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数学,他的眼里有光!华附学子胡苏麟:获国际奥数金牌属“正常发挥”

广东教育头条
+ 订阅

第6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简称IMO)在20日宣布结果,中国队团队总分227分,与美国队并列总分第一,6名中国选手全部获得金牌。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下称华附)的胡苏麟得到39分,居中国队内第3名。

这是一个全身心热爱数学的高二大男孩:小学4年级接触奥数,初中就读于华附奥班,高一时与国家集训队失之交臂(国家集训队取前60名,胡苏麟排名61),高二后“卷土重来”终得金牌。8月,胡苏麟即将赴北京大学数学系继续深造,探索数学之美。

这是一支“铆足劲”的中国队

国家集训队于今年3月在华附开训时,南方+记者曾见过胡苏麟一面。当时,他在集训队的60人中并不算起眼,说话带点腼腆,但眼里始终带着坚定。

从全国数学联赛开始,广东省从大约1000名奥数尖子中选拔15人组成广东省队参赛,国家集训队在全国各地的省队中选出前60名,进入集训队后还要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集训学习和选拔考试。在国家集训队经历两轮选拔,胡苏麟才进入最后的6人名单。

胡苏麟坦言:“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这么多场考试,总会有发挥不好的时候,这时我会与教练、父母沟通,也多亏同学的耐心开导,重新帮助我梳理信息,才得以走到现在。”

今年的6名中国队选手肩负着沉甸甸的希冀。

在今年2月举行的罗马尼亚数学大师杯数学竞赛中,中国队无一人获得金牌,总成绩仅居第6,引发社会讨论。而在IMO上,作为传统奥数强国,中国队也已经四年无缘团体总分冠军。

“时隔四年,中国队再一次为国争光,这份胜利来之不易,没有半点水分。”胡苏麟的高中数学教练韦吉珠说,国内相关组织单位这次“铆足劲做足功课”,为队员们准备了全面而高强度的训练。

在前往首都机场迎接凯旋的胡苏麟前,韦吉珠先去拜访了一位关注奥数领域的老教授。“得知中国队重夺团体冠军时,老教授流下了泪水。”韦吉珠说。

提及数学,他的眼里有光

胡苏麟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神”:高大帅气的他是国旗班护旗手,还是短跑好手,曾获校运会4×400米项目冠军。他还非常“会玩”,参加集训时喜欢和队友一起玩牌类游戏,在放松之余拉近彼此的距离。

但只有在数学面前,胡苏麟才是真正的自己。“谈及数学时他的眼里是发光的。”胡苏麟的高中班主任刘知南说,“很多人认为他是天才,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的勤勉。他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在数学题目的研究上。”

“他是第一个我主动劝他不要交数学作业的同学。”胡苏麟的初中奥数教练刘燕萍说,“他对数学是真爱,从来不糊弄问题,不是为了分数和考试去学数学。”

刘燕萍说,对于每一个数学问题,胡苏麟不仅仅停留在解题上,他会很深入地思考,写成数学小习作。初三的第一个学期,班上专门出了一期墙报,上面全是胡苏麟的数学小习作。“很多人可能觉得数学很枯燥,他却觉得好玩得很,他其实是玩数学。”

“他就是一个普通小孩”

胡苏麟的父亲说:“他就是普通孩子,天分一般,但是酷爱数学。”

胡苏麟从小便对数字十分敏感。小时候参加画画兴趣班,其他小孩在画花草,他却按照自己脑中的规律,用数字把整张画纸都画满。

“带他去公园,他画的图也是用数字的方式表达所见。我想这就是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胡苏麟的父亲说,“胡苏麟不断学习钻研奥数的原动力就是他对数学本身的酷爱。”

“他很多时候不是在做数学,而是在‘玩数学’。也许在很多学生眼中,数学问题是枯燥无聊的,但他并不满足于将题目做完,而是会将题目进行拆解再组合。”胡苏麟的父亲认为,“这便需要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去尝试,对孩子的优势进行挖掘,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此次出征时,胡苏麟的父亲教给儿子男孩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勇气。“我告诉他,比赛选手就像剑客,狭路相逢勇者胜,挺不住的时候要拿出勇气。”如今儿子凯旋,胡苏麟的父亲准备给儿子讲讲什么是男儿的责任和毅力。“未来他会有自己的小家庭,需要明白自己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克服困难需要毅力。”

刚结束高二学习的胡苏麟已经被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8月就将赴京深造。在采访尾声,谈及人生目标时,胡苏麟说“要对数学的发展、数学研究有所贡献”,赢得现场掌声一片。

【记者】钟哲 实习生黄晓敏

【摄影】实习生陈辅新

【摄像剪辑】实习生肖楚瀚

部分图片为受访者供图

【校对】梁飞飞

编辑 许晓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