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古今渡口记:一水隔两岸 河桥争渡喧

河源日报
+ 订阅

▲龙川四都黄沙阁的渡船上,卖油老人在等待其他乘客上船同渡。

7月23日,阮啸仙纪念大桥及其故居连接线工程(一期)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6月建成通车。届时,千百年来仅靠渡船在东江上往返义合圩镇与下屯村的状况将彻底改变。

因为河源境内东江水系交错发达,虽然时至陆路交通极发达的今日,仍有些地方还留存一些渡口,像星落江畔的活化石,延续着千百年来民众的旧有出行方式,是人们作短途出行的便捷交通工具。但这种情况也正在逐步改变,新丰江水电站和枫树坝水电站建成后,江河截流,源城区的航运基本取销。渡口的全面隐退,让位给更方便快捷且安全的桥梁,是不可避免且是民众殷切希望的。

现在还在发挥着渡口作用的,在龙川、东源、和平等地还有少许,多是短途航运,不过只是到河对面的“横水渡”,也有到邻近乡镇村的短途水运。

这些渡口,大多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江岸,于是当地的文人墨客,总爱将它编排到当地的景点中,如龙川的“梅村横舟”、源城的“龙津晚渡”、和平的“合水横舟”、紫金的“秋江晚泊”等,并引发众多南来北往文人的吟唱,当地文人更是争相以此为题材互相唱和。

龙川:初月微茫野渡前

一条水面宽约400米的河,使龙川县四都黄沙阁村与四都街镇隔河相望,村民挑着担、拎着行李,站在码头边等候,凑齐一拨人后,才能坐上渡船到四都去。

▲明朝万历年间出版的《龙川县志》中,有梅村渡、老隆渡等渡口。

在黄沙阁村的码头,一艘铁渡轮“四都渡3”停靠在岸边,船上已有个老人挑着担子,箩筐里装的是两塑料桶油,准备到四都镇上卖。船上面挂着一块蓝底白字的牌子,写明载重量:“限载15人,一辆摩托车算3人,一辆单车算1人,100斤货物算1人”,这是为了保证安全而限定的载重量。

“自古以来黄沙阁村都是用船或木排、竹排摆渡。”村民郭先生介绍。在上午八九点水浅的时候,河床能露出来,村民常常结伴从河上步行过去,但这得在上游一个水电站不放水的前提下。

龙川佗城的“梅村横舟”,冬天时梅花如雪,又地处要津,曾引发许多诗人的诗兴。据乾隆版的《龙川县志 艺文志》载,名满天下的苏轼也曾为龙川八景写有数首诗,其中一首便是写梅村渡口的:“梅村渡口看横舟,水自清清江中流。应是行来行客少,渡人自在片帆收。”

清道光年间,河源最后一位进士江绍仪,曾在前往北京考试之前,先到龙川看望弟弟。两兄弟依依不舍地在梅村渡口惜别,此时梅村已开满了梅花,簌簌落如雪瓣。江绍仪满心惆怅之余,又胸怀勃勃雄心,随口吟道:“万里关山赴帝畿,梅花如雪洒征衣。高堂夜夜添新梦,梦到夜行昼锦归。”他安慰弟弟,就算我不在家,但爹妈会梦见我高中进士后衣锦还乡的。

梅村渡口是老隆到佗城的要津,是佗城镇通往老隆镇的必经之路,南北两岸有载客的小舟数十艘。但梅村常遭兵燹,梅林被毁。民国廿五年(1936年),当局建起了横跨东江的大江桥,渡口便逐渐废了,大江桥成为龙川东江河段第一座公路大桥。1938年10月中旬,侵华日军飞机轰炸大江桥、老隆师范及老隆镇等地,车辆需“坐船”过江。4年后,被炸的大江桥用杉木当桥板,勉强通车。1951年,大江桥按原桥式样修复通车。2017年,已服役81年的大江桥桥面损坏,存在隐患,进一步维修已没有价值,便用混凝土封闭,禁止行人、车辆通行,将该桥当作一件文物来保护。2014年,政府在离大江桥附近一公里处建了一座新桥。

清初,龙川县境内河流有横水渡口 34处,民国时期发展到52处,分布在县境各干、支流航线上。各渡口的渡船,直至建国初的几百年间均是自划小木舟。渡口建造均系乡民捐 资或绅士仁人施建,设田租或收渡费为渡工工资。

新中国成立后,龙川县人民政府投资修筑渡口堤岸,购置机动渡船,乡(镇)、村民共开渡口。到1985 年,该县境内还设有渡口19处。

随着陆路交通的逐步发展,渡口添置了能载车渡江的大船。1958年设立黎咀车渡。1959年设立老隆车渡,于1963年冬撤销,1985年,龙川县有钢质渡轮7艘,木质渡轮1艘,自划木船17艘。2002年,省交通厅拨出专项资金,将全省的乡镇渡船全部改造为钢质渡船。

