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合,金域携手Quest推出生长激素精准检测服务

金域医学
+ 订阅

孩子明显比同龄人瘦小,担心孩子生长激素(GH)缺乏?孩子在接受生长激素治疗,担心剂量不合理,带来副作用?最近手脚变长、面容及关节变化,担心生长激素分泌异常?你需要生长激素精准检测。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精准的生长激素检测项目,金域医学与美国最大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Quest联合开发了采用高分辨质谱检测的IGF-1精准检测项目。在国内,这是第一次将蛋白组学研究领域高精尖的高分辨质谱仪引入临床质谱实验室,为广大患者服务;同时也是金域医学和Quest联手打造的第一个中国落地项目。此外,此项目所采用的高分辨质谱仪,也是国内首套集高通量在线固相萃取仪、高通量液相色谱仪和Orbitrap高分辨质谱仪于一体的高精尖液质联用设备。

关于生长激素

图1 某个青春期前儿童在正常(左)和感冒(右)状态下的24小时GH分泌节律

你知道吗?生长激素GH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只有20分钟,且分泌是脉冲式的,如图所示,其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在夜间较白天高),易受外界因素如饮食、运动、睡眠、感染等的显著影响。因此,随机检测很难反映生理状态下的GH分泌的真实情况。

而血清IGF-1无明显脉冲式分泌及昼夜节律变化,在血中浓度比较稳定。IGF-1水平与GH分泌水平呈强烈的正相关,足以表征GH的功能正常或异常。因此, IGF-1可以作为反映儿童和成人内源性生长激素的分泌状况的可靠指标,评估个体内源性GH分泌状态。IGF-1检测是诊断GH-IGF-1轴的第一步。

图2  生长激素的作用机制

医学专业指南指出,一旦生长激素分泌发生紊乱,就会影响人体的肌肉组织和骨骼生长。儿童期或青春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造成身高增长缓慢,最终导致成年后身材矮小[1];成年期生长激素过度分泌,会造成软骨过度生长,导致肢端肥大[2]。判断其是否患有这一症状,在外表判断的同时,需要通过血液的生化检测来正确诊断。

生长激素缺乏症

除了身高和年生长速率外,血液指标包括两项药物激发试验(胰岛素耐量试验为金标准)GH峰值均<10μg/L;血清IGF-1水平低于正常[3,4]

肢端肥大症

除在相关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外,血液指标包括在随机GH≥2.5μg/L的前提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GH谷值≥1μg/L; 血清IGF-1水平高于正常[5,6]。

根据血清GH和IGF-1的水平指标,医生会开具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如生长激素缺乏症主要在注射重组人GH(rhGH)后,根据患者的生长情况以及IGF-1的水平适时进行剂量调整;肢端肥大症则要通过手术或药物将血清GH控制在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范围内。

IGF-1检测概览

人体内的IGF-1,主要由IGF结合蛋白(IGFBPs)运输,因此 IGF-1多以非游离状态存在,血液中约95%的IGF-1与IGFBP-3和ALS结合。IGF-1测定前需要将IGF-1从结合形式游离出来。有报道研究,常规使用的免疫法时,在不同人群个体中的 IGFBP3浓度,会导致IGF1游离存在差异性,从而影响检测结果,尤其是当患者体中存在较高浓度IGFBP3(部分糖尿病、肝损伤、肾损伤患者中)时,结果准确度影响较大[7]

同时免疫法检测IGF-1时对于体内IGF-1浓度较低的低龄儿童,不能给出检测结果;且对存在蛋白变异的患者IGF-1准确检测也无能为力。

金域推出质谱法IGF-1精准检测项目

基于以上现状,为了给患者更精准的IGF-1检测项目,金域医学与Quest联合开发了采用高分辨质谱检测的IGF-1精准检测项目。

作为国内第三方医检行业的领先企业,金域医学可提供全面的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检测、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检测。

此次新开发的IGF-1精准检测项目,具有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定量更准确、一致性更好、可检测IGF-1序列多态性信息的特色。

