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太阳跟火炉一样炙烤着大地
在这种出门两分钟,出汗两小时的天气里
不少车主都会在车上放瓶水解渴
但很多车主可能不知
在车内放水存在安全隐患
分分钟容易引起火灾
那是相当危险了
曾经就有媒体报道过相关案例
一车主将两瓶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板上面的防滑垫上,导致车内物品起火,挡风玻璃当场碎裂,到底咋回事?
根据技术人员判断,光线从车窗进入车内,透过矿泉水瓶的边缘将焦点聚集到防滑垫上。矿泉水瓶本身并不会燃烧,但它对光线的折射引发聚焦效应,将车内的防滑垫点燃。
这是一起偶发事件,但也提醒我们
眼镜、香水、打火机等物品
不要随意放在车内
随时可能酿成意外!
高温天气不仅人容易被烤熟
车辆也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 汽车自燃
这段时间惠州已发生多起车辆自燃事件
网友“海平”供图
汽车自燃到底有多恐怖?
汽车自燃不挑地方
路口、高速上、人群密集区、地下车库……
哪里都有可能突然发生
多数是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出现
每年5月至10月,是汽车自燃的高峰期,消防部门曾对机动车自燃事故进行过分析:其中小轿车火灾居多,占40%以上;行驶状态下发生火灾居多,占70%左右;火灾原因以电线短路居多,占60%以上。
有关汽车自燃的知识大家了解多少
今天趁这个机会
小编就为大家好好梳理一番~
无论夏天还是冬天
无论是停着
还是跑着的汽车
都有可能发生自燃!!
如何预防汽车自燃?
↓↓↓
一是要保持良好的车况,行车前务必检查汽车电路和油路,确保无破损、漏油、胶皮老化等现象,还应尽量避免对车辆进行私自改装。其次,车内不要摆放危险品,特别是打火机、香水、空气清新剂等物品如果放在车内,货车也应注意货物是否为可燃易燃物品,在长时间的暴晒下极易引爆。另外,车内最好配备车载灭火器。
汽车自燃的征兆
1、仪表灯不亮
仪表灯不亮多由线路短路造成,打开汽车引擎盖,你会发现交错复杂的线路,其中大部分是电线,这些电线都由绝缘的胶皮包裹,一般都很安全。但是日子久了,胶皮老化,电线外露,就有可能造成短路起火,从而引起汽车自燃。
2、开车时发现异味
如果行车途中闻到刺鼻烧焦味,那么可要留心了,这就是其中一个汽车自燃的征兆,而且是最容易发现的一个,如果闻到了这个味道,首先检查汽车的皮带、轮胎以及刹车片,如果味道是从以上部位发出的,那就应该先把车辆停放在阴凉的地方让其散热后再继续行驶。如果不是,可能是电器线路过热导致的,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很容易引起汽车的自燃,发现时应该马上找个安全地方停车,并且联系拖车或者找一个附近的修理店。如果是手动挡汽车闻到了焦味可能是离合过热导致的,可以等它充分冷却后再继续行驶。
3、车头冒出烟雾
绝大部分自燃起火方位多发生于汽车前部或者是发动机舱内电气短路所致,温度过高或者是隔热不良,导致附近电线老化,因为不同车型的电气线路的走向距离排气管较近或靠近排气管,由于长期处于高温下,容易使线束的绝缘胶皮加速老化龟裂或者熔化,造成电线短路或胶皮起火。此外,还有就是汽车电气系统出现短路,车主私自加装大功率的用电设备或换装大瓦数的灯泡,由于大电流大灯插头容易发热熔化,导致着火,例如换装射灯、增光线,导致功率加大了,电压却保持不变,在电流增大的情况下原车配置线路负荷过大发热,就会导致电线绝缘层熔化引起短路起火。
4、发动机开锅、冒烟、异味
夏季,车辆停放在室外,太阳暴晒的情况下,车内的温度能超过60摄氏度。如果车内放置了打火机、香水等易燃物品,在阳光直射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可能会被引燃。看见车头冒白烟和气雾的时候先别惊慌,这不一定就是自燃,也有可能是汽车“开锅”了,而自燃是冒黑烟且有焦臭的味道。确认是汽车自燃后,应迅速熄火断电逃离车辆。
若火灾仅限于小部分起火,只有些轻微的烟雾,一般用车载的灭火器就可化解。如果没有灭火器就用车上的毛毯或找沙土扑灭火源。当发动机舱开始冒烟且有火苗蹿出时,说明火势已经比较严重,可以拉开锁止扳手,让引擎盖露一条缝,然后向里面喷灭火剂,切记此时一定不要打开引擎盖,空气会使火势突然加大。如果过了三分钟还没能有效灭火,应尽快拨打119报警。
如果在开车时闻到了汽油味时就要注意了,多半是漏油了,应该马上停车,避免出现明火,彻查可能会出现漏油的部位,因为汽油本就是易燃易爆的,所以应当打起十二分精神处理。
如今天气炎热,气温升高
大家一定要预防车辆自燃
(来源:央视新闻、今日惠州网)