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① 暑假来澳旅游与留学安全提醒之一:遵守澳洲入境申报和携带物品规定
② 暑期来澳旅游与留学安全提醒之二:安全驾车
③ 合法打工 安全度假
④ 驻澳大利亚使馆提醒在澳中国留学生安全租房
⑤ 驻埃及使馆提醒暑期赴埃旅游注意事项
⑥ 驻哥伦比亚使馆提醒在哥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⑦ 暑期赴韩国旅游注意事项
⑧ 贪小便宜露信息,最终易入其骗局
⑨ “使馆”电话来联系,提高警惕防猫腻
⑩ 驻匈牙利使馆再次提醒旅匈侨胞严防电信诈骗
⑪ 提醒在欧洲中国公民注意防暑降温
⑫朝觐期间外国非朝觐旅客不能从吉达入境沙特提醒
暑假来澳旅游与留学安全提醒之一
遵守澳洲入境申报
和携带物品规定
安全提醒
暑假已至,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祝来澳中国游客及留学生假日愉快。为了使您能在澳度过一个安全舒适的假期,驻澳使馆将陆续发布系列安全提醒。
本篇重点针对澳洲入境申报和携带物品给出相关提醒。
近日,有报道称中国旅客在澳有关机场因携带大量未申报香烟而遭拘留并面临被驱逐出境,还可能面临监禁和高额逃税罚款。为了使您顺利过关入境,驻澳使馆特别提醒您注意以下事项:
一、了解并遵守申报相关规定
根据澳有关规定,在入境澳大利亚海关前,旅客需要填写一份入境卡,表明有没有携带任何在清单上列明的物品。即使在申报表上声明没有携带任何可能的违禁品,边境生物安全官员也有权开包检查,或者使用X光机或嗅探犬检查旅客行李。
根据澳大利亚边境执法局自2019年4月17日起实施的规定,入境旅客如果企图进行欺骗,或不遵守边境执法人员的指示,边境执法局和内政部有权取消此人的访客签证或缩短签证有效期。此前,不如实申报入境物品或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的旅客可能被提起诉讼,面临罚款、甚至长达十年的监禁,并留下犯罪记录的惩罚措施仍然有效。
二、入境申报和可携带物品须知
可携带的免税品
每位成年人可携带不超过价值900澳币的免税商品进入澳大利亚,每位未成年人可携带不超过价值450澳币的免税商品进入澳大利亚。家庭旅行可累积上述金额。家庭成员包括配偶及未满18周岁的孩子,且须同时通过海关。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和烟草产品不包括在成年人900 澳元免税限额中,而未成年人则不允许携带酒精和烟草。每位18 岁或以上乘客可携带2.25 升酒精饮料,及25 克任何形式(香烟、散裝烟叶等)的烟草(约25 支香烟),外加一包已经打开包装的香烟。
无需申报的商品
以下部分商品如包装完好,并不超过规定数量,且用于个人使用的,通常则无需申报,如:饼干,面包,蛋糕,巧克力,糖果,咖啡,糖浆,薯片,巧克力酱,油,一些化妆品包括香皂洗发产品等,维生素及补充剂等。
需申报物品
货币数额限制:若携带了总数等于或超过1万元的澳币或等值外币现金入境,需要向海关申报并填写《实体货币跨境流动表》。对于非现金形式的货币(统称“可转让票据”),包括:a) 汇票 b) 支票 c) 本票 d) 不记名债券 e) 旅行支票 f) 汇款单、邮政汇款单或类似单据 g) 其它任何可转让票据等。只有海关工作人员或警察要求其申报时,需填写《可转让票据跨境流动卡》进行如实申报,无论其金额,即使是空白支票也需申报。具体可查阅AUSTRAC网站。
药品类入境规定:澳大利亚对于携带入境的药物也有详细规定,具体可查阅澳洲治疗药品行政处网页(Department of Health Therapeutical Goods Administration)。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可以提前准备好药品说明书的英文版,并且只携带足够自用的药品,不要给他人带药品。需申报类药物:不超三个月用量的激素类药品,麻醉性药物,自用并不超三个月用量的处方药及镇静剂(带医生的英文版处方信,并随身携带)。禁止携带药物:类固醇。部分食品需提前申报,如:罐装、熏制或干的鱼类产品及肉制品,蜂蜜制品,瓶装或罐装饮料、果汁,茶叶(红茶或绿茶),腌制的水果和蔬菜(包括果酱,酸辣酱,腌菜),包装完好的无核干枣,白米,有进口许可的糙米,带完整包装调味酱(包括番茄酱,辣酱,花生酱,咖喱酱等),香料等。种子类物品:可携带部分满足要求的种子,需申报入境。具体要求可参见澳农业部网站BICON。其他物品:若携带其他任何入境卡提及的物品,都需要向海关申报,如不确定所携带的物品是否需要申报,建议都选择申报,并向海关检查人员出示,由海关检查人员进行判断。
