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西城片区是茂南区正在倾力打造,集生态宜居、旅游度假、文化教育于一体的星级城区,也是茂名教育的新高地。该片区学校林立,广东省一级学校、茂南区重点中学——茂名市第五中学即坐落其中。在这所百年学府,一代又一代的五中人凝心聚力、奋斗耕耘,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续写教育教学的新华章。2019年高考,该校传来喜讯,成绩再创新高,该区理科类前11名,文科类前9名均落在该校,各批次上线率均居该区同类学校第一。
悠悠百余载 代代薪火传 茂名市第五中学是粤西地区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全寄宿普通高级中学。百年办学,人才辈出。1914年,粤西地区有识之士梁冠文等募捐建校。其间七次易名,三次迁址,从茂名县私立茂南初级中学发展壮大到现今的茂名市第五中学。2014年8月,学校从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打铁街搬迁至茂名市西城区桂园小区西城北路1号。 五中是革命的熔炉。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里,大批师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立下时代功勋。大批进步青年学生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叶福兴、谭仲材、李淑明、易慧玲等,他们用鲜血谱写了壮丽诗篇。 五中是文明的摇篮。100年来,数代园丁,诲英育贤,谱写不朽教育华章;无数学子,卧薪尝胆,砥砺万千英才。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人才辈出。有政界人士许光辉、张辉、江小明、江流晋、吴寿炎等大批厅级干部;文化硕儒有北大才子、原中学语文教材编审张厚感等;实业英才有陈志森、周炳新、李吕华、陈宇、戴学济、陈高文等;顶尖大学“骄子”有清华大学梁福、陈富汉,人民大学陈志仁,复旦大学梁岚雨,中山大学张华强、张衍松等。他们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创造了辉煌的人生,为家乡的建设、民族的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党政重教育 发展新跨越 新五中是茂南区委、区政府根据创建教育强区以及普及发展高中教育的要求,结合全区学校布局调整的需要而设立的重点项目。学校按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于2013年4月动工建设,2014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从此,五中迈上了发展的新里程。 五中校园占地面积9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办学规模为72个教学班,3600个学位。校园按高标准设计,由入口广场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园林休息区五大功能区块组成。入口广场区以校门入口内绿化广场为主体,沿纵向轴线展开,气势壮阔。教学区是学校组成的核心区,由教学楼、科学楼、行政办公楼、图书馆、音乐馆、美术馆一系列建筑群组成。运动区位于整个校园的西面,由体育馆、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游泳池和主运动场组成,相对比较集中,靠近学生生活区,便于管理和社会化开发。生活区由学生生活区和教师生活区组成,布局科学合理。园林休息区在教学楼和音乐馆、美术馆之间的地带,设有文化长廊、生物园、地理园和读书公园。园林休息区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创造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学校还建设了国学荟萃苑、美术长廊和才艺展示大舞台。通过国学精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美术长廊展示师生的优秀作品,凸显绘画特色学校的风采;才艺展示大舞台则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这些无不体现出学校突出个性、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学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突出特色,追求卓越”的理念。实行“全寄宿”、“全封闭”、“区域管理责任制”和“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能。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该校先后多年被评为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茂名市治安事故为零学校,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重立德树人 促内涵发展 茂名市第五中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注重提升德育质量,以思想道德、法制纪律、养成教育、心理教育为重点,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教育网络。注重提升教学质量,坚持因材施教,教学模式以“诱思探究教学”为主,变教为诱,变学为思。注重在学生中形成竞争机制,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基础,学练结合,真正做到“教学质量全面抓,教学管理全程抓,教学对象全体抓”,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普通生与特长生齐头并进的办学目标。 该校注重提升第二课堂活动和特色教育质量,目前,学校共成立有28个社团,学校安排教师积极指导各社团常年开展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注重提升后勤服务质量,该校坚持“一切服务于教学,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宗旨。学校食堂实行标准餐菜式与自由选择菜式相结合,做到营养科学搭配、美味可口;教室24小时供应开水,宿舍全天供应热水;学生宿舍楼配备足够的教官和生活指导老师,强化宿舍内务、卫生、安全管理。学生吃得放心、住得舒适、学得安心,学校已成为莘莘学子实现人生理想的求知殿堂。 拳拳赤子心 殷殷母校情 百年来,五中人奋发图强,与时俱进,赢得桃李盈门、芝兰满室。莘莘学子情牵母校,关心母校的发展。在校友们的积极协助下,该校于2014年10月正式成立了“茂名市第五中学校友委员会”和“茂名市第五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并得到企业家陈志森、周炳新、李吕华、陈宇、陈高文、黎广贞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校友的积极响应,募集到教育发展基金2300多万元。基金用于奖教奖学和助教助学,并实行专户专账管理,设理事会及校友监督委员会。 基金会制定出《茂名市第五中学奖教奖学方案》,设立进步奖、升学奖等奖项,各类奖项奖金丰厚,奖励面广。奖励优秀教师、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生和救助特困教师。通过奖励措施,激励教师爱岗敬业、安教乐学、追求卓越,同时吸引优秀教师到该校任教,学生奋发向上、勇于拼搏,从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 据悉,市五中教育发展基金会2014-2019年共累计发放奖教奖学金640多万元,奖励了900多人次。今年对教学成绩优异的阮玉颜等129名教师,陈文涛等110名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奖励总金额150多万元,其中上省优先投档线的10名学生每人奖励1万至2万元不等,营造了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 甘洒辛勤汗 浇得满园春 “赢得教师才能赢得21世纪的教育”,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市五中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培训,积极支持教师学历提升和各级培训,实行全员提升计划,促进该校教师队伍综合能力的提升。该校现有专任教职工22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6人,高级教师43人,中学一级教师15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大部分教师获得省、市级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仅近3年来,就有100多人次荣获省、市级各类奖项和荣誉。在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学生的努力下,该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近3年,16人次在全国基础教育英语综合能力竞赛获奖,其中陈婷婷、廖振泳获得一等奖;3人次在第二十五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110人次在广东省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获奖,其中2015年陈宗森同学获得省级一等奖;30人次在茂名市“口语易杯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获奖,其中戴志杰、林嘉敏两位同学在茂名市第四届比赛中成绩优越,获得特等奖;陈显奇、黄茵茵、李浩源、叶家晓获得一等奖;5人次在茂名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获奖。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市五中校友委员会及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下,校长陈玉琳带领全体师生努力拼搏,高考连创佳绩,走出了“三流生源育一流成绩,低进高出,平进优出,沙里淘金”的办学之路。今年优先投档线的学生中有6名学生入学时的成绩在600分以下,音、体、美考上重点院校的13名学生入学成绩大部分是300、400多分。其中陈文涛同学中考511分入学,高考573分上高分优先投档线,吴丽源同学中考573分入学,高考546分上高分优先投档线,还有一大批低分入学,高分上重点大学、本科院校的事例。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平进优出,沙里淘金”的成功跨越,打破了“唯生源论”,展现了茂名市第五中学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百年甘洒辛勤汗,浇得满园春色浓。一届届学校领导班子和一批批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茂名市第五中学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校风和育人文化,蓄积了丰富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精髓,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做到了优良精神传承与现代先进思想的有机结合,延续了百年名校辉煌。时逢盛世,五中迈上新的发展时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相信在茂南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努力拼搏下,正在努力向办成全市乃至全省最具竞争力的品牌学校迈进的茂名市第五中学,凝心聚力谋发展,和衷共济谱新篇,必定会迎来下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百年。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吴捷 陈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