金域IGF-1精准检测特色:

1灵敏度更高

质谱法的检测下限可低至3.89ng/ml,对于更多低值(如三岁以下儿童)样本可以给出精确定量值。对于IGF-1低值的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检测结果更准确,对治疗用药的指导意义更大。

2特异性更强

质谱法可耐受高达20ug/ml的IGFBP3干扰。6-18岁中国儿童的数据显示,IGFBP3的血清浓度均值已超过5ug/ml[8],质谱法定量不易受到干扰,更准确。

图3 免疫法定量受到血清中高浓度IGFBP3的干扰

3定量更准确

质谱法检测更接近实际情况,克服了传统免疫法定量结果偏高造成的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风险。比如,针对低值(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假阴性风险;针对高值(肢端肥大症)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假阳性风险。

4一致性更好

用重组人GH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或是用生长抑素治疗肢端肥大症,都需要对用药后的IGF-1水平进行长期监测。质谱法不存在试剂质量波动的问题[9],检测的长期一致性更好,对药效的监测更准确。

5可检测IGF-1序列多态性信息

大规模人类基因组和外显子组测序已发现IGF1蛋白13个氨基酸的17种序列变化。其中V44M、R36Q、R50W已被证实会造成IGF-1蛋白全部或部分失去生理功能[10],其他位点多态性的生理意义还不明确。

由于质谱法能够测定完整蛋白的精确质量,理论上任何发生质量变化的单一位点序列变化都可以被质谱鉴定(后续需要测序确定突变位点与类型)。若检测结果显示IGF-1疑似发生序列变化,则除IGF-1水平指标外,还需谨慎评估序列变化对分子生理功能的影响,并酌情考虑进行后续基因层面的测序验证。

关于金域医学临床质谱检测中心

临床质谱检测中心是国内首家拥有CAP、ISO15189双认可的临床质谱实验室,率先探索将色谱质谱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心拥有各类国际化高精尖的检测设备,建立了4大类技术平台,检测范围涵盖临床生化常见的人体内小分子代谢物和生物大分子,可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检测需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心年检测标本量超过300万例,实验室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及网点覆盖范围、标本检测量和检测质量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自2008年中心首次零缺陷通过CAP评审以来,中心分别4次零缺陷通过ISO15189与6次零缺陷通过CAP的质量体系监督评审与现场评审,成为国内首家“双体系并行”的临床质谱实验室。同时,中心还参加国内外6家权威质量评价机构的能力验证计划或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参考文献

[1].Ranke MB, Wit JM. Growth hormone -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Nat Rev Endocrinol. 2018;14(5):285-300.

[2].Colao A, Grasso LFS, Giustina A, et al. Acromegaly. Nat Rev Dis Primers. 2019;5(1):20.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 2013;51(6):426-432.

[4].Grimberg A, DiVall SA, Polychronakos C, et al. Guidelines for Growth Hormone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Treatmen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Idiopathic Short Stature, and Primary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Deficiency. Horm Res Paediatr. 2016;86(6):361-397.

[5].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 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指南(2013版). 中华医学杂志. 2013;93(27):2106-11.

[6].Katznelson L, Laws ER Jr, Melmed S, et al. Acromegaly: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4;99(11):3933-51.

[7].Krebs A, Wallaschofski H, Spilcke-Liss E, et al. Fiv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IGF-I) assays in comparison to the former Nichols Advantage IGF-I in a growth hormone treated population. Clin Chem Lab Med. 2008;46(12):1776-83.

[8].Xu S, Gu X, Pan H, et al. Reference ranges for serum IGF-1 and IGFBP-3 levels in Chinese children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Endocr J. 2010;57(3):221-8.

[9].Algeciras-Schimnich A, Bruns DE, Boyd JC, et al. Failure of current laboratory protocols to detect lot-to-lot reagent differences: finding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Clin Chem. 2013;59(8):1187-94.

[10]. Rotwein P. Large-scale analysis of variation in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family in humans reveals rare disease links and common polymorphisms. J Biol Chem. 2017;292(48):19608.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