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毛发毒品检测技术,连州抓获6名吸毒人员

连州发布
+ 订阅

毒品成分在毛发中可长期稳定存在,因此,毛发检测与传统的血液、尿液检测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诸如检测时效长、吸食的毒品信息全面、样本又易于采取、保存,重复取样等。去年开始,连州推行人体毛发毒品检测技术,截至目前利用该技术成功抓获6名吸毒人员,成效初显。

相比传统方式检测优势明显

连州市禁毒办工作人员介绍,传统血液和尿液检测,对时效性要求很高,吸食毒品后的7天左右,体内含有的毒品成分基本代谢干净,再做此类检测则失去意义。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中,一些吸毒人员会根据尿检时间提前几天停止吸毒,甚至通过多喝水、吃一些辅助排泄的药物加速排出,过了定期尿检后再吸食,这种规避手段往往能有效躲过监管。

而毛发检测与传统的血液、尿液检测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诸如检测时效长、吸食的毒品信息全面、样本又易于采取、保存,重复取样等。最主要的是,检测人员可以根据头发的长度反映其几周至数月的吸毒情况,且整个过程仅需要十来分钟左右。与尿检技术相比,毛发检毒技术会让这些隐性吸毒行为无处遁形,有助于充分发现复吸,长期涉毒等行为,有效开展管控工作。

已共采集本地户籍人员毛发样本930份

2018年起,连州市开始推行人体毛发毒品检测技术。连州市禁毒办明确了2名专人负责毛发检测筛查工作,配备了毛发毒品检测仪3台及相关必需工具、耗材,同时要求各基层派出所及相关禁毒委成员单位指定人员负责毛发采集送检工作,有力保障了毛发检测筛查工作顺利开展。对初筛结果为阳性的对象,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下发各基层派出所,进行精准查控,有效提升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

据统计,截至目前,连州已共采集本地户籍人员毛发样本930份,目前利用毛发毒品检测仪器初筛720余份,初筛结果呈阳性共22份,约占3%,利用毛发检测技术抓获吸毒人员6人。

开展毛发检测工作,加速了以案件引导型的被动式禁毒转变成通过大数据,社区舆情等主动式网格化禁毒模式,增加了对戒毒康复人员的震慑作用,大大提高了禁毒打击的精准性,消除了戒毒康复人员的侥幸心理,为后续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成果巩固提供有效支持。

下一步,连州将筹备成立毛发检测中心,把戒毒人员毛发检测纳入常态化管控流程中,加强对吸毒高危人群(如娱乐场所人员以及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以及其他涉及公共安全及服务领域如征兵对象、从事公共服务行业人员(如大巴车、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毛发毒品检测工作,杜绝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段灿;通讯员 余冲

编辑:林伟杰

连州市民发现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的,请拨打这个电话举报!

扫黑除恶是一场人民战争,市民群众若在连州发现涉黑涉恶违法犯罪,请马上拨打0763-110或0763-6623226举报,对举报线索和举报人,有关部门将严格保密,经查证属实的按规定给予奖励。

连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3月8日

连州发布

笔写连州风云事,图渲湟川山水情!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