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的叙事硬伤:你们凭什么能保护这颗脆弱的星球?

南都娱乐
+ 订阅

本文原创自微信公众号“南都娱乐”,微信号:nanduent

类型电影有其自身规律必须给予尊重,投资巨大的科幻片尤其如此。

首富作家兼首席编剧江南、擅长情感戏的导演滕华涛、流量明星鹿晗、巨星御姐舒淇组成的“灰鹰小队”,巨资打造了一部科幻大片《上海堡垒》,结果甫一亮相就遭受围攻,豆瓣3.2分,投资方注定血本无归,编导认错道歉,可谓麦城败得很彻底。

一败人物设定

面对世界末日、人类灾难,或完成不可能之任务,科幻片通常走团队群像设定,《星际穿越》《黑客帝国》《盗梦空间》《独立日》等等皆如是。团队目标一致,协同作战,但每个人物身份不同、性格迥异,人人有绝活、个个都精彩,充满形象魅力。《上海堡垒》设定执行决战任务团队——“灰鹰小队”,有江洋、曾煜、潘翰田、路依依4个队员,再加上女指挥官林澜、总司令邵一云、上海大炮指挥官杨建南,组成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说过,人物塑造是一个人的一切可以观察到的素质总和,这一切特征总和使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本片人物大多在走过场,杨建南偶尔出现只有两三句台词,曾煜、潘翰田、路依依永远是分不出彼此的集体在场,邵一云不是在全球防御指挥部开高层会议就是在泡防御控制中心指挥下属。如上人物没有个性特征、没有成长前史、没有彼此纠缠的人物关系,没有各自秉有的独门秘籍......真成了“灰色存在”。

再看男一号江洋和女一号林澜。林澜年轻漂亮,一次次人类生死存亡之战只有她一个人在偌大指挥室发号施令。她有渊博的科学知识?过人的智商和智慧?丰富的作战经验?超强的领导团队的能力?决胜时刻的人格升华?统统不可见。只有一个牺牲了的军人父亲,因此她命定就是指挥官,她的任务就是看着泡防御系统影像发布一个个指示。江洋更像没长大的孩子。故事开端是四人小分队在模拟室里做飞行训练,看起来更像在打电子游戏。团队第一次与入侵者正面交锋,江洋因请假不在战场被同伴吐槽。战斗后平静时伙伴们畅谈如果不发生战争会做什么,江洋说只想早点当上指挥官。他最自鸣得意的是终于坐上指挥官的位置。直至最后江洋成为总司令时,最遗憾的是林澜没有看到。故事常规是,每个人物都必须给故事带来一定的素质组合,令观众相信这个人物能够做到且将会去做该做的事情。但是如上人设,完全无法使人相信他们能够拯救地球。更不用说去揭示人物深藏的本性、人物的两难选择以及人物的成长与升华等更高级的人物塑造效果。

二败科幻硬核

曾主编《科幻世界》的作家阿来“主张科幻小说更靠近基于科学的想象,更靠近人类的探索精神。”科学想象和探索精神永远是科幻题材最迷人的部分,具有启智的召唤魅力。《上海堡垒》讲述外星人争夺仙藤而攻击地球人类,人类制造“泡防御系统”和“上海大炮”保卫家园的故事。导演滕华涛说本片属于软科幻。软科幻注重故事、情感和人文情怀,硬科幻主要以科技和科学猜想推动情节发展。本片镜头百分之九十使用数字特效制作,三分之二篇幅讲述世界末日之战,总耗资3.5亿。用“软科幻”来搪塞影片所缺失的科学逻辑,让人信以为真的科学细节,观众自然不会买账。仙藤是怎么发现并运回的?外星人从哪里来?具有什么生命特性?泡防御的物理构成?所谓作战就是在电脑上按键而已?郝景芳“从来不赞同科幻作品的软硬之分。真正好的科幻小说都是没有明确的软硬区分的。”《星际穿越》等科幻片有一个庞大的科学顾问天团,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通览《上海堡垒》片尾的几千名演职人员,找不到一个科学顾问。这就是江南作为原作者和第一改编者必然遭遇的滑铁卢:小说作者拥有较多书写自由,因为某些文学长处掩盖了科学性和想象力的缺失。科幻电影面对的是科学知识和科幻经验已然丰富的观影群体,必须用足够严密的科学逻辑和精密的科学术语撑起所有奇观的科幻场面,让观众相信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满足启智心理。

三败故事格局

一个个上海城市陷落的浩大场景不代表格局,多国首领坐在全球防御指挥中心用英语讨论行动计划算不上格局,甚至消灭一个个闯入地球的外星人也不是格局。“格”是对认知范围内事物的认知程度,“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合起来称之为“格局”。《上海堡垒》的时间纵轴是未来的某一个灾难时刻,空间横轴是在地球所有城市毁灭后岌岌可危随时陆沉的上海。防御武器是覆盖整个城市上空的泡防御系统,能量是随时枯竭的外来能源仙藤,决战秘籍是比摩天大楼还高大的“上海大炮”,地面坦克空中飞机手中武器,对抗凌厉威猛的外星机器人和硕大无朋的外星母舰。

在此地球即将毁灭的情境中,江洋牢记林澜生日并精心准备一朵黄色郁金香;陆依依写着谁都不知道内容的日记;灰鹰小队沉醉在可以无限畅饮的酒吧;江洋看着因建功授奖的杨建南眼含妒忌;林澜大口吃面说再不用减肥;灰鹰小队讨论第一次约会的江洋该穿什么衣服;一场激烈交火后指挥基地点燃点点白色蜡烛;最后时刻江洋放到箱子里的手机,里面有正在发送的短信“林澜,我喜欢你”;激战时江洋告诉陆依依喊着心中那个人的名字就不会害怕......编导一边让林澜说“世界末日面前爱情和亲情都很渺小”,一边沉浸在少年少女的小情调中不能自拔。江洋的每一次努力只是希望暗恋的林澜能够看到,人物的精神世界如此矮化,行为如此幼稚,何谈格局?

概言之,有绝技有个性有矛盾有变化有升华的人物塑造是血肉,有科学有数据有原理有细节有想象力的科学设定和逻辑自洽是骨骼,有智慧有情义有担当更有人类大爱的精神格局是高度。电影市场很残酷,也许会忽视一部好片,但绝不会成全一部“烂片”。“编导演灰鹰小队”的折戟沉沙,折射的是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匮乏,也让观众对科幻电影“中国造”产生信任危机。类型电影有其自身规律必须给予尊重,投资巨大的科幻片尤其如此。

作者简介 刘海玲 学者,编剧,策划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教育学术专委会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电影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电影审查委员会专家委员。主要学术成果有:《高山景行 一岱宗师—大型原创话剧〈宗岱的世界〉创作谈》主编,《广东电影年鉴》副主编,广东省社科项目“岭南电影文化品牌重建”“广州市动漫品牌研究”主持人,著有《从〈新女性〉看中国现代“新女性观”的演变》多篇学术论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