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 | 坐稳中国外贸第三城,东莞凭什么?
最近,有几个数据再次暴露了东莞这座城市的外贸实力。
黄埔海关公布的东莞外贸数据显示,东莞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6333.1亿,增速为6.8%,对全省外贸增长贡献度达96.4%。由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的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东莞以总分80.4分排名全国百强榜单第三位。
在2016年的榜单中超越苏州后,东莞已经连续第三年排名第三位。而且我们发现,虽然最近3年都是排名第三,但是得分却是逐年攀升,和排名第二的上海差距在逐渐拉近。如果以十年为观察维度,“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从2008年开始公布,从2008年起,东莞7次排名“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四。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东莞已经慢慢地由“外贸大市”转型为“外贸强市”。接下来,我们和大家好好聊聊东莞的外贸到底怎么样。
众所周知,东莞是以加工贸易起家,从1978年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正式投产开始,截至2018年底,共有10572家外资企业在东莞开展过加工贸易业务,其中6145家从加工贸易转化为一般贸易,超过2000家企业建立起自主品牌。
在外贸领域,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自主品牌占比、更好的外贸效益。
“代工生产在东莞,经营增长都比较乐观。”时代集团主席兼执行董事杨华强道,“我们已经经营了自主品牌7年,成绩比以前做得好,增长率有15%左右。”
在成为全球资本与技术的承载地的同时,东莞企业开始利用积累的技术与资本,在全球进行生产配置。今年6月,中国最大的女鞋企业——华坚集团接管埃塞俄比亚工业园。他们不光建鞋厂,还搞咖啡贸易;Vivo也要在印度追加投资近40亿元,其中包括新建一个工厂。
埃塞俄比亚的华坚工厂,工作人员在流水线上工作。
趋势的变化背后,也带来了东莞外贸产品形态的变化。东莞出口的主要产品从服装、鞋子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以手机为代表的机电产品转变。
今年上半年,东莞市出口机电产品2919.7亿元,增长12.4%,占同期东莞市外贸出口总值的76.2%。其中,出口手机超过640亿元,增长7.8%;集成电路的出口更是增长了1.3倍。
华为公司8月10日在东莞举行的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荣耀智慧屏。这也是外界第一次完整看到基于鸿蒙系统的操作界面。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东莞的外贸优势不仅仅是体现在我们刚刚讲的数据上,还体现在它包含的巨大潜力上。
2016年,东莞成为全省唯一、全国六个之一的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
经过2年多的试点,东莞初步构建了一套适应未来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和机制。这就能确保在未来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中,东莞已经拥有这方面的优势。
另外一个是“一带一路”倡议,石龙中外运码头和东莞港让东莞同时拥有了陆路和海路两个“一带一路”的支点,充分享受“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红利。
最后一个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打开地图我们可以发现,东莞位置得天独厚。许多企业家都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对湾区内各个城市都是机会。
外贸实力的与日俱增与民营经济的突飞猛进,犹如正展翅腾飞的东莞的一双翅膀。东莞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前途不可限量!
相关阅读:
珠三角观察|不是省会不是直辖市,东莞何以成为中国外贸第三城?
【监制】胡智勇 何又华
【统筹】何山 林丽丽
【制作】吴冠霖 莫依蓉 崔格僖
【摄像】李玲 孙俊杰
【摄影】孙俊杰 梁旭
【脚本】朱紫强 戴双城
【出镜】戴双城
【校对】符如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