·贝松的履历表中,难免会让人有些失望。
每一位导演的作品中,都会有反复出现的元素,千丝万缕的勾连起他的创作史。例如费里尼电影中的马戏团、小津安二郎电影中的传统日式家庭。
回溯吕克·贝松的作品,不难发现他钟情的元素是新女性。他习惯把女主角塑造成独立果敢的性格,她们不甘心做男人的附属品,也总能在逆境中闯出一片天。
安娜一角的确符合他一贯的套路,但缺乏突破意义。反观《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玛蒂尔达,《第五元素》中的莉露,都在新女性的基础上增添了其他讨喜的性格佐料。
《这个杀手不太冷》
《第五元素》
与之对比,安娜略显单薄,没有突出个性,她追寻的自由也像是为顺应当下潮流而喊喊口号。
再来看电影的格局问题,吕克·贝松其实更擅长在小格局内编故事:例如边缘杀手和危情少女(《这个杀手不太冷》)、神秘组织培养出的女杀手(《女囚尼基塔》)。
当故事的格局变大,他游戏性的情节设置就稍显违和。《安娜》的故事背景发生在90年代初的苏联,以克格勃和中情局的恩怨为切入点。
吕克·贝松用法国人的视角去还原剑拔弩张的美苏局势,显然有些吃力不讨好。追求自由的安娜明显是一个“法国式”的人物,并不像是美苏任何一方的色情间谍。
两位男主角算是情报机构的高管,但居然都对安娜动了真情,这同样是法式爱情的腔调。
总的来说,《安娜》不算佳作,但算是值得一看的合格爽片。
对于吃老本的吕克·贝松而言,比票房更值得担心的是:浸染在爆米花爽片里太久,是否还能重回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