禁止携带的物品
澳大利亚允许有婴儿跟随的情况下携带婴儿配方奶粉和新西兰乳制品,除此以外所有的乳制品和蛋类及其制品都是禁止携带的物品。此外,所有的非罐装类的肉类产品、活的动植物、新鲜的水果及蔬菜、也都是禁止携带的物品。
各类武器弹药,包括双截棍、甩棍,匕首,胡椒粉喷雾,手持电击装置等都是禁止携带的物品。部分申报携带物品,如厨房刀,单片刀,日本武士剑,强度小于1毫瓦的激光笔等。
对于儿童的色情犯罪在澳大利亚是非常严重的罪行,携带任何涉及儿童色情的图片、视频及出版物都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其他常见禁止携带的物品:盗版DVD,烟花,假冒伪劣商品,任何宠物的食品(除非提前申请进口许可),飞机上发放的食物。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提醒拟入境澳大利亚的中国旅客:
尊重当地法律,遵守有关法律规定;
出行前详细了解禁止带入和需申报物品条款;
认真、如实填写入境卡相关信息;
不替他人携带任何物品;
如不确定物品是否需要申报
可先行申报或向澳边防部门工作人员咨询;
一旦违反有关规定,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联系电话
澳大利亚报警求助电话:
报警求救 000(匪警、急救、消防共用)
备选求救电话:
112 (仅限手机用户拨打)
警方求助:
131444(偷盗、失窃、一般交通事故、财物丢失等突发情况)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应急电话:
驻澳大利亚使馆:
02 6228 3948
驻悉尼总领馆:
02 9550 5519
驻墨尔本总领馆:
03 9824 8810
驻珀斯总领馆:
08 9221 3729
驻布里斯班总领馆:
07 3012 8090
驻阿德莱德总领馆:
08 8268 8806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
+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从澳境内拨打0011-86-10-59913991
微信用户还可通过小程序“外交部12308”一键求助
暑期来澳旅游与留学安全提醒之二安全驾车
安全提醒
暑假已至,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祝来澳中国游客及留学生假日愉快。为了使您能在澳度过一个安全舒适的假期,驻澳使馆将陆续发布系列安全提醒。
本篇重点针对安全驾驶给出相关提醒。
据澳基础设施、交通及地区经济发展局 (BITRE)统计,2019年1至5月,全澳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46人,较去年同比增长13.3%。安全驾车事关生命财产安全,驻澳使馆特别提醒您注意以下事项:
一、了解并遵守新发布的交通规定:
1. 自2018年4月14日起,为了保护紧急救援服务工作人员在路边工作时的安全,首都领地实行新交通规定。具体规定为,驾车经过静止或慢速移动并闪着红灯或蓝灯的正在进行救援工作或调查任务紧急车辆(包括警车、消防车和救护车)时,司机必须减速至40公里/小时或以下,直到安全驶离所有人员和紧急救援车辆。该规则对双向行驶的车辆均适用。除非道路中间有隔离带的情况下,对向车辆不需遵守此限速规定。违反此交规将被罚款257澳元且扣两分。
2. 自2019年7月1日起,首都领地将严打开车使用手机的行为并针对年轻司机实行新规。新规实行后,将全面禁止持L牌和P牌驾驶员在任何情况下开车使用手机的行为,以降低年轻司机的驾驶风险。持全驾照(Full License)的司机仍可通过车载蓝牙等方式免提接打电话及导航,但前提是手机必须固定在车内固定支架中,不得妨碍司机视线,司机不能触碰手机任何部位。除此情况外,如司机需要使用手机,必须将车远离交通停在路边,不可在堵车及等交通灯的情况下使用手机。
二、驾车安全提醒:
1. 持证驾驶。各州对外国驾照的使用规定不同,有的可能需要国际驾照,有的需要申请当地驾照。澳大利亚对初学驾驶者的学习、训练及考试要求十分严格,请注意遵守。
2. 澳驾车实行右舵左行,环岛让右。驾驶员和前后座乘客均须系安全带,婴幼儿须使用儿童安全椅,否则将被罚款。