2004年,龙川境内尚有渡口 11处,即南门渡(佗城镇),黄沙阁渡(四都镇), 进布渡(黄石镇),河门潭渡(新田镇),城头渡(岩镇镇),珍贝渡(岩镇镇),东 江口渡(麻布岗镇),赤石渡(麻布岗镇),丰石渡(车田镇),径光渡(车田镇),  皮潭渡(黎咀镇),比1985年的19处减少8处。(《龙川县志》)

槎城:龙津渡口月浸波

横水渡是河源城中另一个重要渡口,距新丰江与东江汇合处下游约400米远,在现在的河源市中医院前面木棉树下。渡口以东,可通东埔镇和平村(今属源南镇)、紫金县临江、柏埔等镇村;渡口以北,可通东埔镇胜利村(今属源南镇)、东源仙塘、义合、黄田、九社、康禾等镇村。

▲东江通韶关之龙川,大桥为日机炸毁后,车辆实行渡轮。大约摄于1938年。

因此,这个渡口长年繁忙,尤其是圩日、节日,更是热闹非凡,等待渡江的人排成长龙,将渡口围得水泄不通。力气大的,年轻的,挤开力气小的、年老的,有的被挤下水去,天热时还能忍受,冷天冻得直打哆嗦。(蔡维忠、王小宁《话说源城镇头塘街横水渡》)

这个渡口是有人照管、经营的,解放前至解放初,由东埔和平村(石下)、胜利村(麻竹窝)的农民经营。过江者向船工交点钱,或给点物,就可以搭乘过去了。票价每人3分,挑着谷物的5分,过往者需凭票搭船,依次过渡。

1953年至1956年实行农业集体制,由互助组发展到初级社,渡口的管理权随之变更。源城镇的渡口由水上居民委员会负责经营,分派一个叫亚毛娘的渔民管理。和平、胜利村那边,仍由当地农民负责。1956年农业合作化走上正轨后,渡口转由水上居民委员会负责经营,指定专职船工,固定专用船,为了安全起见,还只限白天过渡,晚上停渡。

现在过一趟江,走珠河大桥步行不到10分钟。坐渡船呢?蔡维忠等在文章中回忆,由于当时渡船狭小,载重量不大,速度也不快,两岸相隔距离也较长,因此,来回一趟至少得花上二三十分钟。船工一天摆渡的次数也只是一两趟。如果碰到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船在对岸,摆渡者钻进横水渡办公室躲风避雨,乘客等上一两个小时也不足为奇。还没建新丰江、枫树坝两个水电站时,夏天风大雨大,江河水涨,撑船的竹篙往往探不到底,船工只好用木桨划船,水大流急,木船很难控制,渡船常常被冲到渡口下游的龙王角,这时渡船往返一次得用两三个钟头。

遇到这种天气时,渡船有时还会被冲翻。1932年2月3日,河源城有艘渡船因满载乘客到对岸,驶至江中,因河水湍急,渡船倾覆,乘客30余人全部落水。河上别的船户看到,急忙下水救起10余人,另有十余人(多为妇女小孩)溺水而亡。

头塘的西边渡口固定在头塘街木棉树下,渡口处用几根木桩撑起一顶旧船篷,即作卖票处,又可为过江者遮阳避雨。

和平、胜利两村的渡口没有固定的地点,而是依据河水的涨落程度而设置,河水不大时,通常以观音堂门前河岸为渡口;河水上涨时,渡口往上挪,有时设在水井佛,有时设在华光爷庙堂前的河边,由于没有固定地点,乘船者非常麻烦,如碰上天旱,河水干涸,水流不畅,人们只好深一脚浅一脚吃力地走到深水处,才能搭船过江。

早年家住灯笼巷的揭叔家,离三界渡很近。三界渡对面就是东埔茶亭渡。“那边有个碉堡,听说是个看守所。”

在茶亭渡等船时,那些瞅准商机的人,就在渡口摆起了许多小吃摊,有腌酸(用醋、辣椒、糖等腌制而成的萝卜片、黄瓜等)、花生、麦芽糖、软糕等,有钱点的,就在那里“叹茶”。“当时这些东西都不贵,一分两分钱就能吃到。”揭叔说。

清同治年间,县城的渡口并不多,主要有龙津渡,河源八景之一;九十渡,在下城北门外;中心艮渡,在上城西北;榄子渡,在中心艮之上;章田渡,在中心渡西;排窑渡,在三凰坝(今作“三王坝”)。

