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头新生白鲸宝宝首展呆萌亮相,半岁体重已超200公斤

南方+ 记者

7月24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三头白鲸宝宝正式跟游客见面!经历了“鲸”生第一次脱皮后,半岁多的白鲸宝宝依然灰不溜秋,但已经好看很多了。据介绍,去年12月,这三头小白鲸在短短半个月内相继出生,属世界首例,曾引来国内外鲸豚专家和公众关注。

首展当天,通过全网征集的名字也尘埃落定,分别是“大白”“点点”和“迪迪”,与呆萌名字形成反差的是,白鲸宝宝们现在已经长成超200kg的小胖墩,比初生时增重5倍。

世界首次连续成功繁育的三头小白鲸,成长蜕变已超200公斤

珠海长隆生活着全国最大的白鲸繁育种群,共拥有三十余头白鲸。据悉,白鲸2008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物种”,因雌性白鲸一般要2-3年才生产一次,一胎只生一只幼崽,且怀孕和生产周期长达12-15个月,在野外的繁育难度大、存活率较低。珠海长隆成功诞下三头白鲸宝宝创造了人工繁育奇迹,在全球范围内非常罕见,为鲸豚类动物的保育研究提供了可持续性对比、观察、记录的新数据,进一步促进珍稀白鲸乃至鲸豚物种保护的发展。

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副总经理、鲸豚动物专家李湛伟介绍,从白鲸妈妈怀胎14个月,到如今健康成长,三头小白鲸长重了近5倍。刚出生时就重达50kg,目前去年12月17日出生的大哥“大白”(白鲸妈妈Lina小崽)已经220kg重,胖二哥“点点”(白鲸妈妈Yulia小崽)12月22日出生,体重一路领先已250kg,晚出生8天的小妹妹“迪迪”(白鲸妈妈Sophia小崽)体重达200kg,游客们可以通过体型大小来分辨它们。

“点点”出生时头部先露出,这属于比较危险且不太常见的情况,不过它打一出生就比同龄小白鲸个头要大一圈。拥有多年鲸豚保育经验的李湛伟分享,白鲸是哺乳动物,需要通过头顶上呼吸孔来呼吸换气,一般尾鳍先出可避免分娩时间过长导致窒息,当时24小时蹲守Yulia分娩过程的保育员们第一眼先看到“点点”的小脑袋,就为它“捏了一把汗”,非常担心它因为分娩时间过久会窒息死亡。幸好身体一直强壮健康的白鲸妈妈Yulia非常争气,从看到小崽头部到完全产出仅仅用了1小时就成功分娩,为世界鲸豚繁育提供了有趣发现和全新经验。

据悉,白鲸哺乳至1周岁后就开始吃鱼,哺乳期1.5~2年。三头小白鲸现在平均每小时吃2-3次母乳,并开始跃跃欲试“偷”鱼吃,平时饲养员喂食妈妈的时候,它们就守在旁边观察、模仿,经常淘气地朝专心喂食的饲养员喷水,让人防不胜防。大哥“大白”最喜欢藏猫猫,总是躲起来角落里让饲养员找。“迪迪”天性活泼好动、精力旺盛,总是踊跃地探索,每次都要过来抢鱼吃,每天可以吃上3-4条多春鱼,因为吃得多运动也多,所以体型看上去要“苗条”一些。而“点点”则性格温和,更喜欢把鱼当玩具,拿到鱼后一下子吸进嘴里,一下子又吐出来,乐此不疲。它们大概会在1-2岁时长出牙齿,然后逐渐断奶,待能稳定吃鱼就可以离开妈妈单独生活。

小白鲸半岁顺利合群,自主能力强

现场可见,三只白鲸宝宝时不时来一些“捣蛋”行为,有时趴在妈妈的脊背上不停地点头,还会故意游到妈妈身体后方,玩起捉迷藏。李湛伟介绍,白鲸是高度集群动物,社交活动十分丰富,喜欢聚在一起社交、游泳及育幼。“大白”、“点点”、“迪迪”从小在珠海长隆繁育基地跟妈妈生活在一起,来到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白鲸馆生活后很快就适应了,顺利合群后胆子也变大了。适应群居生活后,接下来还利于和成年白鲸学着如何发声来跟同伴进行沟通和交流,相信很快就能修炼成为“海洋中的金丝雀”,也能够尽快学习潜水、吃鱼、花式游泳等各项技能。

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白鲸馆为白鲸家族仿真还原打造出一个舒适、开阔的生活环境,水深超5米,水量达到1吨。为了迎接小白鲸的到来,珠海长隆的动物专家们特地对展区的灯光进行了调整,将靠近展窗的灯光适当调暗,展窗远处区域增加了灯光,尽可能使每个区域的灯光均衡,以保护小白鲸敏感的角膜,同时保证游客可以清晰跟难得一见的白鲸宝宝打招呼。

夏天到了,游客们可以看到它们会借助水中的砾石摩擦身体,以帮助自身蜕去老化的皮肤,新的光滑皮肤可以减少它们游动时所受的阻力。据珠海长隆白鲸保育员王蓓倩分享,三头小白鲸在2月份开始了第一次脱皮,白鲸是唯一一种会进行季节性蜕皮的鲸类,皮肤厚度是海豚的10倍,也是人类皮肤厚度的100倍,并且具有高度敏感性,会经历不断的再生与脱落,变得越来越漂亮。一般白鲸长到5至10岁性成熟时,身体就会变成纯白色。

【记者】蔡华锋

【摄影】肖雄

【通讯员】麦念萍 林捷

编辑 马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