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被外界看到的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1/8。而另外的7/8——那一部分更大的冰山本体,都藏在水底。
在外界看来,陈博豪是一个幸运的、帅气的、有才华的男同学。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还没毕业已经演了两部电视剧,包括正在芒果TV热播的《食分喜欢你》,还以一个非专业歌手的身份参加了《声入人心》的录制,参加了《你眼里的蓝之少年唱游》的演唱会巡演。
这是陈博豪的1/8。
三次高考才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纠结;六岁开始就学习自己给自己做饭的童年;不识谱却扛下了美声综艺和演唱会巡演,但第一场演出台下仅有寥寥无几的观众。
这是陈博豪的7/8。
所以,当巡演的观众越来越多时,每次谢幕陈博豪总是对观众说“无以为报,表演个劈叉吧”。演出了这么多场,他真的每场都这样谢幕,最后一轮,素来话不多的他,一直含着泪,讲了很多。和每一个兄弟的细节,那些通宵练歌的情景......
这个不为人知的7/8,是他对演戏和音乐的执念和敬畏,就像他自己总结人生的道路,“我走到现在,很多决定性的瞬间都不是因为‘我能’,而是‘我敢’”。
将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只聊了表演、音乐和烹饪三个话题。下午一点多钟,一天里最热的时候,陈博豪坐在靠近窗口的位置,没做妆发,人也随和,完全就是大学时代个头太高要坐最后一排的男同学,还一脸“即便是在高数课上也要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认真模样。
“你问呗,我们就当聊聊天。”他说。
人生的第一道菜,学点什么总不会错
8月15日,美食偶像剧《食分喜欢你》在芒果TV正式上线。不同于传统青春剧的一贯“套路”,《食分喜欢你》以美食诠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还专门聘请米其林大厨跟组指导,诚意可嘉。
截止到目前,这部“非常规”美食剧的平台播放次数已达5.1亿,微博话题讨论热度突破2.5亿、粉丝关注总数超过20万。这份近乎“脱水”的数据对首次担纲男主角的陈博豪来说,算得上是一份漂亮的答卷。
陈博豪第一次站在镁光灯下,是去年大热的声乐竞演节目《声入人心》,作为“梅溪湖36子”中唯一一位非美声专业选手登台亮相。在此之前,他拍摄了由木浮生同名小说改编的《独家记忆》,加上今年夏天的《食分喜欢你》,履历表上的三部作品呈现出不同领域的奇异铺排:以非艺术生的身份三次参加艺考,以零经验“素人”的身份参加电视剧拍摄,以非本专业选手的身份参加美声节目录制。
每一次选择都是改变命运的契机,但陈博豪本人却和那些行为的性质恰巧相反,面对关键转折,他平静得没有露出丝毫锋利,就连关于热爱的表达也是温吞的,“对,我是真的喜欢,所以想去争取。”
记忆里,逼迫自己完成的第一件事,是做一碗蒸鸡蛋。那是陈博豪人生中第一道菜。
由于父母的忙碌,如何在没有外卖的年代妥善解决吃饭问题,一直都是陈博豪孩童时期的头等大事。“我舅舅湖北菜做得特别地道,我姨娘厨艺也很好。从小我就跟着他们学。”
陈博豪跟着舅舅和姨娘学会了很多菜,谈及下厨,心得也很丰富,“做菜不难,但能不能做好、做得有没有门道,就得看手上功夫和眼力脑筋的配合,就像我姨娘教我做番茄蛋汤,番茄切块都要先煎出汁水,蛋液呢,是从水里过的蛋花,不是炒的。和普通做法相比,这个麻烦,但搭配出来的口感会更好。”
“我能被选中出演这部剧,也有自己本身就会做菜的缘故。”陈博豪坦言,笑,“所以还挺感谢小时候这段经历的,生活其实很神奇,学点什么肯定没有坏处。”
从人生的第一道蒸鸡蛋,到在镜头前完成的一道蛋包饭,中间隔着十几年的光阴,人和事也发生巨大改变,而这却是冥冥之中一段奇异的交汇。小时候想吃美味的菜,长大了想演喜欢的戏,每一个人生阶段的愿望,居然都伴随着厨房里油盐酱醋交融的爱与成长,这是只有陈博豪才体验过的独特经历,“我没有在表演,我是真的会做菜。”
“我特别喜欢《仙剑奇侠传》和《武林外传》,小时候看过这两部剧以后,心里就想着,以后一定要做个演员。”“我想做演员,但我不敢说。我也不知道表演是可以学的。”他坦言,“我所在的城市比较闭塞,好好读书才是正理,‘演员梦’是不切实际的。”
对于做演员这件事,陈博豪目的明确、方向规整,“我是一个演员啊。”目前仅有的两部电视剧拍摄经验让他收获良多,相对应的,苦头也吃了不少。
