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东江中游,西南与惠州市区接壤,北接河源,东连汕尾海陆丰,素有“惠城东大门”、“龙湖聚宝盆”之称。
而现在更多人愿意这样介绍它:
处于惠城区相对中心位置(地理上中心),位置得天独厚,西靠江北和东平距火车站5公里,东接横沥镇距惠州机场10公里,南依马安镇,北临汝湖镇,辖区总面积相当于8个江北,有120平方公里。
据记载,“水口”始于清朝末年。相传沟渠流入东江的出入口有一口水井。一天一举人召集附近的农民在该沟沥的出口处筑堤把井填没,后去掉井字称水口,于是二字沿用至今。
名字传古至今,但这片土地的归属却变化多舛。水口1958年并入平潭公社,2003年惠阳撤市设区,行政区重新划分,水口纳入惠城区,如今下辖17个村委会和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约30万人。
建国初期,水口工业基础薄弱。从1979年引进第一家外商企业是藤具厂,到1991年辖区内共有工业企业145家,覆盖20多个行业。
全国丝光棉四分之一产自惠州,其中惠州丝光棉企业80%集中在水口,已初步形成以水口为主的丝光棉原材料供应、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产业集群。
由于市政规划时间较短,早些年间水口可能给人留下了脏乱差的印象,而十年河东转河西,不会有人一直穿破衣。如今的水口大力实施“一二三四”发展战略,致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城郊旅游经济,创建市区东部新城,绿色健康小镇,以第二产业为主动力,带动第一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在时代中寻求新跨越新突破。
曾经的郊区,以开发区为先导,凭借工业兴镇,逆袭一跃走入许多惠州人、投资者眼中。近年来,美国、日本、西班牙、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前来投资办实业。1个集电子、纺织、化工、食品、玩具等工业项目和房地产、商业、饮食为一体化的现代工贸城镇格局初步形成。
近代水口以工业发家,然而出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的李佛戴,早在那个战火不断的年代,就依靠联店经营东江中游两岸主要农产品的收囤和运销,成为雄霸一方、惠州响彻一时的巨商,是当地人口中的传奇人物。
李佛戴后期因战争原因,移居香港并在越南置业,然而漂泊半生,落叶归根的想法愈发浓厚,古稀之年回到故土,在刚建起的一方豪宅里寿终正寝,享年73岁。
在村道上,透过根深叶茂的植物便能看到李佛戴的故居。这座由青砖砌成、清末岭南风格的四角碉楼,房梁门窗雕花和壁画十分考究精致,在屋内走一圈,虽未经历过那个跼高天蹐厚地的年代,但凝视屋内斑驳的光影后,隐约间仿佛看到了那些年这片土地上一个个身不由己颠沛流离的身影。
如今的水口人再也不用靠盖高高厚厚的碉楼护家人周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已远去,繁花谢尽,回看壁垒森严的建筑物,沧桑幻变尘封,这片热土早已被时光温柔相待。
近年来对水口交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市政规划——隆生大桥建成通车,这座众人翘首以待多时、惠州城区第五座横跨东江的大桥,不仅仅象征着惠州市区内一座全互通特大型立交桥的建成,更标志着水口滨江片区正在加速融入城市核心区。
纳入中心城区规划的水口,三环路、惠州大道、广惠高速、惠大高速等交通要道贯穿其中,水口与惠州市区乃至珠三角一体化交通网络形成,进一步拓宽了招商引资渠道,推动水口经济布局上新台阶。
2002年水口创办了一个企业型的文化走廊,以点带面推动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发展,形成水口镇文化广场——体育运动场——湖滨公园——东江工业区——横江工业区等一系列具有水口特色的文化走廊。至此由体育场、湖滨公园文化广场形成聚集人气、陶冶情操、求知、求趣的场所,成为水口精神文化规划中一道耀眼风景线。
湖滨公园上双鬓成霜的古稀老人闲庭信步;文化体育中心球场上青年人神采飞扬;龙湖市场顾主满载新鲜食材怡然自得赏晚霞;水口夜市上烟火气浓厚的料理比比皆是...
在传统工艺文化上,辖区内更有紫砂界的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张德华老师,其作品多次入编《中国紫砂》、《收藏者》等权威刊物。
这些藏匿在这片土地上的点滴,多年后幻化成一个个标志,在漫长的岁月里散发着这片区独有的生活气息。
除了宜居的社区环境,水口在体育文化、医疗、教育等民生方面发展迅猛,辖区现有中小学及幼儿园74间。
其中水口中学教学成绩优异,位居惠城区中学前茅;中心小学善水文化校本课程建设成果获广东省一等奖,获评广东省绿色学校;惠州中学引进了全新建、全寄宿、纯公办概念;尚书学院成为九年一贯制优质学校...
这些年来,水口正在一步步改变,在推动科教兴镇规划、大力引进高新技术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推广节能减排、加快推进生态建设、修市政道路、整治河涌、规范自建房...等一系列改善居住环境措施,致力为市民和社会发展创造着一种出则繁华都市,入则青山绿水的宜居生活。
每一片热土都需要被呵护,发展犹如木桶,容量论长短,想要在拥挤的时代独善其身,唯有仗义地走好每一步,才有机会给未来带去更多正面的可能。让我们给水口注入更多的耐心和时间,静待这个一步一脚印工业重镇的华丽变身。
在此文编辑的过程中,得到了惠城区委宣传部、惠州市档案馆、水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使本文图文资料能够丰富、充实。感谢,感激!
来源:西子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