3. 避免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违规行为。注意限速标志,超速会被重罚。醉酒和无证驾车属于刑事犯罪,将被罚款甚至入狱。
4. 避让行人及骑行人员。行人在人行通道上拥有绝对通行权,须停车让行人先通过。在限速不超过60km/h道路驾车经过骑行人员身边时,需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限速60以上道路则需保持至少1.5米的距离。
5. 乡村驾车时要注意避让突然出现的动物(如袋鼠)和超长车辆。恶劣天气时不要前往偏远地区;没经过专业培训、无安全措施或专业人员陪伴时,不要到人迹罕至的深山、戈壁(即便是国家公园)旅行。
6. 遵守停车规定。留意停车及付费标识,在许可的时间和地点停放,自觉付费,并将交费凭据置于车辆前窗。切勿将车辆停在残疾人车位及单位或个人专用预留停车位。
7. 及时处理交通罚款,凭罚单到银行等指定地点缴纳,勿当场将现金交给警察。
如遇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告知家人、朋友,必要时及时报警求助,按领区拨打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领馆领事保护电话。
联系电话
澳大利亚报警求助电话:
报警求救 000(匪警、急救、消防共用)
备选求救电话:
112 (仅限手机用户拨打)
警方求助:
131444(偷盗、失窃、一般交通事故、财物丢失等突发情况)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应急电话:
驻澳大利亚使馆:
02 6228 3948
驻悉尼总领馆:
02 9550 5519
驻墨尔本总领馆:
03 9824 8810
驻珀斯总领馆:
08 9221 3729
驻布里斯班总领馆:
07 3012 8090
驻阿德莱德总领馆:
08 8268 8806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
+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从澳境内拨打0011-86-10-59913991
微信用户还可通过小程序“外交部12308”一键求助
合法打工 安全度假
安全提醒
近日,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公布新一轮递交打工与度假签证预约申请系统开放时间为2019年7月11日上午9点。自2015年以来,澳每年向中国大陆开放5000个打工度假名额。为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提醒赴澳打工度假中国公民:
1、留意并遵守签证要求
违法就业可能被吊销签证、拘押,或被遣返回国。请妥善保管护照。
2、留意预警信息
建议登录中国领事服务网和驻澳大利亚使领馆网站,了解澳安全情况,仔细阅读《中国公民旅居澳大利亚手册》,关注驻澳使领馆网站发布的动态安全信息。
3、医疗保险
打工与度假签证持有人不属于澳大利亚政府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澳医疗费昂贵,强烈建议赴澳前购买覆盖全部在澳停留期间且额度充足的医疗保险,以避免陷入困境。
4、注意驾车安全
交通事故是在澳中国公民常见、易发人身安全事故。澳右舵左行,驾车外出应遵守交规,避免无照驾车、超速等违规行为。
5、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请注意了解工作时间、工资待遇、权利责任等,签署雇用合同,依法、合规维护自身权益。
6、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留意可疑人员和可疑行为,尤其是在安全情况不佳的地区或时段,及时报警求助。
7、注意身心健康,与亲朋保持联系
持续与亲友保持联系,及时告知健康、安全情况,通报行踪,沟通解决难题。
遇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告知家人、朋友,必要时及时报警求助,按领区拨打驻澳大利亚使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联系电话
澳大利亚报警求助电话
