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治疗服务
前言
压力治疗技术从最初Fabricine提出的将瘢痕加压可以促进手功能恢复,到现在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我国压力治疗技术起步较晚,在2000年前后开始将压力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康复,取得显著效果。
1
什么是压力治疗?
压力治疗又称加压疗法,是指通过对人体体表施加适当的压力,利用机械压力影响疤痕生长以预防或抑制皮肤瘢痕增生,防治肢体肿胀的治疗方法。
压力治疗是经证实的防治增生性瘢痕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常用于控制瘢痕增生、防治肢体肿胀、预防深静脉血栓和促进截肢残端塑形。
压力治疗常用的方法
01
绷带加压法:
一般在使用压力衣加压前通常使用绷带进行加压治疗,此方法包括弹力绷带加压、自粘绷带加压、筒状绷带加压、硅酮弹力绷带加压。
此方法一般在早期使用较多,因此期肢体创面较多,无法进行压力衣穿脱。优点为价格低廉,清洗方便,易于使用,缺点为压力大小难以准确控制。
02
压力衣加压法:
通过制作压力服饰进行加压的方法,包括成品压力衣加压法及量身定做压力衣加压法。量身定做的压力衣因通过准确测量和计算,所以合身,压力控制良好、穿戴舒适,尤其是对于严重烧伤肢体变形者。
2
量身定做的压力衣制作流程
以压力手套制作为例:
❂1 采集手部轮廓
❂2 分别测量手腕、手掌及五指维度
❂ 3 选择合适的缩率设计图纸
❂ 4 画出纸样
❂ 5 裁剪布料
❂ 6 缝制
❂ 7 如有需要配置虎口和指蹼压力垫
❂ 8 试穿手套
❂ 9 交付使用前宣教
❂10 定期随访
3
压力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01
增生性疤痕
适应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疤痕,包括外科手术后的疤痕和烧伤后的增生疤痕。
02
水肿
适应于各种原因所致肢体水肿,如偏瘫肢体的肿胀,淋巴回流障碍的肢体肿胀、下肢静脉曲张性水肿、手术后的下肢肿胀等。
03
截肢
用于截肢残端塑形,防止残端肥大皮瓣对假肢应用的影响。
04
预防性治疗
① 烧伤:预防烧伤后21天以上愈合的创面发展成增生性疤痕及预防疤痕所致的关节挛缩和畸形;
② 长期卧床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③ 久坐或站工作者;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禁忌症:
1 治疗部位有感染性创面:此时加压不利于创面的愈合,甚至会导致感染扩散。
2 脉管炎急性发作:因加压加重了局部缺血,使症状加重甚至造成坏死。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加压有使血栓脱落的危险,脱落栓子可能导致肺栓塞或脑栓塞。
4
压力治疗的应用原则
1)早期应用原则:
应在烧伤创面愈合后尚未形成疤痕之前就开始。一般10天内愈合的烧伤不用压力疗法,10-21天愈合的烧伤应预防性加压包扎,21天以上愈合的烧伤必须预防性加压包扎,已削痂植皮的深Ⅱ度、Ⅲ度烧伤应预防性加压包扎。
2)合适的压力/有效压力:
一个月后,压力会下降50%,所以应定期向治疗师复诊。
3)长期使用:
对于可能增生的疤痕,从创面基本愈合开始。持续加压至疤痕成熟,一般需1-2年甚至3-4年。另外长期使用也指每天应用的时间长,应保证23h以上有效压力,只有在洗澡或治疗时才解除压力,每次解除压力时间不超过30-60分钟。
压力衣穿着方式
1 穿压力衣前,要有个适应性试穿的过程,可从每日四小时开始,然后日递增四小时,直至全日二十四小时穿戴。
2 每个病人配备2-3套压力衣,每日做替换、清洗。
3 在洗澡和涂润肤油时,可除去压力衣,但在半个小时内应穿回,每天穿戴23H以上。
4 压力衣应穿至瘢痕成熟,一般需6个月到两年。
压力衣保养及注意事项
压力衣应采用中性肥皂于温水中洗涤、漂净,轻挤去水分,忌过分拧绞或洗衣机洗涤;
压力衣应于室温下自然风干,切勿用熨斗或直接爆晒于日光下;
压力衣应尽量避免弄污或损坏压力;
当压力衣变松时,应及时接受压力衣受紧处理或更换新的压力衣;
定期复诊,检查压力衣的压力与治疗效果,粗略的估测方法是可以插进一个示指为适当压力。
不良反应及处理
1 压力衣摩擦疤痕导致的皮肤损伤
处理方法:可在压力下加一层纱垫,四肢可用尼龙袜做衬,减少压力衣和皮肤之间的摩擦,出现水泡后,抽出其中液体,涂以龙胆紫。只有破损严重或创面感染时才解除压力。
过敏:
一小部分人可能对织物过敏,发生皮疹或接触性皮炎。可加一层纱布进行预防,过敏严重者可考虑其他方法加压。
瘙痒严重:
尤其是在起始的1-2周。可能与织物的透气不良、皮肤出汗、潮湿、化学纤维的刺激有关。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瘙痒可在压力作用下减轻。
肢端水肿:
主要因近端使用压力而导致肢体远程血液回流障,造成远端血液回流障碍。处理方法:如近端压力较大,远端亦应加压治疗,如穿戴压力手套或压力袜子。
发育障碍:
见于儿童,此外如压力使用不当可引起手部掌弓的破坏、鼻部塌陷、胸廓横径受损出现桶装胸等。处理方法:预防为主,使用压力垫和支架保护易损坏部位,如鼻、耳、手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