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叠翠,鉴水悠悠。在化橘红之乡,有一处钟灵毓秀的育人胜地,她汇聚着宝山之灵气,她吸润着鉴水之精华,她熏陶着孔圣之文化,她承载着市民之重托,她背负着社会之厚望。八年来,风雨沧桑,薪火相传,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异的教学质量,造就了今日的灿烂辉煌,她就是化州市实验中学。
一、回顾历史
岁月如歌,花开花谢。时光回溯到2011年8月17日,当天,没有一个学生、也没有一位老师,在仅有的几位上级领导的见证下,实中的开拓者之一——黄华广校长和上级领导缓缓揭开了“化州市实验中学”的牌匾。这种简简单单的仪式就宣布学校成立了。
学校位于化州一中原址,建校初期,只有一个陈旧虚空的校园及一些简陋的设备,条件极其艰苦。然而,在历届市委市府领导及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求真务实的实中人不忘初心、满怀信心,不畏艰难、不怕吃苦,一砖一瓦建设校舍,一草一木绿化校园,一心一意培育人才。八年来,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呕心沥血,奉献青春,在岁月的深处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2011第一届开学典礼师生共2000多人
2019年,师生共7000多人
国旗,在实验中学第一次升起来
国旗,在实验中学飘扬……
2011第一次教师大会
2019-2020学年度老师大会
二、喜看今朝
2011年第一年招生,初中只12个班共800人;高中只有18个班,才1200人;教职员工只有115人;时至今日,在校学生人数已突破7000人;按每年递增的班别,累计已经招收初中57个教学班,高中177个教学班;在职在编教职工361人。
(一)校园变化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飘香、处处育人的书香校园。校园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雅,景色怡人。
化州市实验中学校园占地面积186亩。原有教学楼4幢,仅有50个教室;现新改建具有49个教室的教学楼1幢;现有的99个教室均改造成了多媒体教室,并配备了空调;原有学生宿舍楼3幢,现新增1幢可提供1600个床位的学生宿舍楼,现有的宿舍也均配备了热水、空调;餐厅楼1幢,可容纳5000人同时就餐;学校办公楼、科学实验楼各1幢,图书馆、学生阅览室、教工阅览室、语音室、录播室、英语高考听说室。计算机室、美术室、舞蹈室、音乐训练房、理化生实验室一应俱全;300米、400米(2016年改造成全新的塑胶跑道)标准运动场各一个;另有足球运动场1个,篮球场11个,排球场5个;还有化州市唯一的校内体育馆;各种体育器材器械一应俱有。
登楼远眺,江山如此多娇;徜徉校园,风景这边独好。实中校园,优雅宁静,处处传递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二)杏坛春早
莫道春来早,更有早行人。走进实中,春色无边;漫步校园,思绪飘飞。
八年来,勤劳的实中人怀揣理想与信念,高举起科学与文明火把,任粉笔漂白了黑发,任岁月暗淡了青春,把小路走成了光明大道,把讲台站成了美丽风景。
如今,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361名教职工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5%,其中,研究生学历8人;高级职称教师53人,中级职称教师153人,有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2人。他们大多数是30岁左右的中青年教师。尽管不少青年教师工作时间不长,但经过几年的虚心学习和刻苦磨练,均已成长为具有丰富的高考备考经验、能胜任各年级的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
好雨当春乃发生,随风润物细无声。实中的老师,教书育人,甘之如饴,白首不悔,用凌云之笔描绘着学生灿烂的未来。是他们,为莘莘学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是他们,托起了明天辉煌的太阳!
(三)桃李芬芳
八年栉风沐雨、勤耕励耘,八年春华秋实、大地芬芳。化州市实验中学在万里坎坷中一路披荆斩棘走来,传承圣训,与时俱进,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树起了一座教育的丰碑。
第一届毕业生光荣榜(重点13人)
2019年高考光荣榜(重点154人)
一园繁花,芬芳四溢;一夜春风,遍地桃李。2014年第一年高考,上重点线13人;2015年,上重点线34人;2016年,上重点线79人,雄居马车第一;2017年,上重点线99人,本科线1017人;2018年,文、理科上优先投档线97人(若计体艺生,则超过130人),本科1165人;2019年,文、理科上优先投档线154人(若计体艺生, 则超过200人);自2016年以来,学校高考重点人数、重点率、本科率四年蝉联马车学校第一!