7/8的静默,“豪赌”三年的艺考生涯
《你眼里的蓝之少年唱游》巡演到昆明时,陈博豪抽空去和两位朋友吃了顿饭。那是一对夫妻,昆明人,也曾沿着318国道去西藏徒步旅行,正巧和当时高考落榜的陈博豪同路,结下了一段特别的友谊。五年时间过去,面对如今的陈博豪,夫妻俩非常感慨。
高考结束徒步去一趟西藏,是陈博豪刚上高一就确立的目标。事实上,如果他按照既定的人生道路好好走下去,包括读一所非艺术类院校,未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西藏之行应该会是一次全程愉快的旅途,不必因为得知落榜而失望,更不必中途折返。但他没有选择“安稳”,而是在高考前夕,豁出去做了一场“豪赌”——参加艺考。故事的过程和结局,所有人都已经知道。陈博豪考了整整三年,才收到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
对于这三年间的故事,他委婉地抗拒,不想剖白曾经如何辛苦。“因为过去了。”陈博豪还是笑着,窗口漏进来的太阳光亮堂堂,照在他脸上,“换做任何一个人,高考三次,来回折腾,都是不好受的。说不难过就是骗人。我也没那么多大道理可以讲,只是自己心里觉得,已经过去了,现在各方面都挺好,那以前的事就不用牢牢抓着。我不希望被那些东西绊住。”
对话陈博豪:片场和舞台,都是实现自我的地方
Q:暑假除了《食分喜欢你》的拍摄和宣传,还完成了“你蓝”的巡回演唱会,关于“你蓝”,有没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
A:其实背后的心情挺复杂的,因为第一场北京的票卖得不好,看到台下只有很少的人,前面呐喊的都是那些我的“赠票”朋友,他们是第一次来看我的演唱会。但我作为艺人来说,肯定是不管台下观众的状况如何,都要把我自己的部分去做足。后来观众越来越多,他们看得开心的,我心里就非常感动。想到自己终于又站上了舞台,很少有一个场合是以我为主要角色去唱歌,所以这次巡演对我来说真的意义非凡。
Q:准备“你蓝”的过程中,你觉得自己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大概是不识谱吧,5天时间学了14首歌,那些歌我熟悉的就只有两首,其他的歌我是干脆全都不会,只能靠耳朵听,然后去模仿那个音。而且大家都说我音色亮,比如我最高只能唱到A,他们就直接给我定到A,所以整个训练的过程还挺吃力的。
Q:那巡演排练时遇到问题,你都怎么解决?
A:独唱部分基本都是自己消化,合唱的话,我要特别感谢黄子弘凡。北京站巡演那次,他在酒店陪我练了一夜的歌,方方面面的细节里帮我纠正。《声入人心》我和黄子是第一个认识的,面试时就住一间房,一起选歌,他也会很认真地教我。合唱比独唱难很多,一旦出了问题就马上去调整,我们大家的默契度还是很高的。
Q:其实你的水平在业余选手里算很不错的,但从参加《声入人心》开始,你的“非专业选手”身份就像标签一样贴在身上,自己对此有什么看法吗?
A:没啥看法,这不就是事实嘛。我在表演系中唱得算很好了,但来了节目之后,一听楼上楼下的人唱歌,我心里就觉得完了。那个高音啊,我不知道是不是马佳,早上一开嗓,整幢楼都在震,太吓人了!我从那个时候就在想,面试时见到的那些高水平选手,应该只是这个节目组的平均实力。
Q:音乐和表演都是你很喜欢的,有没有考虑过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
A:当然考虑过啊,一个人能把热爱当做事业是件很好的事,但再爱好,也无法避免掉“面包”这样实际的问题,很正常。
Q:所以你会怎么选?
A:你想知道我心里究竟更倾向于哪一个,对吧?但是,目前不存在两者必须择其一的情况,它们之间不存在尖锐的冲突。我在这方面还是想得很清楚的。音乐和表演的世界都很美好,如果有机会,每一种我都会去尝试。我不会给自己设限的。梁朋杰演完《泰爱你》就来我剧组呆着休息,在我房间住了12天,我们也会谈谈人生聊聊理想,一些很锋利很现实的问题,我会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他讨论,权衡利弊。我觉得在大家这个年纪,这个发展阶段,敢想敢做是很好的,就算实力没有那么强,也要去尝试。我走到现在,很多决定性的瞬间都不是因为“我能”,而是“我敢”。
【撰文】特约撰稿人 王字鲤
【图片】以上图源自陈博豪微博、独家记忆丨陈博豪、Precious_Glare-陈博豪个人站、食分喜欢你官微
【统筹】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