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孩子利用暑假投身于补习班时,20名青少年参加了佛山举办的首个性教育夏令营。这些青少年大多数处于十二三岁,刚步入青春期。
在性教育夏令营的一节课上,孩子们围成一圈坐着,放置在教室中央的移动式屏幕正在播放一部介绍性行为过程的科普动画片,这是这群孩子第一次接触如此全面的性知识。
除此之外,该夏令营讲师曾丽萍还通过游戏、情景剧、影片等多种形式跟孩子们讲述生理知识、性别观、两性关系等,让孩子们坦然谈“性”,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价值观。
南方+记者实地走访了佛山首个性教育夏令营,那些羞于启齿的性话题怎么跟孩子聊?请戳视频↓↓
现状
家长不知如何向孩子开口
谈起性教育,“尺度是不是太大?”“现在开始会不会过早?”“性教育会不会使孩子性行为提前?”等是家长常见的顾虑。
但据美国古特马赫学院一项研究表明,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时间相对更晚。
另一方面,尽管很多家长已经开始认识到性教育重要性,但自己却不知如何跟孩子开口,如何把握性教育的“度”。
“对于孩子来说,‘性’是成长过程都会经历的一个环节。我清楚性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但羞于开口,也不知从哪些方面跟他介绍。”营员家长沈智轩妈妈说。她认为,夏令营提供了专门的心理老师给孩子进行指导,能为孩子带来更全面的知识普及。
对于当前很多父母对于性教育的态度,佛山市荣山中学心理老师、心悦工作室创始人魏媛媛将其归纳为一场“抓”与“逃”的博弈,“每个人觉得重要,但每个人都不会自己做。”
曾丽萍强调,对于孩子而言,其实性教育最好的老师是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时无刻的,父母的性价值观也会影响孩子。”
魏媛媛认为,虽然大家对于性教育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佛山性教育发展目前依然面临着课时缺位、师资力量薄弱、教材匮乏等问题。“有一些老师在讲授相关知识时并不专业,会给学生传递一些错误的信息。”她说。
与之相对的,是性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大。“现在越来越多家长开始主动找我咨询孩子的性教育问题,除了解惑,我还会向家长们推荐一些性教育相关的绘本以及书籍。”曾丽萍说。
不过,曾丽萍也指出,多数家长把对性教育的关注聚焦在性侵防卫方面,但其实更贴近生活的“两性关系”、“性别平等”等相关问题往往被忽视。
坦然谈“性”
接纳自己身体的变化,正确认识性行为
“倒霉了”“坏事了”......这些都是女性月经的俗称。很多女孩在生理期时会偷偷将小包卫生巾藏起来,不让其他人发现。
在佛山“非常男女”性教育夏令营课堂上,曾丽萍设置了一个特别的环节——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条内裤和一片卫生巾,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使用卫生巾。
“月经初潮对于女孩来说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这意味着一个女孩拥有了孕育生命的能力,而不是羞耻的、污秽的一件事。”曾丽萍说。她表示,设置这样的一个环节,是希望孩子们能大方地讨论这件事,让他们接纳自己身体的变化。
曾丽萍回忆,在女儿初潮的那个周末,她还为女儿准备了一个隆重的派对,和一百多位在培训课认识的朋友共同庆祝女儿初潮的到来。“我希望有一个仪式让她知道,月经初潮不是件开不了口的事情,是件很美好的事情。是她长大的标志,是值得庆祝和骄傲的。”
如果说月经是女孩性教育中必上的一课,那么性行为则是每个男孩和女孩在成长中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教授“性行为是什么?”的这节课时,曾丽萍先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请问大家是否知道自己是从何而来的?”“从垃圾堆捡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充话费送的”......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
随后,曾丽萍通过一部动画片展示了一对夫妻通过性行为让精子和卵子在一起,并孕育出小生命的过程。
为什么要明确展示性行为?曾丽萍表示,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家长都对“性”讳莫如深的时候,孩子们反而从互联网垃圾广告或其他渠道了解到了。
