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视频
9月2日是开学第一天,东莞市万江第二小学的同学们显得尤其兴奋,他们将在一所全新的学校体验颇具科技感的教学环境。当日,万江第二小学正式开办,迎来了首批一年级、四年级的学生。
记者观察到,万江第二小学不仅校园环境优美,而且具有超前的规划意识,将教育信息化与教室环境深度融合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该校可实现课堂上小组合作、分层教学、泛在学习,积极探索数字校园建设和基于互联网的教与学。
提出“创文化”特色定位
万江第二小学是一所隶属万江街道的公办小学,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约31102 平方米,招生规模为48个班、两千多学生。
该校党支部书记杜镜均告诉记者,通过资源整合,学校立足解决金丰片七个社区的学位问题,同时让家长们接送更加便捷。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自2017年起负责这所新校筹建的张茂良副校长开始了近两年的顶层设计系列创想,确定了“创文化”的定位,致力于培养新时代创新型预备人才。
张茂良说:“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要从小学教育开始,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育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将面向未来,办一所能创想、敢创新、有创意、会创造的品质学校,培养全面发展、创新有为的新时代预备型人才。”
硬件设施先进助力家校联动
记者看到,课室不仅整洁漂亮,而且充满了科技感。两边的窗户旁环绕着长形台面,摆放了4个高拍仪,不仅如此该台面“别有洞天”。
副校长张茂良触碰了台面上的按钮,一台电脑显示屏徐徐升起。张茂良说:“学校每个教室配置有升降式触摸电脑,学校的每个教室还配置有高拍仪,学生在学校做完作业后,可通过高拍仪将纸质作业扫描提交到学校测评系统,科任老师可在测评系统上批改学生作业,学生回到家后可根据作业的批改情况进行自主更正。”
张茂良表示,学校建构“创”课程体系,将基于“趣学”理念创意化整合国家课程,将基于“兴趣”导向创造性开发系列选修课程,将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创生出系列拓展课程。
记者了解到,万江第二小学拟将校园打造成一个创意博物馆,学校处处都将展示学生创作的各种各样的创意作品。为此,该校创造性地提出“教有创新、学有创作”的教学理念,教师基于学生的“学”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设计,努力追求“趣在,学就在”的高效课堂愿景,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创。
据了解,该校正在建设大型创客造物空间,将配置少儿编程、3D打印、激光切割、精雕木工、电子烧焊、积木搭建、海陆空模型、物联网应用等国内前沿的造物设备设施。
张茂良说:“让学生在创客课程中将自己的创想变成现实,在物化创造中体验解决问题、动手实践、探究分享、项目合作、多元发展。”
【撰文/视频】何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