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秘笈|东华高级中学吉祥瑞:自认天赋不太突出,他这样高分“通关”中高考!(附视频)

教育莞家
+ 订阅

学霸名片

姓名:吉祥瑞

毕业学校:翰林实验学校、东华初级中学、东华高级中学

高考分数:全省理科前20名

录取院校: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爱好:小提琴、羽毛球

座右铭: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戳上方视频

学霸故事

似乎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三年前,满分780分的中考,他曾以裸分770分拿下了当年东莞中考“小状元”;三年后的高考,他再凭实力冲进全省理科前20名,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业成就的高光时刻,将这个叫吉祥瑞的男生两次推入公众视野。

他说自己不算是天赋特别突出的一类学生。但是自律认真、心怀“一点理想”,足以让他从不停止前进的脚步。

家中有两位“成长导师”

这两次升学的优异表现让人讶于他身上的能量。出生在教师家庭,总是让人忍不住将他今日的成绩与家庭教育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成长的过程中他确实也不曾缺乏家人的支持。

“作为教师的父母亲对我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比如控制看电视的时间、食不言寝不语、坐时端正不抖腿等等,这些都是父母从小对吉祥瑞的教导。“它们帮助我养成了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了一种规则意识。”吉祥瑞说。

“若无规则其他则无从谈起。”吉爸爸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规则意识必须要有,除此之外,诚信品质也格外重要。

其中一次经历给吉祥瑞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时很早的时候,一次放学路上我啃着馒头。快到家了,馒头还没吃完,我就扔到了垃圾桶。”原以为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当时的吉祥瑞万万没想到,几分钟之后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才刚刚显现。

“回到家他就问我馒头吃完了没。我第一反应当然是说吃完了。”很不巧的是,当时父亲正站在不远处的楼上,一切尽收眼底。之后的故事的走向不难猜中:谎言被当场不留情面地戳穿,吉祥瑞为此受到了父亲严厉的批评。“不是馒头的问题,这更多的是一种意识培养,一种诚信教育。”回忆起往事,吉祥瑞十分理解父亲的用心良苦。

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吉爸爸从不主张给孩子贴任何标签。“标签一旦贴了就很难摘下来。”他说,孩子会对外部评价进行内化,简单的一个“语文好”、“数学差”的评价很武断,但是都可能会让他形成自我认同,影响孩子的成长。正因如此,在吉祥瑞的成长过程中,他很少进行评价。

吉祥瑞说,还有一件难得的是母亲多年来一直坚持写日记,将儿子成长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以前也翻看过,但多数都忘了。很多时候都是在记一些琐事,但是能感受到一份被珍视的感觉,同时也让我学会为一件事而坚持。”他说,初中时自己的体育“很不行”,常常徘徊在不及格的边缘。但为了中考,逮住时间就给自己加练,直到走上中考考场,他以满分的成绩交上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认真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力

“家庭因素或许也有影响,但更多的还是依赖于他的自我约束,很多孩子可能沉迷游戏爱玩手机,在吉祥瑞身上就不必担心。”而这一次顺利考入北大,他认为应该算是儿子实力的一次正常发挥。

吉祥瑞说,每次升学都意味着进入到更优秀的班集体中,自己可能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周围人的影响下也在朝更好的方向努力。优秀也仿佛形成了一股惯性,让他敢于有更高的追求。

这惯性源头的动力来自于哪里?吉祥瑞说,对自己有所要求,大概是因为有了点理想:短期内想要考上好大学,长期来说就是想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看过一些纪录片和电视报道,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比如程开甲、屠呦呦等等,这些前辈一生追求的事业和身上的精神很值得敬仰。”

在他看来,自己是一个天赋不太突出的学生。“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客观地说我觉得不算太突出。”至于今天能在高考中突出重围拿到这样优异的成绩,他认为更多靠的是两个字——认真。

“这种认真可以理解为,在任何时候都不需要别人的督促,自己就能够有一种动力去学习,让自己保持自律,而不是总要别人去逼着你如何做。”“认真”贯穿在吉祥瑞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听课、作业、考试后的反思和总结……在他与知识的互动中容不下一点点的马虎,更像是拥有了一种自我驱动的学习力。

保留未来的可能性

“如果要说我以后究竟要选哪个专业现在是还没有定论的,其实我也不想太限制自己。”吉祥瑞马上要入读的元培学院也并没有专业的概念,而是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向选课修课,但这一点也正是他所看中的。

并非完全没有发展方向,但他认为高中认知和实际情况或许存在偏差,思想也可能发生转变,一些梦想可能还停留在空想阶段。学习的过程就是反复确认自己的内心。

“我对自身的可塑性是很有信心的。虽然未来还不可知,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认识到了学习的意义,也就是知识的力量。”

吉祥瑞认为,学习也不仅是说追求成绩怎么样,也不是停留在考上了一个什么学校,更重要的是追求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这个力量是人内心的一种感觉,能够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支持个人在某些比较艰难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同时对外也能用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带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对话

南方+:你说自己是一个“天赋不太突出”的学生,那该如何保持优秀?

吉祥瑞:就是不断地摸索解决办法,去适应新的学习需要吧。刚上高中时,我还是沿用着过去初中的笔记方法,根据课本内容多少在本子上预留一定页面做笔记。然而没想到的是,笔记却记得越来越拥挤,然后发现自己完全低估了高中学习的任务量。后来就笔记干脆就改成了活页本。还比如,整理错题时从一题一题地摘抄,到学会按章节内容分类,再到“更科学的”分类——深究题目错因,以此为标准分类归纳。以后去到大学,可能高中这一套也不一定行得通,我可能又要重新找一套办法。

南方+:高中学习更多是一帆风顺,自己会不会有什么遗憾的事情,或者想做没能做的?

吉祥瑞:会有。比如高中参加学校活动比较少,感觉自己平时动作比较慢,没能抽出一些时间参加社团之类的活动。又比如说,我感觉自己很多方面都算是“泛而不精”,像小提琴虽然已经过了六级,但是要让我突然拉上一首还是有些勉强。上大学有机会还是想精进自己的技能,但还是要看自己的执行力。

【策划】王慧

【撰文】毛敏

【视频】李玲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编辑 毛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