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回看“湾区争先 深惠同城”系列报道。
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深圳将迈向发展新阶段。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有人认为,其意义不亚于当年经济特区的诞生。
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邻居”和重大机遇,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的惠州,如何顺势而为?
8月19日,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对深圳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深圳更多的政策,也给深莞惠都市圈带来更多机会。深圳一方面会吸引集聚更多的人才等创新要素,另一方面外溢也将会更加强烈。
在陈鸿宇看来,多年来深圳、香港等城市的辐射带动,是惠州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圳承担新使命,惠州应当认真研究其中的机遇,精准做好交通、产业、项目、企业等方面的对接。不仅要深惠一体化,还要推进深惠同城,让深惠生活圈更加紧密。
“深圳会吸引更多要素,外溢也将更加强烈”
南方日报:此次《意见》明确提出“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有网友称,惠州又要火了。对此,您怎么看?
陈鸿宇:深莞惠联动发展虽然不是新话题,但惠州是深莞惠联动发展的受益者。多年来惠州的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受深圳、香港等城市的辐射带动影响。实践证明深莞惠经济圈建设是惠州发展的有利因素。
现在中央明确赋予深圳新的使命,要走在前列的最前列。这对深圳来说,有了新的发展目标,而新的发展理念也将率先在深圳实施贯彻。深圳会进入发展更迅速、发展要求更高、发展质量摆在更重要位置的一个时期。这也要求深圳所有方面都必须转型。这种转型的结果是深圳的产业、城市发展、人口集聚规模,都有上升的空间。
在广东以及我国南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深圳必须扮演重要角色,带动周边地区,如深港合作、粤东粤西粤北发展,要成为协调发展的典范,成为广东以及我国南方新动能集聚的平台、发展新引擎。
承担新使命,一方面深圳会吸引更多人才等要素,另一方面深圳的动能外溢也将会更加强烈,更快地带动周边发展,包括惠州特别是临深县区。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惠州有望成首选合作伙伴”
南方日报:作为深圳的近邻,惠州与深圳的产业联系较为紧密。惠州如何与深圳的优势互补?
陈鸿宇:惠州紧邻深圳、香港,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和产业基础都不错,与深圳的产业互动密切。香港和深圳向外发展,绕不过惠州。深圳被赋予建设先行示范区的使命之后,土地空间广阔的惠州有望成为首选合作伙伴。这是惠州的大机遇。
从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等国际湾区的经验来看,核心城市(区域)一般都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如“硅谷”、纽约、东京。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实体经济是基础,制造业等一般集中在核心城市行政边界之外的周边区域。
深圳发展新兴产业以及滨海产业圈的形成,将与惠州互补,为惠州带来极大的产业发展机会。《意见》中提到的深圳要发展的产业,实际上都不可能完全在深圳的范围以内自己完成,往往只能留下头部企业、总部经济和研发、金融等,生产等环节要往外走,如华为终端业务外迁东莞。这些年,惠州也吸引了很多深圳企业落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机遇。
随着建设先行示范区,深圳城市化的发展会吸引更多的人才,也会给周边城市提供一个强大的城市体系,深莞惠都市圈内部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并给惠州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不单要深惠一体化,还要深惠同城”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惠州应当如何抓住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机遇?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好对接?
陈鸿宇:一是要认真研究文件精神,从中可以看得到哪些机遇,做个清单列表。要知道深圳能够外溢什么,惠州才能够争取什么。
二是要做好交通对接。交通是极端重要的,惠州要全方位拥抱和对接深圳、香港等地,包括陆路交通,如高铁网络、城际轨道。不单要推进深惠一体化,还要敢于提出深惠同城的概念,让生活圈更加紧密。同时,还要做好海上交通、海上旅游等对接。
三是要争取深圳的引领性、示范性大企业、大项目落户惠州。目前已经在做,但效果还不是非常明显。
惠州可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组成部分
南方日报:此次《意见》提出,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惠州目前也正在建设两个大科学装置。惠州应当如何做好对接?
陈鸿宇:这是中央明确,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惠州本身也有大科学装置,可以与深圳进行联动,作为大科学中心的组成部分,进行创新资源对接,共同做好科学研究。包括深圳未来发展的新产业,惠州也可以提前做好规划对接。
推荐阅读
深圳又被中央委以重任,“CP城市”惠州将大爆发?专家透露新趋势
【策划】柯鸿海
【记者】周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