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党群服务中心十大优秀案例领奖啦!这些镇街脱颖而出

咩事
+ 订阅

8月29日,“不忘初心为人民 牢记使命谋复兴”城市基层党建广州故事会上,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历时2个多月调研测评甄选出的广州市十大优秀镇街党群服务中心获得表彰。长期扎根基层的街道书记作为获奖代表,走向台前,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背后的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故事和经验。

四维度定量测评甄选广州市十大优秀镇街党群服务中心

近三年来,南方都市报大力推动向智媒转型,坚持新闻生产与智库生产双轮驱动。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在城市治理、新经济、新业态、区域经济、鉴定评测等多个领域推进了50多项智库研究课题,党建是其中的重点课题。

今年6月开始,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历时2个月“地毯式”调研广州镇街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规范性、服务性、智慧化、满意度4个维度15项单向指标定量测评广州镇街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和服务质量。(详细测评报告可点击链接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190813193289.html)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委员、南方新闻网总编辑、南都报系党委书记、总裁梅志清现场分享党建课题组的调研成果,“广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通过统一名称、标识等快速形成具有辨识度的服务品牌;二是注重服务实效,大力整合资源,打造家门口的‘服务综合体’;三是多元主体有序参与,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协同、广大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经过调研测评,越秀区人民街、荔湾区逢源街、天河区石牌街、白云区石井街、南沙区榄核镇、天河区天河南街、海珠区沙园街、花都区秀全街、荔湾区岭南街、越秀区北京街等10个广州市镇街的党群服务中心脱颖而出。

镇街书记登台分享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妙招

在故事会环节,7名镇街书记们逐一登台,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城市基层党建广州故事会”,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讲述各自城市基层党建故事,分享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促进城市基层党组织之间的交流学习。

越秀区北京街党工委书记麦碧环:

发挥三级阵地的联动带动和辐射作用

越秀区北京街党群服务中心特别注意资源的整合,以更好地发挥三级阵地的联动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进驻和对同期周边13个社区党群服务站的建设,建立北京街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联席会议,整合社区大党委、街道大党工委和区域党建力量,切实将辖内的各类社区力量带动起来。

越秀区北京街党工委书记麦碧环介绍,三级联动的带动给党组织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也给居民群众带来了很多实惠,地方开展的“1+N”在职党员服务进社区行动、社区老旧楼宇电梯加装咨询会等都是在三级联动的带动下完成的。

花都区秀全街党工委副书记李顺昌:

“秀全大妈”志愿服务形成基层治理品牌

秀全街聚集了几万名产业基地的技术工人,其中不少是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花都区秀全街党工委副书记李顺昌分享,提升基层党建整体效益,必须充分调动基层各类组织、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李顺昌介绍,秀全街通过宣传发动、挑选骨干、培养引导,打造了一支“秀全大妈”特色服务队伍,并在大妈骨干中成立“秀全大妈”党支部,将“秀全大妈”志愿服务打造为基层治理特色品牌。至目前为止,共组织成立了集邻里互助、政策宣讲、治安巡逻、巡河治水、垃圾分类、歌曲舞蹈、太极健身等等73支特色队伍,共计有1150余人参与。

海珠区沙园街党工委书记魏景涛:

积极探索创新社群治理服务,构建“一二三发” 展模式

海珠区沙园街党工委书记魏景涛介绍,沙园街积极探索社会创新治理和服务,构建了“一二三”发展模式。沙园街采用自营模式尝试开办老人就餐点。长者饭堂的规模逐步扩大,现在为500多个长者提供午餐服务,对弱能长者还提供专门的送餐上门服务。

针对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魏景涛介绍,街道为居民提供了议事厅,主动请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律师介入,参与社区民主治理。如公共设施的维护、使用、文化广场的管理、旧楼加装电梯等等问题,给大家一个坐下来的地方,让大家把问题“吵明白”。

越秀区人民街党工委副书记陈丹:

“令行禁止、有呼必应” 人民南大变样

人民南周边地区是广州老城区专业市场密集地区之一,治安、消防、交通、城市管理等问题是群众反响热烈的问题。对此,人民街党群服务中心不断优化共建机制,用活“令行禁止、有呼必应”聚合力。

依托“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平台,累计向市、区部门“呼叫”涉交通、治安、消防、环境等20类问题61次,响应完成率达85%。另外,畅通向社会组织、向居民自治组织等社会力量呼叫的通道,发动专业市场、行业治理联盟、地区治安促进会等协同力量加入响应行列,并成立地区“党建联盟”,搭建区域党建、社区治理和行业治理三大平台。

白云区石井街党工委副书记熊越:

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石井街位于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多,为社会治理方面带来不小压力。白云区石井街党工委副书记熊越介绍,街道抓好流动党员关键少数,做好外来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通过加强宣传发动工作,加强阵地建设,搭建管理服务平台,不少党员感慨:“出门在外 10 年来第一次感受到了党员的幸福感、归属感!”

熊越表示,流动党员在享受服务同时,还起到了带动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老乡服务老乡、乡亲管理乡亲”的方式,石井街让流动党员带动身边外来人员,主动参与到治水、拆违和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中,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是石井街的一份子。

南沙区榄核镇党委书记陈晓董:

发挥党建引领 问题青年成种植大户

南沙区榄核镇党委书记陈晓董表示,基层党建工作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党建引领。陈晓董讲述了在冼星海等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感染下,榄核镇湴湄村村民钟少华从受毒品毒害的问题青年,转变为成功戒毒、远近闻名的香蕉种植大户的故事。

陈晓董表示,基层党建要搭建平台强硬件,也要提升素质促软件。榄核镇在全镇24个村(居)都设立党群服务站,还设计了“现场观摩学习+上党课谈感想”系列品牌活动让群众学习红色文化。短短一年多时间,全镇88个党支部有2502名党员先后参加了120多场系列品牌活动,实现了党员教育全覆盖。

天河区石牌街党工委副书记亓银城: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抓住 “服务”二字

“服务无止境,满意无上限。”天河区石牌街党工委副书记亓银城分享,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就是抓住两个字“服务”。为了让党员群众办事少跑路,石牌街将服务阵地网格化,设置两个党群服务中心,与44个社区党群服务、卫生服务等中心形成南北联动,让党员群众根据需要就近享受服务。在服务功能上也强化综合服务的功能,打造集党务、政务、服务一体化、一站式、多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

针对石牌街辖区内高校多、年轻人多的特点,石牌街还利用智能化技术,设置智能机器人“旗旗”和“小宝”,增强对党员群众的吸引力。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统筹:南都记者 裘萍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裘萍 见习记者 王美苏 实习生 谢玉兰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编辑:史明磊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