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被看作是AI最好的应用场景之一。金融+AI还有何更好的玩法?
8月5日,广东首个“AI金融联合实验室”在深圳成立。该联合实验室由鹏城实验室与微众银行联合建立。有意思的是,记者发现,微众银行成为全国首家设立“首席人工智能官”的商业银行,也是少见银行高管层面引入科学家的商业银行。
省内首个“AI金融联合实验室”落户深圳
8月5日,“鹏城实验室-微众银行‘AI金融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AI金融联合实验室”)在广东深圳微众银行总部正式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鹏城实验室主任助理梅涛,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邱景飞,以及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CAIO)杨强教授等出席活动,共同为“AI金融联合实验室”揭牌。
据了解,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院士作为人工智能方向的责任院士,将指导“AI金融联合实验室”工作;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CAIO)杨强教授担任“AI金融联合实验室”主任,负责“AI金融联合实验室”的日常运作。
“AI金融联合实验室”将以AI+金融领域的相关研究作为工作重点,聚焦以下三大领域:一是基于联邦迁移学习的联合AI建模生态研究与应用;二是以金融服务为核心的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研究与应用;三是AI精准决策研究与应用。
鹏城实验室高文院士表示,鹏城实验室与微众银行此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意义。鹏城实验室作为广东省首批布局建设的省级实验室之一,在人工智能科研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卓越的发展战略地位,而微众银行的AI团队在人工智能金融领域具有国际顶尖学术水平及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均有重要影响力。未来随着“AI金融联合实验室”研究与合作的推进,双方将为AI+金融领域加快发展提供重要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指出,希望“AI金融联合实验室”以开放、开源和协作的精神,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放眼世界,携手各类合作伙伴共同开展AI+金融领域技术研究,构建国际化人工智能金融创新基地。
据悉,此前,鹏城实验室与微众银行联合省内科研机构、高校、领域学科带头人、知名企业等多方单位,发起成立“广东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会”,以促进省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学研各界间的技术创新资源继承与共享。如今,双方联合成立“AI金融联合实验室”,标志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作为广东省内首个AI+金融领域的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将集聚行业最强资源,携手开展全方位、多形式深度合作,围绕人工智能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和金融行业应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共同打造产学研用合作典范。
银行引入科学家开发AI技术
有意思的是,除了设立首个“AI金融联合实验室”,微众银行首开银行先河,聘请香港科技大学新明工程学讲席教授 、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理事会主席杨强担任首席人工智能官(CAIO),成为全国首家设立“首席人工智能官”的商业银行,也是少见的银行高管层面引入科学家的商业银行。
作为国际公认的人工智能顶级学者,杨强是ACM 杰出科学家,是国际人工智能协会(AAAI)院士,也是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其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终身机器学习和智能规划等研究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是迁移学习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对于加入微众银行,杨强表示,微众银行是国内首家民营银行,也被视为国内乃至国际上最有朝气的科技银行之一。当前,微众银行的业务中已形成了一些AI场景,AI应用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也可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化的商业模式。“希望能利用AI技术来优化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并通过AI的研发和应用,发现更多新的金融业务场景,普惠大众。”据介绍,微众银行正尝试将AI技术应用在智能客服、反欺诈等风控环节、身份核验、资料审核、操作放款等场景。
对话:
南方+:金融被看作是AI最好的应用场景。加入微众后,将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向有什么新的探索和研究?
杨强:面对上亿的用户和因此产生大的客服需求,人工智能在“了解你的客户”(KYC, know-your customer)方面大有可为。人工智能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手写体识别、人证合一、行为识别、用户画像等方面的自动化能力可极大提高系统安全性,优化用户体验,降低风险。同时,微众银行人工智能利用多源异构大数据,建立牢靠、可信、可解释、精准和高效的风控系统。
其次,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机器学习,建立极高维度的精准匹配模型,用以在大规模的时空信息流内,寻找产品和目标的最佳匹配。这个操作在传统金融行业是断层的,由于反馈信息的丢失,以至于无法进行强化学习训练。微众银行的技术正在改变这一点。目前,微众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正式运用高维匹配平台进行推广和营销工作。
最后,人工智能的应用离不开大数据。目前大部分数据被严重割裂,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但是,若单纯地把数据聚合则存在法律和道德的风险。因此,欧洲引入的个人隐私法GDPR,就是禁止在公司与公司间,公司的部门与部门间数据合作时,有泄露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操作。微众银行目前正在进行联邦学习的研究和推广,也在和众多机构进行数据合作,并共同建模。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AI建模场景,即多方共同在加密的状态下建模,并且为该场景提出一系列新的建模算法,即“联邦学习算法”,既能够满足建模效率,安全,保护隐私,又满足合规要求。我行和国内、国际的重要参与机构合作,将致力创造一个新的在数据操作系统支持下的合规的AI生态体系。
南方+:关于人工智能应用在金融行业有哪些难点?目前最大的难点是什么?这方面是否有新的研究和突破?
杨强: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落地需要几个前提条件,其中一个是数据的获取。虽然金融服务交易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但高质量的数据,尤其是可以反馈来不断训练模型的数据却很难获得。 同时大部分的数据都散落在不同企业或企业的不同部门,若不能在合法合规安全地聚合这些数据的技术的前提下,人工智能则难以在金融行业有新的突破。同时,金融服务行业离不开KYC(了解你的用户,know-your customer),应用AI技术对用户的精准定位,必须以丰富的银行业经验和多年人工智能知识建模的积累为基础,这种深度结合在金融业体制外进行是极难有成效的。所以,微众银行的原则是“广结网,精投放,深筑墙”。“广结网”即是在金融垂直领域内做领域相关的合法合规,保护安全隐私的联邦数据网络,用联邦学习和迁移学习来形成数据合作的模型和知识的供应链。“精投放”是指在金融领域大部分产品都是被动产品,如基金、广告等。通过AI高维推荐系统,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在用户的大海里找最合适的人或小微企业进行营销。最后,“深筑墙”是在金融服务的KYC领域里,利用深入的领域知识,辅以AI的最新进展,建立独特的、高效的、金融领域相关的技术系统,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对话系统、质量检测、自动客服等,以实时服务亿级用户。同时通过智能交互技术,把系统黑箱变为可解释、可编辑的AI系统。
南方+:人工智能技术将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杨强:金融科技的出现,使得普惠金融成为可能,让普罗大众都能享受到平等、有尊严的金融服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至金融领域可极大地提升服务效率。同时通过科技创新,相关数据的使用可更加规范,用户隐私也可得到保护,为金融行业的监管和审查供了更加高效的流程。
【记者】 陈颖
【校对】黄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