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白云区政府发布了《广州市白云区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年)》批后公示的公告:
白云区乡村建设规划出炉,
涉及白云4个镇118条村,
你们村会迎来怎样的发展?
1、规划范围
白云区北部,包括人和镇、江高镇、太和镇、钟落潭镇4个镇的全部村庄,共118个行政村,面积488.12平方公里。
2、规划目标
到2020年,基本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整治和改善,初步建立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
到2035年,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广州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对于乡村体系规划,
本次规划提出构建
“重点地区+美丽乡村群+村庄”
以城乡、以群带村、城乡互动的
三级村镇体系。
▲村镇体系规划图
产业发展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产业振兴。
按照三级城乡体系“重点地区+美丽乡村群+村庄”和白云区1358发展思路对村庄产业进行分类引导,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
▲村庄分类图
重点地区村庄
位于或临近产业平台和镇中心区的村庄,主要发展第二、三产业。
村级工业园、物流园、批发市场等通过城市更新等途径进行转型升级,重点发展与产业园区和镇中心区功能相协调的生产性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
▲“八大产业园区”布局
美丽乡村群
以“农业+”为核心的都市特色精品农业,促进三产融合。
(1)实施农业“一村一品”。加大对钟落潭沙田柠檬、江高镇水沥红葱等“一村一品”的培育力度,大力发展精细蔬菜、水果、花卉等高端园艺产品和特种水产等养殖产品,形成地区品牌特色。
(2)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引入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电商、农产品物流,提升农业附加值。
(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农业发展示意图
一般村庄
(1)以农业为主,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增强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提升产品价值;
(2)强化农业品牌特色、培育发展高效农业、延伸发展现代农产品展贸功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乡村用地规划
提高用地开发强度、整理空心村、旧村用地;
确定村庄用地规模控制线;
优化村民住宅、配套设施以及生产用地布局。
▲村庄建设用地布局图
道路交通规划
到2020年,实现干道交通网络化,等级标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公共交通和物流交通系统完善,站场布局合理。
完善村庄道路系统,实现村干道100%硬底化。
(1)落实上层次规划路网
对近期拟实施规划道路涉及的村庄,按标准进行征地、拆迁安置;远期规划道路若涉及村庄拆迁量大、推进困难的可优化道路线位后再行实施。
▲综合交通规划图
(2)加强村道与城市道路的衔接 。
(3)以美丽乡村群为重点,加强村与村之间道路互联互通。
(4)分类指导村庄内部道路建设。
▲流溪湾美丽乡村群路网规划图
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规划
(1)重点地区级。镇中心区和产业平台范围内,落实区域重大设施,按城市标准建设镇级公共服务中心。
(2)乡村群级。4大美丽乡村群建设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适度提高村级设施配套标准。
(3)村级。完善“三站四公五网”、实施“厕所革命”,提供基础服务设施。
乡村风貌规划
加强地区风貌管控、传承乡土文化、 彰显岭南特色, 塑造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乡村风貌。
结合白云区村庄地区特点,划分为山林景观、滨河生态、田园风光和城乡融合四个风貌区,并从建筑、道路界面、绿化景观、公共活动空间、标识系统五个方面提出指引。
▲乡村风貌分区示意图
村庄人居环境指引
(1)重点地区村庄:以空心村改造、公共空间提升为重点,充分挖掘土地价值,优化居住环境,配合乡村向城市过渡过程中居民日益提升的精神需求。
(2)美丽乡村群:以地方特色环境空间建设为重点,美化农房建设,保护山水田园风光,修复乡土人情,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群。
(3)一般村庄:以“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和“污水、垃圾、厕所革命”为重点,完善公服、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为目标的生态宜居乡村。
近期行动计划
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引导白云区乡村地区逐步“由村向群、由村向城”发展,打造“钟落潭大健康产业特色、太和山地休闲特色、江高岭南水乡特色、人和空港特色”四张名片,结合产业平台的建设,加快推进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范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实现乡村地区振兴发展。
编辑 | 王圆媛
来源 | 区人民政府网站、白云时事
投稿邮箱 | baiyunfabu@163.com
(本文由“广州白云发布”整理发布,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