“与其让孩子接受错误的引导,不如我们大方地跟他们谈论“性”。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通过性知识,告诉孩子们如何对自己负责,并对他人负责。要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是好的性行为,什么是不好的。”她说。
青少年被性骚扰、性侵犯是很多父母担心的问题,面对类似情况如何保护自己?曾丽萍用情景剧表演的方式让孩子们进行讨论。
孩子们被分成三组,第一组学生模拟的是在公交车上,有人伸出了“咸猪手”,被骚扰的女孩子移开座位,并示意周边的人有人对其进行骚扰,“嫌疑人”落荒而逃;第二组学生模拟的场景是学校老师借辅导作业之名对女生进行骚扰,刚好经过的同学报告了校长并报警;第三组则是一位女生独自在空旷的海边散步,被人拉入小黑屋欲图谋不轨,最后女生大声呼救,周围的人及时赶到并报警。
曾丽萍对几组同学的应对方式进行点评。她说,孩子们的设想是很理想的,但在现实中,很有可能周围的人没有注意到,也可能并不会帮助。因此在遇到性骚扰时,首先是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可以通过离开等方式避免再次被侵犯,再寻求援助。她强调,不管遇到任何情况,都要把维护自己的生命放在首位。
纵深
什么是好的性教育?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性学专家方刚曾表示,性教育始于生命开始,终于生命终止。
魏媛媛从2007年开始接触性教育领域,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作为4岁孩子的妈妈,她从小就跟孩子普及性知识。她表示,原生家庭的状态对孩子就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性教育。
“我的孩子只有4岁,但他会问‘我怎么来的’问题。”魏媛媛说。让她觉得更有意思的是,在儿子和丈夫进行亲子共浴的时候,儿子会偷偷跑来问她关于生殖器官的问题,“为什么爸爸有两个‘鼓鼓’(阴囊),而我没有?”这种情况下,她直接告诉孩子,成人和幼儿的身体是不一样的,并告诉他生殖器官的专用名词。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给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关键时刻,只要孩子问到了,我就会回答。”魏媛媛说。她介绍,一般孩子从幼儿开始,就会对自己的性器官感兴趣,并有抚摸自己性器官的习惯。而很多家长会对其进行制止,甚至呵斥。
她表示,于孩子而言,这其实是一种探索行为。当孩子在完全了解自己的身体之后,就不再做类似的行为了。“对‘性’的羞耻是成人世界看问题的角度,孩子其实只是在探索未知的领域。不能因为成人的偏见而压抑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魏媛媛说。
佛山市儿童性教育社工、督导王宁自2013年开始从事全面性教育推广的工作,成为社会组织“女童保护”的一员,并致力于南海区性教育推广。她认为目前大多数人所认识的性教育不够全面,“例如‘生理知识’‘性侵预防’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更深层的是两性关系、性别教育。”她说。
事实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提到,全面的性教育包括关系、价值观、理解社会性别、暴力与安全保障、健康与福祉技能、人体与发育、性与性行为、人性与生殖健康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王宁认为,性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浅层次的性教育是教给孩子们知识,再深入一点的是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包括接纳自己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大方地说出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树立尊重自己、尊重生命的意识等;最高的层次是关乎生活技能,让孩子们忠于价值观,并拥有捍卫自己的价值观的能力。
■互动:关于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您有什么看法?
1、您对于青春期性教育的态度是什么? 不重要 一般 重要 很重要 2、您的孩子向您了解过性健康知识吗? 明确询问过 暗示过 从没问过 3、您是如何解答孩子性健康方面的问题的? 含糊其词或者转移话题 告诉他长大后就知道了 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4、您认为适合青春期孩子性教育的方式是什么?(可多选) 老师讲解 父母谈话 阅读图书 生活中潜移默化 提交
【撰文】汤晓微 盛正挺
【拍摄】汤晓微 杨馥铫 杨晖桃
【剪辑】李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