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冲动消费,因为“烧钱”的爱好聚集在一起,95后们消费水平着实惊人。最近,天猫发布了首份《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根据榜单显示,手办、潮鞋、电竞、摄影和Cosplay成为95后最热衷也最“烧钱”的爱好。
一双鞋子4000元,一件Cosplay服装9999元……在80后、90后看来十分“败家”的消费行为,在95后的眼中,却是物有所值。不论是靠家庭殷实的经济支持,还是自己假期中的疯狂打工,95后用自己的方式,成为高消费群体中的一员。为此,记者采访了3位有着“烧钱”爱好的95后,谈谈他们在别人看似疯狂的“买买买”中所得到的收获。
彭欧欧:
拆盲盒的快感来源于不确定性
“还剩最后一个了,我会抽到隐藏款吗?”视频中传来彭欧欧激动的声音,这是她前几天新购买的一个盲盒的开箱视频。
彭欧欧出生于1996年,她喜欢收藏盲盒、扭蛋、积木之类的东西。回想当初的“入坑”,她说,自己当时是在网上看到有一种美国盲盒叫LOL惊喜娃娃(有上百种款式,拆开前不知道里面是哪种),在一次逛街中真的看到有卖这款盲盒,于是就买了两个。拆开后,彭欧欧就着了迷,随后开启疯狂的购买模式。
那段日子到底有多疯狂?她平均一周要买四个LOL惊喜娃娃,而这个娃娃价位在80元到150元左右。之后她又开始购入tokidoki小马,一个59元,用彭欧欧的话来说:“我那时是只要看见盲盒店就要进去买两个,拉都拉不住。”后来她开始买端盒,一般要500元到700元。这段疯狂的岁月直接掏空了彭欧欧的小金库。
“我就是喜欢拆开时的惊喜和快乐,也喜欢收集全套的成就感,这算是我的兴趣爱好吧。”据彭欧欧说,她的家人以前还会因为她喜欢,偶尔给她买两个。“后来,家人看见我一直在买,就不太支持了,觉得我‘入坑’太深。”
“身边有些朋友也觉得我太疯狂了。”面对不理解,彭欧欧并不在意,她加入盲盒群,收获了一帮有共同喜好的朋友。有人拆到好的大家会一起恭喜,有些重复的大家会互换。彭欧欧认为彼此的共同点就是大家喜欢不确定性、期待惊喜。现在,她则是靠工资撑起自己的爱好,每个月会有固定10%的开销用于购买盲盒。“相对以前来讲,我已经比较节制了。”
盲盒具有比较高的价值,也有不少人抽到限量版,以此来盈利。彭欧欧毫不犹豫地表示:“自己的宝贝不会卖,有重复的会挂闲鱼或者送人。”目前,她开始拍开箱视频,给大家展示,希望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惊喜。
王队长:
疯狂兼职只为买潮鞋,“圈里我最穷”
穿格子衬衣、戴黑框眼镜,这是普通人对于理工男的印象。其实,他们也爱购买各种潮服、球鞋甚至配饰,23岁的王队长就是这样一个精致的理工男。
王队长“入坑”的第一双球鞋是高二时候父母买给自己的,从此,他热衷上了潮鞋。最疯狂也就是最“臭美”的时候是大二、大三时期,那时一个月就能买两双高达4000元的鞋。王队长无奈地说:“对其他人来说可能一个月4000元还好,但我却是拿生活费、花呗顶的,为了买鞋差点‘吃土’。”买鞋让他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为了爱好,王队长已经花费至少6万到7万元。
这种狂热的爱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所谓的跟风,觉得酷、牛。由于父母无法给予这么高的经济支持,王队长只能靠兼职维持自己的消费,他曾经在必胜客端盘子端了3年寒暑假,而兼职所赚的钱大部分也都买了潮鞋。“鞋子到手的时候都很开心!”他说。
爸妈除了日常说说“这鞋这么贵?!”就没有过多干涉了。因为热爱潮鞋这个爱好,王队长还将是否有共同的爱好作为挑选朋友的标准。这些朋友大多家境殷实,王队长甚至笑说“在圈儿里我最穷”。
在王队长看来,购买的衣服和鞋并不只是身外之物,他也因为这个爱好而交到了挺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融入了一些圈子。
有些人觉得他们这个圈子是在“炫富”,“其实不是这样的,”王队长说,“圈子内的朋友都只是潮鞋的爱好者,因为爱好而聚在一起,大家会一起交流最近又买了什么好看的衣服和鞋子,简单纯粹。”
小吕:
钟爱汉服,爸爸也是历史迷
“我超爱买汉服!”小吕激动地说,这种激动中还夹杂着对汉服的疯狂喜爱和忍不住去花钱的无奈。
小吕从18岁开始热衷于买汉服和配饰,到现在已有六年,所花费的具体金额小吕自己都不敢算。“总金额少说也有5万了。”
喜欢上汉服后,她发现,有挺多小孩喜欢汉服、JK制服以及lo裙的,上街经常能看到。小吕自己也会穿汉服去旅游、去上课,还参加过一些汉服传统节日活动。比如中秋节,大家会一起去祭月,花朝节一起做一些小小的才艺展示,让路人看到汉服的美,顺便也能向路人科普一下相关知识。据小吕说,已经有一些中年人能够明白“汉服”是怎么回事,但是她偶尔还会被问:“你这是哪个朝代的款式呀?”
买汉服每套大概要500元到800元,疯狂地购买和收藏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支撑的,小吕家境不错,父母也会给她足够的零花钱去购买这些服装。“因为我爸爸也是个历史迷,每次看到我穿新的汉服,都会夸好看。”小吕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今已经读到研究生阶段的小吕也越发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对待曾经狂热购买的汉服也多了一份理性。“等毕业后上班了,我一定会花自己的钱去买最好的、全真丝的汉服。”小吕说,买汉服在她生活中是“必须的”!
曾经有人想有偿租借小吕的服装,小吕不舍得租借,但还是跟她讲解了很久“汉服”与“影楼服装”的区别。没想到,对方最终还是用了影楼装。提起这件事,小吕气愤不已。她觉得正是因为不少人没有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汉服,才导致汉服在大众眼中都是廉价的、过时的。“其实汉服很美,就像它所代表的历史,让人着迷让人喜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文中均为化名)
【记者】王越莹 实习生 刘文杰
【剪辑】王越莹
【校对】杨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