民国时期,河源县境内东江、新丰江设有渡口19处,其中东江8处,新丰江11处,县城最多,有5处。渡运工具以木帆船人力摆渡,船只大小以渡运量而定,一般约10吨。这些私渡,以收取渡运费谋生。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建起一家私营“利行公司”,专门经营县城各渡口业务。至1987年,河源全县有渡口41处,渡船45艘(其中机动船32艘,315马力),渡工49人,分布于东江沿岸和新丰江水库区内,这些渡口都属私人承包,由私人收取渡运费作为渡运工资和费用。(2000年《河源县志》)

明清两朝,到龙津渡渡河的人都很多。“龙津渡口月浸波,夜夜更阑唱水歌。”清代廖鸣球在其竹枝词中咏唱道。到了清中期,河源的人口有所增加,坐船的人更多了。虽然在清代沿江增设了九十渡、中心艮渡等渡口,但每到圩日,农人往来奔走,渡轮没有一刻是停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曾孙梧、刘维谦、赖炳猷、朱为龙、黄金枢、萧居权等乡绅,以及知县盛济川、举人萧精扬等等,筹款将龙津渡扩大、完善,增购渡船,让旅客既方便又舒服安稳地出行。

河源的渡口能渡汽车,最早时要追溯到抗战期间。1938年广州沦陷后,车辆北上兴梅,必经河源县城,车辆排起长龙。城镇漫水潭渡口的渡工便想方设法,用3艘木质渡船连成一体,用人力操作摆渡,将车辆顺利渡运过江。

11年后,解放军大部队南下,县人民政府积极发动,迅速组织力量,将漫水潭、中心艮、龙津渡等3个渡口,集中所有船舶、渡工,将10多艘游艇用厚木板连结成整体作浮桥,解放军便顺利渡江南下。(2000年《河源县志》)

1950-1957年,东江和新丰江河道先后设置汽车渡口3处:小江(新丰江)汽车渡口、龙王角汽车渡口、蓝口汽车渡口。

1959年新丰江建起水电站,大坝筑成截流,下游水位剧降,不能通航,于是用2艘渡车船连接做成浮桥,路基沙面铺上厚木轨道板,车辆可直接通过,于是枯水期不渡运。1960年10月小江桥(河源大桥)建成通车,小江渡口取消。下角龙王角汽车渡口因1957年河源至紫金县城公路通车而设,1974年东江大桥建成通车,该渡口撤销。蓝口渡口建于1957年,渡运量日达80辆机动车。枫树坝水电站建成后,枯水期电站关闸截流,渡运中断,汽车则绕道龙川县四甲通往叶潭、黄村两镇。(2000年《河源县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建起的跨江大桥则有东江大桥、河源大桥(又称东埔桥、老桥)、河源新大桥(又称东埔新桥)、宝源大桥、珠河大桥(1995年5月竣工通车)、迎客大桥(2015年9月通车)等。

连平、和平、紫金:嘈嘈渡水来

清道光元年出版的《永安县三志》记载,永安(今紫金)境内有司前渡、下石义渡、深渡水义渡、甘棠义渡等渡口4处,渡船均是小木船,多为当地名流捐资建造。民国时期,随着人口增多,渡口不断增加,到1949年,紫金县渡口增至34处,主要分布在秋香江、义容河、柏埔河和东江紫金县河段。

新中国成立后,桥梁增多,渡口减少。20世纪60年代后期,东江紫金县各渡口的渡船逐步换为钢筋水泥或钢质机动船。1988年3月,省交通厅和紫金县人民政府各拨专款5万元,作为横水渡船维修更新基金。1988年底止,全县共有渡口18处,渡船21艘。

1987年10月,紫金县人民政府根据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决定用“民办公助”办法,由古竹镇负责改建渡口,昼夜可渡运机动车100多辆次。

新中国成立前,连平县境内主要渡口有隆街、东罗(隆街镇)和忠信合水,另外还有严屋、罗经、径口、白艺花、官桥、龙埔等渡口。隆街渡口离县城20余公里,每逢集市日,有五六百人过江,后因河道水流量逐年减少,于1953年停止使用。

隆街镇东罗渡口,离连平县城10余公里,每逢集市日,有200人至300人过江,由于河道水流量逐年减少,于1953年停止使用。忠信合水渡口有1条可载30人的渡船,平均每天有200人过江。直到新千年仍在继续使用。

和平县的渡口大部分布在下车、长塘、贝墩、古寨、彭寨、公白、林寨、合水、东水等镇沿河两岸乡村。1985年,和平县共建有渡口29处,随着公路交通发展,到1995年,渡口减至12处。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