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布第三批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广东三案例入选

南方杂志
+ 订阅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史成雷

近日,商务部召开“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情况及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专题发布会,正式发布了由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总结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

商务部专题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商务部网站)

据统计,2015年以来,由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总结印发供各地借鉴的“最佳实践案例”共三批、合计43个。本次发布的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共有31个,涵盖上海、广东、浙江、湖北、陕西、辽宁等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广东自由试验区共有三个案例入选,分别是以信用为核心的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供电服务新模式。

2015年、2017年,自由贸易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第一批、第二批先后公布,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政府智能化监管服务模式、“企业专属网页”政务服务新模式等案例先后入选。据了解,截至2019年4月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四周年之际,涵盖三大片区的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共形成了456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向全国复制推广33项。

案例

以信用为核心的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

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以下简称“前海蛇口片区”)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围绕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新体制的目标,初步建成前海蛇口片区公共信用平台,重点开发建设公共信用平台的核心板块——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并于2017年12月正式上线运行,实现服务政府事中事后监管与“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目的。

据了解,前海蛇口片区公共信用平台归集深圳市74个政府部门和市场机构的信用信息,包括来自深圳市发展改革、市场监管、公安、法院、税务等部门和平安集团、工商银行等机构,以及涉及前海蛇口片区所有十几万家企业的超过1500万条数据。同时,前海蛇口片区充分汇集企业经营过程中在市场监管、税务、法院等政府部门产生的行为信息,对大数据监管模式等内容进行重点研究,从行政处罚、不良行为及贡献等3个方面进行深度刻画,对片区内所有企业按照信用风险等级划分了 A、B、C、D 四个等级,并根据每个类别的信用状况配以相应信用评价,辅助建立了企业预警子模型,帮助监管部门有效识别企业信用评价结果、精准投放执法力量、提高监管效率。

此外,前海蛇口片区以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为各执法部门提供监管支持为切入点,支持各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随时上传执法信息、场景,实现数据共享、监管互助的工作需求,避免各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重复性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

2018年6月,“前海开发以信用为核心的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项目获得全国信用应用十大实践成果奖,并在第二届中国城市信用高峰论坛发布,在深圳“两建”评选中,该项目获评2017年十大最具影响力工作。

案例

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依托广州商品清算中心,成立省级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以下简称“防控中心”),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的风险监测防控网络。

防控中心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专业化管理”模式,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初步建成功能齐备、模式创新的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系统——“金鹰系统”。该系统主要涵盖主动识别、监测预警、金融广告监测、非现场监管、风险处置管理等十大平台。

2018年,防控中心积极推进“金鹰系统”在广东全省的布局,截至2019年3月,佛山、东莞、惠州、汕头、河源、湛江等15个地市已与防控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同时,防控中心还积极探索系统的全国推广,已与吉林、贵州等省份以及哈尔滨、齐齐哈尔、赣州等城市建立合作关系。

截至2019年3月,防控中心已对接全国约3亿个市场主体信息,并对25万余家重点目标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和风险评级,排查出风险企业及异常企业共2036家。防控中心主动发现非法金融活动企业超过1000家,精准识别省内非法金融活动企业共737家。

此外,防控中心还编制了地区涉众金融风险指数。以广州市为例,该风险指数从2017年底的71.6下降到2019年3月的63.35,整体呈逐月下降趋势。

案例

供电服务新模式

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以下简称“横琴片区”)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南方电网公司的支持下,于2018年2月25日发布《横琴片区供用电营业规则》,开展供电服务创新,在提升“获得电力”优质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横琴片区供用电营业规则》实施后,用电报装过程中,横琴片区用户与电网企业的交互环节从实施前的5个简化为2个,用户所需提交资料从11项大幅减少为2项。用户平均接电时间从46工作日缩短到36个工作日,其中,200kVA(千伏安)以下的小微企业缩短到5个工作日。实现了用户办理业扩报装省时、省力、省钱。

此外,横琴片区全面实行全口径用户业扩投资界面延伸到低压接入,用户接电费用零成本。每年节约用户投资2.6亿元,并可节省用户大量的后续运维费用。横琴片区实行电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维护,减少以往用户因对自身电力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配网故障,有效提升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2018年,横琴片区用户平均停电时间0.64小时/户,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按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模型,横琴片区“获得电力”的程序、时间、成本、可靠性等指标大幅进步,根据2019年3月世界银行上线的分析系统估算,“获得电力”单项指标排名全球第7位。

本文责编丨郭芳

统筹丨戎明迈

编辑丨李卓华 莫群

校对丨华成民

实习生丨杨婧尔 蒋源 张雨 诸晓敏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