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高考,黄冈中学广州学校(文中简称“黄广”)的成绩再刷新高。重本率高达81.5%的教学成果,吸引了社会更多目光。
“黄广”的优秀绝非偶然,它的跃变从2016年开始。人工智能的应用,让它实现了个性化教与学,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如今黄广高中的教学成绩,已稳居广州民办学校第一的位置。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让教学变得无限可能。今年5月,广州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而“黄广”无疑是广州智慧教育的一个缩影。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信息化技术和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和要求。而“黄广”在这些方面都做了很多年的探索。为后来者提供宝贵经验,未来可期。
A.I.赋能教育 高考重本率达八成
在中学教育竞争激烈的广州,黄冈中学广州学校近三年的教学成果很亮眼。
副校长孙传华直接告诉记者他们的“法宝”是:个性化教与学。在A.I.赋能之下,学校实现了个性化教与学,通过师生的努力,在教学上得以实现“弯道超车”。
今年高考,胡易钒、朴惠敏两位同学以优秀成绩获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资格。但更令人关注的是他们所在的“黄广”高考重本率达81.5%,比去年(2018年)提升了9%,而两年之前,2017年该校的高考重本率是61%。
回看学校近年教学“曲线”,不难发现其转折点始于2015年。这一年,学校开始走上“智慧教育”之路。引进科大讯飞的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智能化、交互式、可跟踪、全流程的个性化教育教学体系。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之下,老师“因材施教”,成就了黄冈中学广州学校今日的辉煌。
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副校长孙传华接受媒体采访
拥抱人工智能 教育质量逐年攀升
与其他行业一样,现阶段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观望者众。黄冈中学广州学校为何如此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副校长孙传华给出了理由。
“每个学生的学习困惑是不同的,分数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我们不甘于只看到现象。”孙传华说,同样考80分,不同学生得失分原因都不一样。我们需要发现每一个分数背后的本质,进行个性化教与学,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成绩。
为此,当年该校领导班子到过考试院、教研院等单位寻求指导,就是想找到办法,帮助教师团队实现个性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最终,2015年7月,学校与科大讯飞开启合作。
自那时起,学校陆续引进了智学网和个性化学习手册,颠覆了传统教学方法。智学网帮助老师实现了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与学;个性化学习手册更是让学生脱离重复的题海战术,提高学习效率。
于是,人工智能在教学中全面应用,学校教学成绩也逐年攀升。
教师减负增效 课堂效率得到提升
智慧教育给这所学校的教学带来很大变化:备课时间平均减少53%,批改作业时间平均减少42%,通过数据分析、科学工具、精准讲评、将课堂效率提升至少30%……
智慧教育系统就如一位得力机器人“助手”,帮老师“减负”,提高老师工作效率。“考完试,智能阅卷系统当晚出成绩,不存在要批卷到凌晨两三点的现象了。”高三数学老师于勇延介绍。
改完卷子,系统还会统计学生的错题情况,为老师接下来点评试卷提供“查漏补缺”的依据。“过去这些统计工作都是老师人工完成,在改卷过程中,备上一张大表,边改边统计全班、全年级学生的错题情况。”于勇延说。
有了人工智能教育信息系统,老师课堂效率也提高很多。“以前点评一张试卷是漫天撒网,可能要讲上两到三节课。现在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删掉重复或全班都已经掌握的知识点。点评一张试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45分钟就能讲完了。”于勇延对此深有体会。
教学回归个体 学生获得更多关注
人工智能解放了老师的基础劳动力,并不意味着当老师更轻松了。
在“黄广”,老师的精力转移到“关注学生个体”,去帮助不同的学生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个性化教学让胡易钒同学的成绩更易取得突破
A.I.赋能之下,黄冈中学广州学校的高考,开始寻求“中国顶尖学府”的突破。“我们发现部分优秀学生用常规方法培养已经’吃不饱’了,要想冲刺清华、北大,他们需要个性化培养和助攻。”高三级主任、语文老师朱建党老师介绍。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老师们有更多时间帮助这部分学生。
像胡易钒同学,老师评估他高考拿660分已经没有什么难度了。但他要想考取“清华”、“北大”,就需要把成绩稳定提高到680分以上。为此,教师团队在高考冲刺阶段,针对性地给胡易钒同学提供强化和辅导,帮助他“扫盲”和增强心理素质。
朱建党老师说,在黄冈中学广州学校,接受到个性化教学的学生不止胡易钒一位。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人工智能让“黄广”的其它同学也得到老师更有针对性的精力倾注,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一点,从“整个年级学生成绩大面积提升”中得以体现。
A.I.指出“硬伤” 老师“对症下药”
人工智能不仅辅助学校实现精准教学、高效管理,也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智慧考试。
(个性化学习手册帮同学更有针对性地清扫知识“弱点”。)
