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瞬间】1970年,沙岗墟复办,中山繁荣的特色集市

中山档案方志
+ 订阅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在党的带领下,在各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7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幅壮阔流动的时间版图,中山作为名人故里、珠三角中心城市,其发展蜕变是版图中耀眼的一块。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人和守护者,它承载着新中国的记忆,记录下了许多难忘的瞬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山档案方志结合馆藏档案史料、历史老照片,推出“70年·瞬间”系列栏目,为大家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那些令人难忘的瞬间。

1970年,石岐沙岗墟迁到今悦来中路与中山路交界的花圃周围复办,这个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农贸市场,在1966年被关闭后又回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沙岗墟的原地

石岐沙岗墟在哪里?几乎每个中山人都会冲口而出:“在起湾道。”甚至港澳、珠三角的人都答得出。但如果再问为何叫“沙岗墟”,恐怕能答出的人就没有几个。

现今起湾道旁沙岗墟的标志,摄于2009年

(中山市档案馆藏)

其实人们所称的沙岗墟,是指历史上设在中山石岐太平路维新街口至莲塘街口一段路上的集市。昔日莲峰山西侧(今莲塘街口)一带有一小丘,名为“沙岗”,集市墟就在那里举行,故称之为“沙岗墟”,后来,不管它迁徙至何处,仍被民间称为沙岗墟。

太平路的维新街,摄于2001年

(中山市档案馆藏)

要考证沙岗墟的准确历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明代洪武年间,城中迎恩街(今孙文中路工人文化宫一带)已是中心旺区。为规划长远发展,县衙相关部门采取了旺市西移、墟市东挪的经济策略,即鼓励商贾大户到现今孙文西路步行街一带做大生意,地摊小贩则在现今太平路一带做小买卖。太平路旧时地处香山县城的城乡结合部,铁城北门刚好设置于此(榕树头附近),是出入县城的交通要道,自然具备了成立墟市的基本条件。明弘治元年(1488年),县衙规定将农贸墟市集中在东附廓(约于今市人民医院门前),名曰“东门墟”,集市期定为逢农历三、六、九举办。

太平路口,摄于1997年

(中山市档案馆藏)

有些版本《香山县志》记载:“光绪十八年创设沙岗墟”,其大致依据是农贸集市迁到太平路一带后,经官府认可将原东门墟改叫“沙岗墟”,官方文件有了“沙岗墟”这个名词。

太平路的猪糠厂街,摄于2001年

(中山市档案馆藏)

今天,我们还可从太平路一带的卖鸭街、猪仔街、猪糠厂、猫儿狗儿巷、蓑衣街、染布巷等直白的旧地名中得以旁证。这些名称,顾名思义地记录着当时作为农副产品交流市场和家庭手工作坊在那里曾有过的繁荣景象。

太平路的猪仔街三巷,摄于2001年

(中山市档案馆藏)

几经变迁

清代康熙年间,随着对外贸易的开放,加上中山历来是鱼米之乡等诸多因素带旺了墟市。在榕树头至莲塘路口千多米长的地界上,“小墟日日有,大墟三六九”的沙岗墟开始在四邻八乡中声名鹊起。每逢墟日,沙岗墟东西两头可谓人流如鲫,一天下来趁墟者多达万人,其数量差不多是县城常住人口的五分之一。为方便农民的水上运输,沙岗墟一度迁往十八乡(今渡头村),但后又觉不方便城中居民,继又迁往城南麻洲街、南洲街、码头街一带,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山老人仍将这一带叫做“新墟”。后来,沙岗墟由城南回迁东附廓。当时集市买卖以谷米、种子、种苗、饲料、柴芒、草药、竹器、土布和农副产品为主。

拱辰路与太平路交汇处——榕树头,摄于2001年

(中山市档案馆藏)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策不允许二道贩子转手买卖,农民在上午直接入墟出售农副产品,下午买生产资料或生活用品回村,沙岗墟比以前更旺。1954年国家开始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58年农村开展“公社化”运动,几年间墟市渐渐零落不存。1962年,国家实行经济调整,计划外超任务农产品上市,沙岗墟有所复苏。文革期间,墟市全面关闭。1970年,石岐沙岗墟迁到今悦来中路与中山路交界的花圃周围复办,后又迁到湖滨路。后来,为了破“四旧”,全佛山地区统一改新历1、6号为墟期,农民难以习惯,墟市陷于瘫痪。

1958年,沙岗墟改墟期的通告

(中山市档案馆藏)