000(匪警、急救、消防共用)
112 (仅限手机用户拨打)
131444
(偷盗、失窃、一般交通事故、
财物丢失等突发情况)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
应急呼叫中心电话(24小时)
+86-10-12308
+86-10-59913991
(从澳境内拨打
0011-86-10-59913991)
微信用户还可通过小程序
“外交部12308”一键求助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领馆
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驻澳大利亚使馆
+61-2-6228-3948
驻悉尼总领馆
+61-2-9550-5519
驻墨尔本总领馆
+61-3-9824-8810
驻珀斯总领馆
+61-8-9221-3729
驻布里斯班总领馆
+61-7-3012-8090
驻阿德莱德总领馆
+61-8-8268-8806
驻澳大利亚使馆提醒在澳中国留学生安全租房
安全提醒
赴澳留学,许多人会选择租房居住。为了使您在澳居住得安全舒心,驻澳使馆特别提醒您注意以下事项:
01
寻找房源时警惕欺诈。建议通过正规机构获取房源信息,网络中各种租房信息真假难辨,务必警惕明显低于市场价、或者存在违规改造等有安全隐患的房源。警惕虚假房源,注意核实房东身份、房屋证明等,谨慎预付房租和保证金。
02
务必签订正规房屋租赁合同,在未仔细阅读、理解并接受租约条款前,勿轻易签署。如有疑问或顾虑,建议向专业律师咨询。协商好水电气等各项支出,保管好相关支出收据及押金收据。
03
履行合同规定义务,爱护房屋家具设施,不要擅自对房屋设施进行改动,切勿拒交房租。
04
尊重合租人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起居。不要介入合租人隐私或家庭事务。与邻居和睦相处,注意室内外卫生。不要制造噪音,特别是在深夜。
05
注意防范入室盗窃。外出及时锁好门窗,妥善保管现金、贵重物品及家门钥匙,避免放在显眼处引起窃贼注意。如家中被盗,及时报警,尽量记下可疑人员及车牌号等,首先保证人身安全。
06
注意防范火灾。安全用火用电,熟悉住处防火设备(灭火器、报警器等),并熟悉求生通道。一旦火灾发生,即时报警,并通过求生通道迅速逃生。
如遇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告知家人、朋友,必要时及时报警求助,或按领区拨打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联系电话
澳大利亚报警求助电话
000
(匪警、急救、消防共用)
112
(仅限手机用户拨打)
131444
(偷盗、失窃、一般交通
事故、财物丢失等突发情况)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
应急呼叫中心电话(24小时)
+86-10-12308
+86-10-59913991
(从澳境内拨打
0011-86-10-59913991)
微信用户还可通过小程序
“外交部12308”一键求助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领馆
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驻澳大利亚使馆
+61-2-6228-3948
驻悉尼总领馆
+61-2-9550-5519
驻墨尔本总领馆
+61-3-9824-8810
驻珀斯总领馆
+61-8-9221-3729
驻布里斯班总领馆
+61-7-3012-8090
驻阿德莱德总领馆
+61-8-8268-8806
驻埃及使馆提醒暑期赴埃旅游注意事项
安全提醒
暑期将至,赴埃及中国游客逐渐增多。近日,埃及政府再次延长紧急状态令三个月,鉴此,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提醒赴埃中国游客重视安全,加强防范,平安出行。
一、航班上注意事项
近年来,已发生多起赴埃航班上游客财物被盗案件。我游客乘机务必提高警惕,锁好随身旅行箱,并放置于可视范围内,现金、贵重物品和护照等最好随身携带,稳妥保管。
案例一:2019年1月,三名中国人结伴从香港赴埃,下飞机后发现携带的数千美元被调换成柬埔寨币,信用卡随后也被盗刷上万元。
案例二:2019年4月,某中国游客下飞机后发现,行李包内数千美元被调包成零钱。
