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发布的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房地产门类企业共有5家,全部来自中国,其中恒大以营业收入704.789亿美元、利润56.526亿美元的规模,排名第138位,首次跻身前200内,继续保持了房企排名首位,这也是恒大自2016年以来,连续四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名单。
南方+记者梳理恒大历年业绩报告发现,近几年来恒大在营收方面增长情况大致近几年与房地产企业快速发展周期吻合。但作为龙头房企,恒大能够与碧桂园、万科一道稳居房企“三甲”阵营,并与后来者不断拉开差距,或许与其这几年作出的改变密切相关。
爬升之路
根据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恒大排名138位,除了位居房地产类别企业最高位,并首次进入前200名外,恒大还是名次进步幅度较大的企业之一,与去年的230位相比前进92位,进步幅度排在500强企业第9位,中国上榜企业第6位。
与海内外各家长期“霸榜”的企业相比,恒大2016年才与万科、万达一道,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榜单,但恒大在世界500强的榜单中,经历了一个“4-3-2-1”的过程,每年平均进步位次超过100位。
2016年,恒大以211.842亿美元营收、24.741亿美元利润、1165.817亿美元总资产,排名第496位,身居5家入围房地产门类企业末位。但到了2017年,恒大即从496位升至338位,上升幅度达158位。
到了2018年,恒大再度提升108个位次,达到第230名,这一年《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记录中,恒大营收达到460.186亿美元,利润达36.061亿美元,企业总资产为2705.393亿美元。与刚入榜时相比,营收和总资产均已翻倍。
开源节流
目前恒大2019半年报尚未出炉,但南方+记者梳理先前的经营数据发现,恒大业绩、利润等数据,在2017至2018年形成了一轮“猛增”周期,而这一过程伴随的是一系列“开源节流”的做法。
时间倒转回2018年3月26日,在当天召开的恒大2017年报业绩会上,恒大董事局许家印现场发话——“新恒大”来临。当时,恒大刚刚公布了2017年的业绩亮点:核心业务利润405.1亿元,同比大增94.7%,净利润370.5亿元,同比大增110%,营业额3110亿,同比大增47.1%,净负债率下降近六成。
也是在这一年,恒大开始被称作业界的“利润王”。而根据恒大自己的说法,一方面是因为大力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在于进一步降低营销、管理、财务等费用,此外还有高性价比的产品推动销售持续高增长的因素。
在那场业绩会上,除了许家印的“新恒大”来临外,恒大还具体公布了新战略,包括包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规模+效益型”发展模式,以及坚定不移地实施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经营模式,进一步提升增长质量等。
一年过后,今年3月26日,恒大召开2018年业绩会,再度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净利润722.1亿元,同比增106.4%,核心净利润783.2亿元,同比增93.3%,营业额4662亿元,同比增49.9%。
而在当时恒大提供的业绩解读中,除了提升产品品质,提供高性价比精品住宅外,恒大在成本控制上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的标准化运营模式,大幅降低了销售、管理费用率,成本控制能力的不断提升进一步确保了利润总额持续提升。
做不做房企?
尽管恒大在《财富》世界500强中的子类别是“房地产”,但进入2019年,有关于“恒大”的话题,讨论最多的却并不是地产。
2018年3月的业绩会上恒大曾提出“将积极探索高科技产业,逐渐形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产业格局”。大约一年后,这个“高科技产业”逐步清晰,即新能源汽车。
之后的事情就明朗了,恒大通过天量规模的投资,对一系列企业进行收购和入股,从而将整车研发制造、新能源电池、轮毂电机技术及销售渠道全部纳入自家旗下,拼接了一条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之后还与广州和沈阳签约,在两座城市落地新能源车相关基地。
6月30日,“国能93”车型量产下线,这台新能源车的设计研发在恒大收购之前,不能算做恒大的作品,但也有分析认为,这标志着恒大已经具备整车制造能力。
在外界看来,恒大造车的决心强到可怕,甚至有点离谱——力争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许家印也曾亲自表示,恒大以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为两翼,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恒大的产业龙头。
基于汽车产业自身的特性,房企跨界造车并非易事,由于汽车研发周期通常要3到5年,因此在产品打造方面需要付出更大的时间成本。有观点认为,恒大布局新能源造车,是这家房企在多元化转型方向上对自身规模匹配的选择,即需要一个“盘子够大”的产业,而新能源汽车作为新趋势,对于新玩家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如果恒大在造车方面取得成功,真如目标那样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且在这一过程中保持世界500强的实力。或许在今后的世界500强榜单中,恒大的企业类别也许会从“房地产”转为“其他”或别的新门类,又或者,恒大也许还能为“车辆与零部件”榜单输送一家新企业,但一切仍需时间检验。
【记者】葛政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