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说唱,大家自然就会想到最近大火的一档综艺节目《中国新说唱》。不过你肯定想不到,东莞当地就有一种已经流传了400多年的传统民间说唱形式。这种说唱形式名叫木鱼歌,明末清初,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曾是广大城乡百姓尤其是妇女自娱自乐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
木鱼歌用广州方言演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民间说唱。为进一步传承和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6月份以来,东莞东坑镇连续开展11场木鱼歌巡演活动,民间传承人以快闪和驻唱等形式,将这种已传唱400多年的传统曲艺带进各村各单位,不少年轻人也饶有兴趣地听了起来。
本次木鱼歌巡演活动不但有木鱼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仲球、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佩仪等领衔演出,更有不少年轻的传承人积极参与。这些传承人不仅演唱了《花笺记选段对花自叹》《金叶菊》《泪湿青衫》《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十送英台》等多首经典曲目,更将新创作的《甜甜蜜蜜糖不甩》《亭岗唱晚》等带进千家万户。
三弦琴拨动悠悠岁月,木鱼歌诉说岭南风情。近年来,东坑镇积极推动木鱼歌传承发展。目前,由东坑镇整理出版的《李仲球木鱼歌作品集》已被纳入东莞市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出版发行。活动期间,木鱼歌传承人还将木鱼歌作品集赠与村图书室,供给当地村民阅读。
主办方表示,活动得到了很多群众的喜爱,获得了广泛好评。更有许多小朋友通过这次活动对木鱼歌有了更多的认识。“在活动的过程当中,我们还培养出更多的木鱼歌苗子,这使我们的木鱼歌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记者】韦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