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问:
·这是什么?
这就是鱼灯,属于顺德的大良鱼灯
·那鱼灯又是什么?
鱼灯,以鱼为型,以竹为骨。
内燃灯烛,通体透亮,摇头摆尾,活灵活现。
小者双手可握,长者可达丈余,人们手舞灯,穿行闹市,争奇斗艳,观者驻足。
鱼灯,是清代民俗艺人送给顺德这片水乡的礼物。
·为什么要挂鱼灯呢?
鱼灯寓意着平安富有,挂上鱼灯象征着吉祥如意、年年有余。
大良鱼灯
起源
清末民国,顺德时和年丰之际,大良鱼灯会名动一时,成为与佛山秋色、沙湾飘色齐名的盛会,鱼灯制作技艺也备受推崇。
特点
大良鱼灯最显著的特点,是仿真度高。仿真度高低,直接体现艺人技艺的高低,精湛艺人制作的鱼灯,骨架大小、鱼鳞颜色恍如真鱼。清代诗人评论鱼灯时,曾多次强调灯形的逼真:“行过溪桥光照水,双双鳞影误真鱼”,能让“世人真假都难辨”。有关鱼灯制作技艺的比赛,也以精细度、逼真度作判断胜负的重要依据。
想必大家已经被这高颜值的鱼灯
给深深吸引住了吧
我们文渊的小伙伴们
就都深陷在这鱼灯的魅力之中
为此
我们对大良鱼灯
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
博物馆
7月13日上午,南方医科大学文渊团队与大良鱼灯在顺德区博物馆相遇。
大良鱼灯
在那里我们与传承人围绕着鱼灯的发展促膝长谈,近距离观欣赏了鱼灯的美丽,还亲手制作了鱼灯,体会到了鱼灯制作的不易。
与传承人的交谈
文渊团队小伙伴们亲手制作鱼灯
与传承人合影留念
传承人—潘师傅
当天下午,文渊团队派出四名队员前往传承人——潘师傅家中进行访问。在潘师傅家中,我们看到了更多栩栩如生的大良鱼灯。与潘师傅的交谈中,我们也了解到大良鱼灯的传承现状。
潘师傅家中各式各样的鱼灯
与潘师傅的交谈
大良鱼灯现状与展望
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下的顺德,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大良鱼灯,更不用说顺德以外的地方了。大良鱼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编者看来,原因有三:
1.没有持续独特的曝光率,传播方面遇到困难,许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大良鱼灯。
2.以传统方法做的鱼灯做工精致,与现代元素结合不足,传承遇到困难。
想必大家现在
对大良鱼灯
也有了简单的认识
麻烦大家花一点点时间填一下问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