二、机场注意事项
开罗机场安检遇排队人多时会较混乱,我游客财物被盗时有发生。此外,机场海关对入出境行李检查严格,严禁携带航拍器、遥控无人机、对讲机等无线通讯设备入境。严禁携带海参、海马、珊瑚、象牙制品以及进口药品等出境,违者处以高额罚款。
案例一:2019年3月,某中国游客在机场离境过安检时,由于人多混乱,手提包内现金被盗。
案例二:2019年1月,某中国游客出境违规携带海参被海关查获,被处以罚款。
案例三:2019年2月,某中国游客离境携带大量进口药品被海关查获,被处以高额罚款。
三、健康状况注意事项
埃及夏季高温酷暑,赴埃旅游请对自身健康状况有充分了解。老年人旅游建议由家属陪伴随行,随身携带应急药物,日程安排不宜过紧,避免疲劳旅行诱发疾病,谨慎选择潜泳、热气球等耗体力、精神紧张的旅游项目。
案例:2019年5月,某中国籍游客,年近8旬,赴埃旅游期间因劳累突发疾病,最终不治身亡。
四、旅游安全注意事项
因为安全风险极高,不建议在埃自由行。建议选择有资质的国内旅行社参团旅游。除沙姆沙伊赫(SharmEl-Sheikh)外,暂勿前往西奈半岛其它地区和黑白沙漠旅游。避免前往人烟稀少、治安较差、通信不畅或非正规景区旅游。如坚持前往,可能会面临极高安全风险。
案例一:2019年4月,某中国女游客赴埃自由行,与当地陌生男子交往过密,受骗至一偏僻屋内被强行拍照并勒索钱财,后经使馆出面救助终得以脱身回国。
案例二:2019年7月,某中国女游客在埃自由行期间,无视外交部与使馆发布的安全提醒,由“埃及朋友”带领前往巴哈利亚危险区域旅游,被该“朋友”索要高额服务费,随身携带的大量现金也被盗。
五、旅游拍照注意事项
埃及严禁在军警禁区、军事设施、政府机关等附近逗留或拍照。如遇军警检查,应主动配合,避免发生误会。
案例:2019年3月,某中国游客对一处军警办公大楼拍照,被警察拦截,经反复解释并删除照片后,才未被追究责任,但其旅游行程受到一定影响。
六、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埃及交通秩序混乱,路况差,车速快,道路未划行车线及斑马线,交通事故高发。旅游期间务必注意交通安全,避免夜间出行,过马路需格外小心。埃及车辆普遍不上保险,遇交通事故很难得到理赔。
案例:2019年5月,两名中国人自驾车从开罗前往亚历山大,与一违章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损毁严重,尽管是对方全责,但由于对方车辆无保险,导致索赔困难。
七、游泳注意事项
埃及周边海况复杂,海滩安全救护设施不健全,潮汐、旋流、潜流、离岸流等都是海泳的隐形杀手。霍尔格达、沙姆沙伊赫等地溺水事故多发,游客下海游泳或潜水需特别注意安全,潜水应有专业人员陪同。下海前请注意观察警示标识,如发现天气不佳、风浪较大、海滩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备、或未配备救生人员,请勿下水。
案例:2019年3月,某中国香港籍游客在霍尔格达,为营救一位中国溺水游客,不幸溺亡。
八、其它注意事项
女性游客在埃旅游期间,应结伴出行,避免单独行动。埃及是穆斯林国家,女性着装避免过于暴露,注意言谈举止,不与当地人有亲昵举动,以免造成误会。如遇性骚扰或其他纠纷,应注意保留证据,尽快通过旅行社或带队导游向埃警方报案。
如遇突发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埃及使领馆联系。
联系电话
埃及当地报警电话
+202-122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
应急呼叫中心电话(24小时)
+86-10-12308
+86-10-59913991
中国驻埃及使馆
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202-27363556
中国驻亚历山大总领馆
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2-01274571836
驻哥伦比亚使馆提醒在哥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安全提醒
近日,哥伦比亚波哥大市又发生两起针对中国公民的入室盗抢案件。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已要求哥警方尽快破案,并采取措施,切实加强针对中国公民和机构的安全保护。驻哥伦比亚使馆提醒在哥中国公民提高防范意识,注意住家、商铺防盗安全。如遇盗抢,务必保持冷静,在确保人身安全前提下妥善应对,并及时报警。