分享复习体会,胡易钒同学表示,智学网能够帮他删除大量重复无效的学习和作业,提高他的复习效率。“个性化学习手册会推送符合我,帮我提升的习题给我做。所以我在考试前,已经将薄弱的知识点清扫得差不多了。”
同样,考入北京大学的朴惠敏同学也跟记者分享了人工智能对她的帮助。“以前考试做错的题目,可能我们要花时间抄错题,集结成册。但是有了智学网,它会帮同学们整理归纳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错题手册。”
朴惠敏说,智学网还针对每位同学易错的知识点,举一反三地推送个性化学习手册,帮助同学知识“扫盲”。“可以省掉很多自己翻题海,找题练习的时间。”
7月16日,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实地考察了科大讯飞华南公司,他对科大讯飞个性化学习手册等智慧教育产品非常关注。考察期间,他全面了解了科大讯飞目前的智慧教育产品,除了个性化学习手册外,还包括能减轻老师负担的智能阅卷系统、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等产品。
广州推进智慧教育 提升教学质量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文件提到要“优化教学方式”、“完善作业考试辅导”、“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等意见。
“黄广”在这些方面都做了多年的探索,孙传华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帮助老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激发同学的创造性和对生活的热爱上,能让每位学生都可以被关注,被发现,进而让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智慧教育的“先行者”孙传华表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让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已实现“弯道超车”。
推进智慧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广州近年也在不断努力。今年5月,国家教育部正式下发通知,广州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到2022年,广州人工智能教育将覆盖全市学校。而“黄广”无疑是广州智慧教育领域一名从未止步的探索者和践行者,因为这里的教育者坚信,因材施教会让每一个孩子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校长专访】不讨论不怀疑 坚决执行智慧教育
作为辅助工具,人工智能教育系统已经在广东多所学校应用。统计显示,在广东省内,科大讯飞的智慧教育产品已经覆盖1453所学校,服务近40万师生。仅在广州地区,智慧教育产品已经覆盖498所学校,服务师生近8万人,华师附中、广雅中学、省实中学等知名中学均在使用。
为什么智慧教育在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应用得这么好?学校副校长孙传华道出“真相”。
“过去的教学,一直是一份教案、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智学网的引进,多少会对学校的教育理念产生很大的冲击。”孙传华说,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开始时的做法是:“不争论、不怀疑、不犹豫,就是执行。”这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决定。
1、“事实证明当初决定是正确的”
孙传华说,现代教学不可没有个性化,而个性化教学就少不了人工智能的辅助。凭着这份“笃定”,学校在智慧教育之路义无反顾前行。
“一开始我们是难以接受的,觉得是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增加了工作量。后来使用习惯了,还觉得离不开人工智能了。”于勇延老师坦言,从2015年的怀疑,慢慢尝试,到现在的接纳、熟悉、依赖,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过渡。
“事实证明,我们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孙传华认为,人工智能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作用不一定是唯一的,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但是它的广泛使用,一定会使得我们“黄广”学校的教学个性化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从而对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2、“缩短年轻老师成长曲线”
人工智能在教学上功不可没。但教育也是经验行业,作为学校管理者,孙传华认为,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可以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曲线。
“在运用科技作为辅助手段方面,洽洽年轻人有优势。他们5年的成长高度,可能比老教师要高。”孙传华认为,在大数据的解读背景之下,年轻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焦点的关注,对数据的使用等方面能做到更极致。随着教育大数据的建成,一支主动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也将逐步炼成。
3、“学生更了解自己”
大数据分析系统在学校的应用,孙传华认为,如同医院的CT一样,帮助学校及时诊断学生、班级乃至全校学生学习的具体问题,进而对症下药。在教学上,它帮助教师更了解每位学生,也让每位学生更了解自己。
孙校长坦言,学校正在努力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辅助自主选课。学生可以利用智学网历次考试的数据分析,查看相对于其他同学的优势排名,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
记者丨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