学校高考最大的亮点是:成绩低进高出。何建宏同学,2011年中考609分排化州市3150名,2014年高考以610分的成绩排化州市理科第98名;王莹同学,2012年中考仅588分,2015年高考以642分名列全市第71名,马车学校第一名;邓日起同学,2013年中考556分排全市4485名,2016年高考中以590分居全市文科总分第6名,马车学校第一名!同年的陈梅同学,中考487分排全市6700名,高考中以583分列全市文科第8名,马车学校第二名;陈文岳同学,2016高考比重点线低111分,2017高考535分比重点线高50分;黄鸿杰同学,2015年中考分数仅477分,2018年高考达到589分,超出优先投档线89分;王文辉同学,2017年高考仅270分,2018年达到554分,进步了284分;曾钦华同学,2018年高考482分,2019年达到617分,超中大/华工录取分数线。
中考成绩同样喜人:2014-2016年中考上化一中人数均超过100人,仅次于化州一中,稳居全市第二位。2017-2019年,初中实行就近入学原则,学校缩小初中办学规模,但每年考上化一中人数稳定在55人以上,中考升一中率及各科平均分一直居化州第一位。
目前为止,累计培养高中毕业生10000余人,初中毕业生3000余人。
春天播撒幸福希望,金秋收获硕果飘香。学校先后被评为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茂名市安全文明校园”“茂名市‘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茂名市首批特色高中”“茂名市森林校园”“化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化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化州市文明单位”“化州市德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仅仅八年,化州市实验中学这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便走到市“马车”学校的前沿,成为了地区教育的榜样,光芒闪耀粤西大地。
(四)办学特色
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学校坚持人本思想,始终以师生的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创设宽松和谐、奋发向上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环境。
1.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领导班子礼贤下士,关心教师工作,关怀教师生活。办学之初便为每一位教师配备办公电脑、级室配备空调,积极创设让教师安教乐教的办公环境。
学校源源不断、积极向上的活力,来自一批批青年教师的加入。学校始终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每年均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凝心聚力;为了教师能快乐并快速成长,学校努力搭建成长平台,让教师对学校充满归属感。
学校坚持“育人为主导,质量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路,尊重学生的个性,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注重科学备考,但更注重人文关怀。为了让广大学子能以洋溢的斗志、轻松的心态走进考场,学校坚持每年举行“赢在高考”大型励志动员会及“百日誓师大会”,发放“心仪大学直通车票”、寓意高中的“逢考必过”利是包,精心组织“温情送考” 及“依依惜别”等活动。生命的蓬勃与光彩在六月绽放,依依惜别情与拳拳的感恩心也在这个六月里不断涌上心头。
学子们的功成名就是学校最大的幸福,学子们的远走高飞是学校最大的欣慰。学校始终与学子心连着心,在怀里,学子是学校的掌上明珠,走他方,学子是学校的骄傲。
2.严格管理,筑好教育堡垒
学校始终以“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教育事业”为宗旨,以身作则、统一思想、顾全大局。抓师德教育,培养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抓过程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果;抓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抓教研教改,打造教学一流名师团队。努力打造师德高尚,师风正派,师技高超的教师团队。教师安教乐教,学生自主管理,和谐共处,开拓进取。
3.激情教育,思想引领树人
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良好的习惯,创造辉煌的人生,是学校培育学子的方向,学校积极开展专题教育(国旗下演讲、观看专题片等)通过目标激励,榜样示范,环境熏陶,活动鼓舞等,使校园成为师生依恋的精神家园。
点燃青春激情,激发身体潜力,让学生快乐学习、诗意成长,学校激情活动、励志文化形式多样(激情跑操、课前宣誓、教室标语、校园文化基地等),这些均已成为兄弟学校争相学习的典范。
4.推行课改,落实素质教育
根据国家“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策略,从2017年5月开始,学校以“三个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以导学案为载体的以“问题设计为关键,自主学习为基础,探究合作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实行课改的两年多来,学校的课改经受住了高考和中考的多次轮番检验,成绩越来越突出;辉煌的成绩有力地证明了课改不仅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更能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的课改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领导的赞扬,课改经验被全市推广。学校被誉为化州市课改的先锋示范学校,先后有市内外80多所兄弟学校3500多人次到校参观交流,课改效应辐射粤西地区。
化州市实验中学因为有一个以人为本、执行力强的班子领导团队,带领着一支团结协作、素质高尚的教师队伍,既传承了底蕴深厚的育人文化,又发扬了勇于开拓的革新精神,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在劈波斩浪中努力铸造辉煌,所以能在八年间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高挂于粤西的天空。
三、展望未来
龙腾橘乡,腾出一片繁花似锦;牛耕沃土,耕来八载岁月如歌。2019年,实验中学迎来了建校八周年华诞。八年来,实中的教职员工辛勤耕耘,呕心沥血,为培育祖国的花朵做出了卓越贡献;
八年来,一批批实中学子,勤奋刻苦,开拓进取,成功走向波澜壮阔的新天地!
鲜明、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基于文化品位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凝聚,是新时代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定位的选择,是引领学校持续发展的指南。未来,化州市实验中学将会做到四坚持:
一是坚持用先进的育人理念引领办学,以人为本;二是坚持致力于学校的制度建设,依法办学;三是坚持特有的管理风范,人文关怀;四是用创新动力发展学校,深化课改。
同时,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努力向以下目标进发:
(一)“三风”响誉粤西。实现“三风”一年一台阶;改善教学条件,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有质量生活的生态园,成为师生能持续有质量生活的共同体,成为教师自豪、学生向往、家长认可的家园;让教师更加安教乐教,学生更加好学勤学;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校园越来越和谐;
(二)培养一大批名师。不断创造条件,为每一位教师搭建更多的平台,让每一位教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人生价值,让每一位教师更具归属感与成就感,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能成为名师;
(三)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求知、学会感恩;培育越来越多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让更多的学生能上211、985以上的名校;
(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示范性窗口;
(五)成为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一流学校。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坚信,有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及关心支持,未来的实验中学一定会更加典雅、精致、和谐、大气,更加清新靓丽,品质超群。
年月的斑斓也许已成印痕,而实验中学昂然奋进的步伐仍在铿锵向前,历史将持续见证学校的努力与辉煌!
文字:曾耀颜
编辑:梁达权
校对:刘休明、王贤
审核:陈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