联系电话
当地报警电话
123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
应急呼叫中心电话(24小时)
+86-10-12308
+86-10-59913991
驻哥伦比亚使馆
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0057-3176370920
暑期赴韩国旅游注意事项
安全提醒
暑期已至,中国公民赴韩旅游进入旺季。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提醒注意以下事项:
一、谨防“不合理低价游”
韩国物价水平较高,如您准备参加的团体游价格明显低于一般市场价格,需警惕强制购物风险。请通过正规旅行社参加团体游项目,并签订旅游合同。旅游途中如遇纠纷,请拨打中国国家旅游服务热线+86-10-12301、韩国旅游投诉中心1644-0644进行投诉。投诉维权时注意保存好旅游合同,记住旅行社、领队姓名、电话及导游证号码,收集好相关证据,依法理性维权。
使馆近期发现在部分旅游纠纷中,有导游代替游客拨打领保电话时,串通个别旅行社人员冒充使馆领事,劝诱游客依照导游要求消费。在此,提醒赴韩游客,如需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请亲自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电话+86-10-12308/+86-10-5991-3991,或使馆领保值班电话+82-2-755-0572,勿通过导游联系。
二、美容整形注意事项
请谨慎选择中介机构,勿盲目听信广告及网络宣传,切勿通过非法中介联系整容医院,以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查询大韩整形外科医师会网站(http://www.prskorea.co.kr,有中文服务)选择有资质的整容机构就医。术前详细了解手术风险,签订正规合同,就手术事宜和纠纷解决等进行明确约定。术后妥善保管手术合同、发票和诊疗记录。如发生医疗纠纷,可通过韩国医疗纠纷调停仲裁院(电话+82-2-6210-0114,网址www.k-medi.or.kr,有中文服务)或法律渠道解决。
三、切勿携带肉类制品赴韩
韩国从6月1日起提高了对非法携带畜产品入境的处罚标准,携带猪肉类制品将被罚500-1000万韩元(人民币3-6万元)。近期已有中国公民违规携带肉制品入境韩国而受罚。请切记勿携带牛羊猪肉、香肠、血肠、饺子、肉脯、板筋、鸭脖、鸡蛋、牛奶等肉类、肉制品、蛋类及乳制品,以免影响入境和在韩停居留。
四、注意人身及财产安全
注意人身安全,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谨防“黑车”、“黑司机”。从事游泳、潜水、滑翔等较高风险活动时要详细了解安全风险,签订相关安全合同,防止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件。注意财产安全,保管好重要物品,丢失及时报警。警惕以“使馆”“公安”“海关”名义实施的电信诈骗。
贪小便宜露信息最终易入其骗局
安全提醒
在Y国留学仅一周
的林欣(化名)
生活被一通电话打破了平静
同一天,在M国
留学的赵蕊(化名)
也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
数日后
林欣因听信“高薪兼职”招聘信息,将自己的银行账号密码交出,被骗子反复操作转账,损失200多万元;
赵蕊因听信骗子“门槛低、回报快、获利高”的诱惑,在多个贷款平台以自己名义贷款,损失近100万元。
2017年下半年以来,针对海外中国公民的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现已覆盖东南亚、欧洲、美洲、大洋洲多个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海外同胞受骗金额已超过2.5亿人民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各类网络金融产品或经营活动不胜枚举,民众对通过网络进行金融交易或生产生活逐渐习以为常。近期,海外同胞因以经济利益为诱饵遭遇电信诈骗案件时有发生。
