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开渔“第一网”渔民满载而归,今晚你尝鲜了吗?

广东阳江发布
+ 订阅

拍岸的海浪声

停泊渔船的汽笛声

如织人流的吆喝声、搬运海鲜发出的擦碰声

奏出丰收的喜悦

今日清晨

首批出海捕捞的渔民凯旋而归

沉寂三个半月的闸坡码头重新热闹起来

8月19日早上7点多,记者闻声而至,看到闸坡码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此时“粤阳江渔69138”号渔船正朝码头驶来,船工们熟练指挥渔船进入港池,待停稳后用缆绳将船固定,一批批海鲜通过吊钩运送到岸边。岸上的搬运工早已等待多时,用推车将铁盒装好的渔获运输过秤,再按照七盒一组垒放整齐等待售卖,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休渔期过后的收获还不错,这次估计运回一万多斤海鲜”,渔船的船老大表示,这是开渔后的首批渔获,不愁销路。

从事渔业27年的冯叔,今年没有随船作业,其渔船多为较大型的灯光围网船,到海南等较远海域作业,仍需要一至两天才能返航,这趟过来是了解开渔后的行情和市场价格。“今年首批渔获主要以马面鱼、刀里鱼、鬼婆鱼和虾蟹为主,产量比较乐观,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幅度接近40%,而销往东南亚市场的品种则下降了15%。”冯叔说。

据了解,多数渔船在出海前早已接收到订单,所以渔获一上岸,很快就被运往水产企业,但也有部分渔获被商贩收购,卖给市民“抢头鲜”。得知首批渔获归来,不少市民“赶早市”,天没亮就守候在码头了。“首批海鲜物美价廉,儿子期待已久,趁着开学前买一些给他解解馋”,陈女士选了一些鬼婆鱼,准备为家人煮一锅新鲜肥美的鱼汤。

商贩刘师傅告诉记者,首批回港的渔获多为相对固定海域生长的品种,随着开渔时间的延长,远洋捕鱼的船只将陆续带回更多的海鲜品种,价格更加实惠。不过按照惯例,随着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的到来,节前一两周海鲜价格将会上涨,市民可以考虑提前“囤货”。

记者 | 潘静思

图片 | 梁文栋

编辑 | 周雅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