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茂名之名水】罗坑水库,山中的一块碧玉

茂名政协
+ 订阅

沿七那线直达电白北部山区罗坑,已距水东约60公里,苍茫鹅凰嶂下,便是碧水清幽的罗坑水库。

该水库建于1960年,是时任电白县委书记王占鳌带领电白人民经过两年多艰苦卓绝的劳作建成的。这位因军旅生涯转战南北的、党和人民的好儿子,怀着改变电白造福一方的崇高愿望和坚定意志,不畏艰难险阻,运筹帷幄,巧施匠心,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从电白各地召集来的六万多电白子弟汇集在罗坑山区,冒着严寒酷暑,日夜奋战,靠肩挑手推,在沉寂千古的罗坑山区,巧妙利用纵横有势、高低有度的地势条件,终于完成了这艰巨的水利工程。如今的罗坑水库如翡翠如碧玉,镶嵌在鹅凰嶂山脉之西南,成为电白山区人民的生命之源。

罗坑水库汇聚了鹅凰嶂飞瀑清流,面积达430万平方米,容积1.14亿立方米,水质属于一级。作为罗坑水库的管理单位—电白区罗坑水系工程管理局,对罗坑水库的整体运作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水质检验和灌溉、生活用水及水文化方面,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目前,罗坑水系工程管理局有78人,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有7人。在水质管理方面,地方政府充分发挥河道办公室的管理责任,设立河长制,与水利局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水质优良。罗坑水库广开渠道,用益于民。第一条是罗黄渠,水流经过罗坑、沙琅、观珠、大衙、林头和七迳。第二条是罗西渠,经黄岭、霞洞,灌溉面积达1467平方米。第三条渠道是与黄沙水库合并,流程60多公里,直接供应电白沿海区域饮用水。还有一条是补充麻岗热水水库,服务麻岗、博贺等地。除此以外,罗坑水库还建有一个电白国丰自来水厂,属于公私合营,供应于那霍、沙琅、罗坑、黄岭居(村)民的生活用水,每天用水量达3000至4000立方米。罗坑水库的优质水资源,已进入了百姓家,随着农村楼房的增多,饮用水量还将不断增加。50多年来,罗坑水库使电白区百万群众受益,在防洪防灾、农耕灌溉和生活饮用等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纪念罗坑水库建成和王占鳌的巨大功勋,罗坑人民怀着崇敬之情,在罗坑水库大堤北面的一座山顶上,建起了一个占鳌亭,亭子面朝碧水青山,清风吹拂着松林,白云萦绕,鸟雀不绝。目前,当地政府在已有占鳌亭的基础上,着手建设一个纪念王占鳌的生态公园,将充分利用罗坑水库及其周边生态资源,打造旅游文化景观。

罗坑水库与罗坑圩相依相傍,立于大坝之上,可纵览罗坑圩镇的全貌。由近及远,一片绿色的田畴,翠木茂林掩映幢幢楼宇,沙琅江蜿蜒而过,西部和北部是雄丽而逶迤的霞洞浮山岭与高州云潭三官岭。眼前所见,如同欣赏一幅多姿多彩的油画。白云浮动于碧空,在璀璨的阳光映射下,越发显得纯洁而雅逸。脚下的巨大堤坝斜坡是草绿的生机,在此俯仰一刻,心绪融入眼底下的波光荡漾,碧水微澜,顿觉平静、安逸。罗坑水库不须夸饰,它宁静而娟秀,披着轻纱般的薄雾如睡美人卧于青山的床榻,头枕于鹅凰嶂绿色而温厚的臂弯,渐次舒展开那柔软的蓝色裙裾,随风荡出细细波纹。深湛的水面倒映出青山秀影。水库中两个林子翠绿的小岛,素洁而安谧,小鸟绕岛而飞,又潜入那浓绿中去。两座如春蚕般的长岭伏于这碧绿叶子般的水中,与水库长久相依而诗意盎然。

向东北眺望,海拔1337.6米的鹅凰嶂雄浑壮美中显现出墨绿、鹅黄与青黛的层次,纵横交错的山势在朦胧中更显云雾缭绕,丰厚的植被在光线下明暗变幻。罗坑水库就源于这绵延起伏植被下积蓄的流泉。云化为雨,雨大成瀑,成洪,成溪,都归纳于罗坑水库,净化为一泓明湖。罗坑水库张开它的怀抱,包容、滋润着万物,又将水变为电力之源,变成光,变成力与热,造福于社会和人群。

山风吹拂,吹来林间的绿意与水中的碧净,是沁人肺腑的通达与舒畅,似要将世间的尘俗洗去,还原于澄明之境,默默净化心灵;教人放下途中的劳顿与烦忧,尽情享受这自然清新的气息,接受大自然的慷慨赐予与洗礼。人与自然在此地和谐共处。夏蝉在枝头弹唱,一种苍老而悠然的“木古古”的啼鸣似从远古中传来岁月的回响。那不绝如缕的轻快乐章,是水流声与百鸟啁鸣的交响乐……

罗黄渠

一棵巨大的凤凰树躬身贴向堤坝,枝丫伸向水面,浓荫盖地,树荫下正是闲聊弹唱,喝茶对弈的好地方。沿着罗坑水库向北而上,曲径通幽,丘陵与林子之间,是坐落于水库源头的一个个村庄,古朴的老宅或新式楼房互相点缀,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活图景。邻近水库尽头的甘坑村和万坑村,有活水奔涌而过,汇入罗坑水库。村民们自觉地爱护环境,共同维护罗坑水库源头的洁净。

放眼望去,早已有舟楫在碧水间静静地浮动。它载着远道而来的客人溯源而上,带出一条水路,荡开碧波。游人欣赏着渐近的绿色山体,沉醉于碧水与山影交融的梦幻场景中……突然,一只水鸟从头顶飞过,飞向山中的一座寺庙。它看来坐落于山水间已有经年,香火不断,那是人们在祈愿水益千秋,平安富饶。


文/官演武

图/闵  灿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