在此再次郑重提醒海外同胞:
“使馆”电话来联系提高警惕防猫腻
安全提醒
B国一个平静的傍晚
王强(化名)正欲前往超市
购买生活物品
突然手机响起,显示为
“中国驻B国大使馆”
带着疑惑,王强接起了电话,
一个柔美的女声响起
“您好,王强,这里是中国
驻B国大使馆”
……
数日后,驻B国使馆的领事官员接待了一脸懊悔的王强,原来当天那通电话的女声自称接到国内公安机关的通知,王强涉嫌非法洗钱案件,请其配合接受调查。来电人建议王强报警,并“热心”地替他转接到国内S市公安局国际特警小组,一位操持南方口音,自称为林警官的人接听,并通过要求小王下载所谓的“警用QQ”等社交软件,向小王发送了伪造的“警官证”“逮捕证”等,以坐牢等威胁要求受害人向“公安指定账户”转移资金用于清查。
2017年下半年以来,针对海外中国公民的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现已覆盖东南亚、欧洲、美洲、大洋洲多个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海外同胞受骗金额已超过2.5亿人民币。
“冒充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冒充公检法机关”“冒充快递公司”类的电信诈骗,通过谎称当事人涉嫌违法案件,并伪造相应法律文书,逐步骗取当事人信任。
(部分伪造的法律文书、证件,均为真实案件受害者提供)
在此再次郑重提醒海外同胞:
驻匈牙利使馆再次提醒旅匈侨胞严防电信诈骗
安全提醒
7月以来,中国驻匈大使馆陆续接到侨胞反映,近期有人自称“使馆工作人员”打来电话,称接听者有证件到期,需要在手机上输入信息以延期;或者自称是某国际快递公司“驻匈牙利办事处”人员,称接听者寄出的快递里被查出了违禁品,需要输入个人信息协助调查。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再次提醒旅匈侨胞和留学生朋友,近期电信诈骗活动再度猖獗,请务必提高警惕。使馆不会在电话里通知证件到期,不会要求侨胞在电话里透露个人信息,请您谨防上当。如遇诈骗,请及时报警。
联系电话
匈牙利报警电话 107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
应急呼叫中心电话(24小时)
+86-10-12308
+86-10-59913991
驻匈牙利使馆
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36-30-6925414
提醒在欧洲中国公民注意防暑降温
安全提醒
7月20日以来,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南部国家再度出现32℃以上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40-42℃。
据有关气象部门预报,受非洲北部副热带高压北伸影响,欧洲中南部将继续遭受高温热浪袭击,西班牙、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等国的部分地区将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法国、西班牙局地最高可达40℃左右。
目前正值暑假出国旅游高峰时段,外交部领事司提醒前往欧洲的游客和当地中国公民合理安排行程,减少最热时段户外活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如出现中暑现象,应立即停止活动,进行散热处理,及时补充水分,服用解暑药物,确保充分休息。
朝觐期间外国非朝觐旅客不能从吉达入境沙特提醒
安全提醒
据驻吉达总领馆了解,沙特政府规定,伊斯兰教朝觐期间(2019年7月13日至8月12日),持非朝觐类签证的外国旅客不能从吉达、麦地那等机场入境沙特,即使是持外交护照,也将被相关航空公司拒载。所有持旅游签证的航空旅客可通过利雅得(哈立德国王国际机场)或达曼(法赫德国王国际机场)入境沙特。如拟在朝觐期间入境沙特,建议提前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沙特驻外大使馆或领事馆联系,了解核实有关具体规定。
编辑|佛山外事微信编辑小组
来源|领保直通车、平安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