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生命在写作”——著名作家阎连科与珠海读者畅聊文学

南方+ 记者

“我可能是中国作家中脸皮最厚的人。”9月7日晚,著名作家阎连科作客珠海无界书店分享创作心得,金句频出,现场笑声掌声接连不断。

“说我的作品太黑暗那是没看懂”

本次分享会以“文学里的故乡:我们时代的真实与虚构”为主题,分享会上,阎连科与珠海读者分享童年往事和创作心得,畅聊文学观。

阎连科几乎所有的创作素材都来源于农村,那块土地。儿时的阎连科曾经万分想要逃离破败贫穷的村庄,但等到真正离开后,他才发现,那个在时间里饱经风霜却依然屹立的田湖村才是最伟大的一部作品。“我对那片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所有的小说都基于经验,我离不开那片土地。”阎连科说。

谈及写作,阎连科称自己还没有达到艺术的最高成就,但已经达到了创作最自由的状态。写了30多年小说,阎连科表示讲述一个完全不可能的,没有逻辑的故事才最令他着迷。创作形式上极具破坏性,文字风格上荒诞不经,作为小说写作方面的形式主义者,阎连科说一个作家只要稍微有点敏锐性,都能抓住非常丰富复杂的故事。

很多人都说阎连科的作品太阴暗,但阎连科却说这是因为没看懂他的小说。 “一昧说我的小说阴暗是不对的,那只是故事情节背后的东西被掩盖了。我希望自己的写作是黑暗中的一点亮光,写出黑暗中隐约存在的美,人性的善良在黑暗中也会显得更有力量。我希望能关注黑暗背后的东西,让读者关注到阴影背后的存在,也希望能通过写作让读者看到完整的人性。”

文学具有留存百年的价值,人类擅长遗忘,但作家能用文字记录时间,对人性的理解也比普通人更深入和痛苦,“让读者从文字中感受人性光芒,我是用生命在写作。”阎连科笑着说。

下一部作品希望能颠覆以往

如今60多岁的阎连科依然在坚持书写,尽管他数次感叹写作无意义,却依然无法停止书写这个动作。他坦言,因为年龄的关系上天能给自己的创作时间越来越少,找到一种全新的,适合讲故事的语言对现在的他而言,仍属于摸索阶段。文字结构容易解决,但文字语言却没那么容易,这也是他目前的一个遗憾。“如果现在还能写出一本和以前不一样,和任何人都不一样的小说,那么我的人生就十分圆满了。”阎连科说。

分享会当天来了近300名读者,在读者问答环节,有一位年轻的母亲令人印象深刻。她表示自己在读《我与父辈》时泪流不止,称自己平常也会写小说,在遇到瓶颈时应该怎么办。阎连科说,卡壳先停下来,总有一天会写出来,“你要相信这一点。”有读者问阎连科写作心得,阎连科表示,要先过好日子,再写作。“哪一天你观察好了自己的内心而不是生活,你就可以开始创作了。”阎连科说。

还有读者提问如何看待严肃文学在未来的发展,阎连科说,纯文学一定不会消失,只要语言不消失,那么文学就不会消失。

【文字/图片】文秋仪

编辑 蔡如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