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以《广东:壮士断腕 为高质量发展腾空间》为题,报道了顺德开展村级工业园改造,向土地要效益,力促产业转型升级,为广东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经验。
事实上,早在近一年前的2018年9月,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批复同意佛山市顺德区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相关批复要求顺德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着力解决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突出问题。
今年2月,省委深改委印发《佛山市顺德区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实验区建设将围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腾出空间、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工业4.0发展,以及建立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等目标实施一系列新举措。
为此,顺德区以村级工业园改造整治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工业4.0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全面开放新格局,到2022年形成“顺德样板”“顺德示范”,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在《新闻联播》报道中,央视记者走访了博智林机器人谷,采访了顺德区镇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在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中,全区上下合力攻坚,在实践中找问题,在问题中找突破的做法。报道指出,改革激发的活力是无限的,短短一年时间,顺德在村级工业园改造中首创了6种改造范例、12项新做法,有效解决了土地权属复杂、改造成本过高、各方利益难以平衡等问题。
广东省委改革办副主任李军晓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提出,顺德改革为珠三角乃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破解了难题、蹚出了路子,据初步测算,复制推广顺德的经验和做法,可在产业空间上再造一个珠三角,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赋能。
“哪里阻碍高质量发展,我们就从哪里改革突破。”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说,顺德将重燃“可怕的顺德人”精气神,敢于向一切束缚高质量发展的顽疾开刀,抢占高质量发展先机。
根据省委深改委印发的《佛山市顺德区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到2022年,顺德要整合区、镇、村工业园,形成20个3000亩以上的连片现代化产业集聚区。产业方面,顺德要将家电产业打造成为产值超5000亿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并将机械装备产业打造成为产值超5000亿元全国领先的产业集群。同期,顺德还要在构建创新发展动力机制、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机制等方面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
身为中国制造重镇,顺德工业产值超7200亿元。平均每秒钟有2个电饭锅下线,每分钟能生产100台微波炉,每小时能生产洗衣机273台,每天生产的冰箱超过2万台,拥有美的、格兰仕、海信科龙、万和等一大批知名品牌,产品销往全球各地。
中国家电之都、中国家具商贸之都、中国涂料之乡……过去40多年,顺德培育了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铸就了“顺德制造,中国骄傲”的传奇。在2018“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中,顺德第7次排名第一。雄厚的产业正是顺德的底气所在。
顺德在过去40多年里多次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赋予全省改革试点的重任,为广东县域突围发展率先探路。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今天的顺德一跃成为中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领跑者,连续7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之首。
从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实验县,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市,再到推进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综合改革,“改革先锋”顺德先行先试、攻坚克难,创造出闻名全国的“顺德经验”“顺德模式”,成为中国县域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整理】吴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