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沃柑面临产能过剩?!管理薄弱、市场挑剔,今年销售季如何破局?

农财宝典
+ 订阅

自2012年南宁市武鸣双桥镇果农种下数十亩沃柑,三年后收入百万元的致富神话引爆种植热潮后,仅仅经过六年,南宁市沃柑从无到有发展超60万亩。高度集中的沃柑产业给当地以及果农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产量逐渐过剩,售价逐年下滑,品种同质化严重等。沃柑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逐渐完善,市场却存在仍旧好果难求的情况,如何破局?

武鸣沃柑

控产量做品质是产业转型之本 “求创新,谋转型”,8月23日,为打造武鸣乃至南宁市可持续发展柑橘投资种植新业态,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社、农财网柑桔通联合举办的“2019首届南方好果高效种植峰会暨柑橘产业高峰论坛”在南宁武鸣锦江都城酒店举行,通过专家学者、市场大咖、种植实践者的分享传播,使沃柑实现高效种植、品质种植。

会议现场

南方农村报社副总编辑麦倩明在大会上指出,沃柑是柑橘产业数十年难得一遇的好品种,具有黄金酸甜比例,皮薄汁多、肉嫩无渣、耐储耐运,且外观橙红艳丽,集众多优势于一身的沃柑未来应得到更好的发展。

南方农村报社副总编辑麦倩明

近年来,为实现沃柑产业健康发展,南宁市稳步推进沃柑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南宁市水果生产技术指导站副站长粟继军表示,未来南宁市将以武鸣沃柑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标准果园建设,积极推广生态栽培、绿色植保、省力化栽培、高品质栽培等集成技术,打造一批“三品一标”优质柑橘产品,全面提升柑橘质量安全水平。”

南宁市水果生产技术指导站副站长粟继军

原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现任广西柑橘行业协会会长许立明指出,广西柑橘行业包括沃柑,已经开始显露出诸多问题,未来可能会存在产量过剩(未来三到五年,产能释放将达到顶峰)、市场低迷(宏观经济预期降低,购买力下降)、品种同质化严重(柑橘品种以中晚熟宽皮柑桔为主,产期过于集中)、好果难求(果农种植技术参差不齐)以及农药残留等问题。

原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现任广西柑橘行业协会会长许立明

对此,他认为,丰产提质是未来取胜之道。对于当前沃柑种植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许立明分析,良好的土壤是保证柑橘健康生长、提升果实产量与质量必由之路。“多施有机肥,实行生草及绿肥栽培方式、培育健康的微生物环境、建立良好的秋梢管理体系等都可以起到增产提质的作用。”

沃柑作为南方经济作物柑橘品种之一,所遭受的病虫害种类也非常之多,其对柑橘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令果农头痛不已,尤其是柑橘黄龙病、红蜘蛛和溃疡病。对此,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焜华指出,现代园艺级矿物油一方面可封闭害虫的气孔以达到物理窒息杀虫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在叶上形成药膜,可物理性地阻止病原体侵染,减少病害的发生。利用“矿物油+”柑橘病虫防控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控包括传播黄龙病的柑橘木虱在内的各种病虫,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防控柑橘黄龙病,还要结合栽种无病苗木、及时挖除病树等措施。李焜华强调,优质矿物油是一种友好安全高效的农药,在沃柑的整个生长季合理使用,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焜华

参会种植户认真记录专家观点

拓市场打品牌是产业腾飞之翼

武鸣沃柑的快速发展,使得产业规模逐渐接近饱和,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而市场却依旧面临好果难求的现象。武鸣沃柑联合会会长、广西鸣鸣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纪素峰表示,作物种植的常见误区之一是规划弱、理念轻,然而,好的理念才是产品最核心的竞争力。同时他指出,重产量、轻质量也是种植业的一大误区,“产值是单价与产量的积,由果实品质决定的单价与产量同样重要。外观卖相和内在品质上乘的商品果价格甚至能比普通果贵一倍。因此虽然产量适中,如能栽种出高品质高价格的果品,依然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武鸣沃柑联合会会长、广西鸣鸣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纪素峰

