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龙一号运载火箭创造的数个首次

科技能见度
+ 订阅

捷龙一号首飞成功,宣布中国商业航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作为火箭本身,区别于目前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我国未来用于商业航天发射的火箭将命名为“龙系列”。此次发射的“捷龙一号”运载火箭就属于“龙系列”。

作为“龙系列”火箭的首飞火箭,捷龙一号也创造了中国航天的多个首次。

1、我国规模最小的一型商业运载火箭

捷龙一号全箭总长约19.5m,总重约23t,是我国规模最小的可运送有效载荷入轨的运载火箭,具有小、快、灵的特点。

2、在我国商业火箭中载荷比最高

捷龙一号规模虽小,但是性能优异,能够实现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200公斤运载能力,在我国商业火箭中运载效率最高。

3、我国第一型采用卫星倒装布局的运载火箭

捷龙一号在国内创新采用了卫星倒装的空间布局形式,给卫星提供了完整、规则的安装空间。

4、我国第一型实现卫星舱全透波功能的固体运载火箭 

捷龙一号火箭卫星舱壳片采用玻璃钢和芳纶纸蜂窝夹层结构,能有效解决其火箭仪器舱及卫星载荷无线设备的全透波要求。

5、我国第一型采用液体推进剂预包装技术的商业运载火箭

使用高性能、高可靠推进剂预包装双组元液体姿控动力系统,无需射前推进剂加注,可实现快速发射。

6、我国第一型采用低成本化固体发动机研制方法研制的固体运载火箭

在确保高可靠性的前提下,落实了低成本化的研制理念,基于前期雄厚的技术积累,优化研制流程,缩短研制周期,仅用8个月就完成了四级发动机的设计、研制、试车及交付工作,大幅节约时间成本。四级发动机设计时采用推进剂配方统型设计,关键部组件统一化设计及管理等先进设计理念,大幅降低研制成本。

7、我国第一型采用基于“平板舵+RCS”的直气复合控制技术的火箭

运载火箭采用尾部平板空气舵和头部RCS的直气复合控制方式,简化了控制方案,降低了火箭成本,同时为分离后的子级落点控制奠定了基础。

8、我国第一型实现大长细比弹性幅相混合控制的固体火箭

“捷龙一号”运载火箭外形细长,因此会产生较大的弹性运动,采用固体火箭弹性幅相混合控制,取消了传统火箭的速率陀螺,简化了系统方案的同时实现了刚体运动与弹性稳定的兼顾,确保火箭高精度稳定飞行。

9、我国第一型采用实时以太网实现箭上总线一体化设计的运载火箭

利用高效率以太网通信,显著提升通信效率。

10、商业航天领域首次采用深度智能化数据解析方法实施测试数据判读

实现数据多维度实时判读,大幅提升测试效率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11、在商业航天领域首次实现车载垂直热发射的发射模式

采用自行式运载火箭发射车,可实现运输过程及射前卫星舱等关键部位保温,提升了对卫星地面环境的保障能力。

12、在商业航天领域首次实现射前自主定位定向能力

在商业航天领域首次实现可复用全自动瞄准能力,为火箭低成本快速发射提供支撑,为火箭无依托机动发射提供支撑。

13、我国第一型满足广地域发射的固体运载火箭

采用我国第一型自行式运载火箭发射车,可实现广地域机动随机无依托发射,大幅降低了火箭对发射条件的要求。

【记者】王腾腾

【校对】蓝淑茹

编辑 邢泽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