直到1978年,政府逐步放松市场限制,全面恢复了集市贸易,人工湖畔的沙岗墟上的产品交易才日渐活跃。沙岗墟真正重新兴旺起来,还是1985年迁回太平路榕树头一带的时候。80年代,莲峰新村、柏苑住宅小区落成,本着方便群众和疏导太平路交通的目的,1989年沙岗墟迁到柏苑路,1994年又迁往竹苑新村东苑路。这段时间沙岗墟交易的商品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大多数群众都烧蜂窝煤,三鸟种苗都进行专业人工孵化,昔日的芒草柴火、鸡鸭种苗已退出市场,随之增加了日杂工业品,服装开始占据一定比例。市场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沙岗墟摊档

(中山市档案馆藏)

公园式的集市理念

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显而易见的标志就是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沙岗墟依旧保持着它的热闹与兴旺,但十年内的三次搬迁,使政府不得不考虑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式。

1998年,沙岗墟乔迁典礼现场

(中山市档案馆藏)

1998年10月3日,位于起湾北路、设计为花园集市的新沙岗墟正式开业,这是一个以全新理念设计的现代集市。

1998年10月3日落成的公园式集市——沙岗墟

(中山市档案馆藏)

位于西面主入口的巨大榕树使人想起昔日太平路榕树头的情怀。钟楼式建筑原计划做沙岗墟历史博物馆,虽未实现,仍不失为一个好理念,因为内里就是鲜活的历史见证。这里以椭圆形下沉式广场为中心,中间为墟场,设有固定摊位三千多个;南面是花鸟鱼虫、盆栽植物区,一排固定建筑是综合市场,外边的街道还有杂货商铺;北面是旧古市场;东面是临时摊位区,服装、干货、农副产品、水果、海鲜鸡肉各区设置合理。配套设有停车场、绿化带、餐饮、娱乐、酒店等。文化广场、烧烤场亦是一大特色,喜庆节日更有文艺演出或电影放映。墟场外设有公共汽车总站,连接市内各地,方便市民赶集。

沙岗墟2012年迎春花市现场

(中山市档案馆藏)

每逢赶墟日,市场摆摊设档,最旺时有2000个卡位以上,人流量最高达5万人,每年的迎春花市更是热闹非常。

逛沙岗墟的乐趣

北方有“赶集”,广东有“趁墟”,这是中国农耕社会的旧俗,随着城市品位的提升,“沙岗墟”这旧俗却并未被湮没,不仅保留着传统的特色,还跟着时代的步伐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了中国民俗的鲜活遗存。

沙岗墟迎春花市的春节饰品摊档,摄于2014年

(中山市档案馆藏)

“小墟日日有,大墟三六九”,喧沸热闹的卖场,极具传统特色的交易方式,这就是沙岗墟的魅力。现在的沙岗墟仍有卖农产品的地摊,价廉货鲜的水果依然吸引了不少市民,民间的汤料、草药还是这里齐全,甩平货的农杂贸市仍受普罗大众欢迎。一些别处难觅的旧货杂件、玩赏收藏的花鸟鱼虫,甚至类似旧日江湖卖药的奇腔异调推销手法,都构成了浓厚的坊间民俗市井风情。

沙岗墟2012年迎春花市现场

(中山市档案馆藏)

随着时代的进步,沙岗墟有了不少固定摊档。家庭盆栽植物、花市是市民的首选。售卖更多的是廉价服装,其中不乏国际名牌的货版、外贸的余退货尾,当然也少不了夹杂其中的假冒伪劣商品,是否能淘到货真价廉的好货,就全凭你自己的眼光和口才了。

沙岗墟迎春花市一角,摄于2014年

(中山市档案馆藏)

生活趣味、乡土情怀,是民俗文化的元素,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精神依归。北京城有琉璃厂、潘家园,南京有夫子庙,上海有城隍庙,香港有摩罗街,而中山,也有一个沙岗墟。

中山的民俗品牌

中国的传统集市,到现在能存在于城市间的已经不多了,特别是几经搬迁仍然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更为罕见,这种生命力并不因位置的改变而消逝。沙岗墟这种在现代城市中鲜见的市场形态,已成为了中山市民身边一道亮丽的风景。

沙岗墟2012年迎春花市的年桔档口

(中山市档案馆藏)

而这一道风景,其吸引力已辐射到了整个珠三角,不少港澳居民对其亦情有独钟。每逢假日的墟期,经常可见专程前来的旅游大巴,这里已成为了一些外地旅行团的固定景点。

沙岗墟见证了中山几百年来城市的变迁,既体现了中山市容市貌的变化,也记录了中山经济发展的过程。

逛沙岗墟迎春花市市民

(中山市档案馆藏)

对于中山的居民和外地的游客而言,“沙岗墟”这三个字已经是一个品牌。在那里,我们可以找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可以缅怀昔日逝去的时光,可以觅得现代大商场没有的稀缺产品,可以享受田间收获的新鲜,可以体验自由议价的亲切,这就是沙岗墟的魅力和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

本文内容来源于《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中山纪事》中山市档案馆编著,执笔:孙幸。本文在原文基础稍作删减。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