对于产业变革,有理念的大基地自有种植标准和市场渠道应对,但对于小基地、普通农户而言,该如何在产业变革中生存下来呢?据了解,南宁沃柑超50%左右是由中小农户种植,他们是武鸣沃柑产业不容忽视的组成。“中国沃柑看武鸣,一定是看好品质的沃柑”,广西南宁市武鸣嘉沃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黄志冲表示,中小农户在武鸣沃柑种植群体中占据多数,其对武鸣沃柑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很大,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回购和加工可以加强打造“武鸣沃柑”区域公众品牌的形象,对果农以及产业未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广西南宁市武鸣嘉沃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黄志冲

随着消费市场的细分,农产品的销售也有了分级,分级越明显,优势也就越明显。但广西农村投资集团农产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谭冠宁指出,农产品销售还面临许多难点,虽然终端渠道百花齐放,但产地供应链体系弱不禁风。以武鸣沃柑为例,产业存在生产分散、产销不匹配、缺乏集约化流通渠道等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国企,我们要汇源头、搭平台、聚终端,集产、采、销为一体,服务两端优化中间,发挥国企优势为两端降本增效,打造强大的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服务体系。通过串联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通物流和信息流,让投资者收益,消费者满意。”谭冠宁说道。

广西农村投资集团农产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谭冠宁企业有话说: 广东天润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除病虫害防控外,柑橘保花保果对果园产量与质量影响同样重要,目前我国柑橘种植户多采用激素保果,而激素使用不当易造成果实畸形、皮厚、渣多汁少、果实迟熟等现象,同时也会导致树弱易黄化,大小年现象严重等。广东天润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永平介绍,柑橘的高产优质离不开现代生物高科技的支持,天润保果1号内含美国独家高科技生物酶,通过酶技术促进果实着色,突破营养吸收的瓶颈,提高挂果率,果实能提前自然成熟,提前15-20天上市,避开市场高峰期,卖出好价格。

广东天润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永平

参会代表在天润展位前咨询

广西农财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武鸣沃柑种植面积由当年不足千亩扩增到近40万亩,‘武鸣沃柑’公用区域品牌初步建成,但是却并未系统深度打造增加品牌价值,实现其溢价效益。”广西农财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农财网营销总监黄其武指出,品牌打造是以果实品质为基础,执行科学的标准化种植管理,然后再通过品牌化运营的商业手法来实现果品增值溢价,让消费者在品尝果品的同时感受品牌的文化,从而提高产品的价值。他分享到,品牌打造包括产品亮点的挖掘、产品品牌的命名、产品包装的设计、产品的推广以及渠道的对接等多环节系统性工程。通过系统性品牌建设,近年来,农财网已经成功打造出“驮娘柚”、“山瑶脆柑”等多款在消费市场受到追捧的品牌农产品。

广西农财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农财网营销总监黄其武

广东福利龙复合肥有限公司

“广东福利龙发展至今已有23年,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多个地区几乎家喻户晓,在广西也是如此。” 广东福利龙复合肥有限公司广西大区总经理李男男表示,针对广西柑橘产业,福利龙推出的柑橘底肥(长效肥15-15-15)加入了部分德国进口的DMPP和部分进口的脲酶抑制剂,双效合一,肥效非常长,埋施肥效达120天以上,可显著提高果树的座果率。除底肥外,福利龙还配套有专门的追肥产品,保花保果用肥时使用活性肥15-15-15、壮果期用活性肥17-5-23,可活化土壤疏松土壤,提高作物产量,避免大小年,增加柑橘糖分等方面效果突出。

种植户在福利龙展位前咨询重庆奔象果业有限公司

“近年来,裂皮病和碎叶病已成为继黄龙病和溃疡病之后危害产区的主要病害,而奔象果业培育生产的柑橘苗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进行脱毒培育,果苗安全、无病毒,有效防范裂皮病和碎叶病。” 重庆奔象果业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徐桢介绍,重庆奔象果业作为杂交柑橘新品种全产业链服务商,与北京天下星农打造了高端品牌产销链,助力果农优产增收。目前在柑橘市场上已颇具名气的091无核沃柑与金秋砂糖桔就是由奔象果业所生产的优质柑橘新品种。

091无核沃柑

文 | 南方农村报 林鹏 刘涵 徐岩 卓倩 冯晓华

编辑 | 刘涵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